緊盯“三類人”靠實“四不摘”掛牌“督責任”,榆中縣掛牌督戰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

黃蒿灣村去年產業扶貧方面有多少貧困戶實現了入股分紅?截至目前村集體經濟收入是多少?……"3 月 12 日下午,中連川鄉黨委書記水生虎面對黃蒿灣村駐村工作隊成員、村兩委班子、鄉包村幹部一口氣連提 20 個問題,使大家對黃蒿灣村所涉脫貧攻堅內容再次仔細認真的回頭看了一遍,同時對當前掛牌督戰中黃蒿灣村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梳理!據悉,當前,榆中縣仍有 1015 戶 3056 人未摘掉貧困 " 帽子 ",脫貧攻堅任務繁重、形勢逼人。為確保小康路上 " 一個都不掉隊 ",榆中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開展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部署,緊緊圍繞 " 兩不愁三保障 " 目標,緊盯剩餘未脫貧人口、脫貧監測戶、邊緣戶和重點環節,持續落實 " 四不摘 " 政策,落實掛牌督戰責任,補齊短板,全面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目標。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防止已脫貧人口返貧。落實幫扶措施,消除邊緣戶致貧風險。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不落一項,實現高質量脫貧 , 確保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紧盯“三类人”靠实“四不摘”挂牌“督责任”,榆中县挂牌督战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

掛牌督戰 排查全覆蓋 到村到戶到人

為提高掛牌督戰的針對性,榆中縣制定出臺了《榆中縣 2020 年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方案》《榆中縣 2020 年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和防止返(致)貧工作方案》,由 52 名縣級領導帶頭,對全縣 1015 戶 3056 人建檔立卡未脫貧戶、137 戶 507 人已脫貧戶中脫貧不穩定的監測戶、260 戶 905 人非建檔立卡戶中存在致貧風險的邊緣戶實行掛牌督戰。

通過排查 " 全覆蓋 ",做到底數清零。榆中縣對各鄉鎮 " 三落實、三精準、三保障 " 落實情況,所有建檔立卡戶特別是剩餘未脫貧戶、脫貧監測戶的脫貧政策、幫扶措施、幫扶責任和動態監測落實情及邊緣戶的致貧風險進行全覆蓋排查,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全面掌握影響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邊緣人口致貧的短板,弄清底數,做到底數清零。

紧盯“三类人”靠实“四不摘”挂牌“督责任”,榆中县挂牌督战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

通過種好 " 責任田 ",做到任務清零。聚焦 " 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 " 標準,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明確各級領導責任," 誰家的孩子誰抱走 ",逐村逐戶、逐人逐項落實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村組道路建設、易地搬遷及兜底保障等相關措施,確保 6 月底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飲水安全全面達標,做到脫貧任務全部清零。

通過問題 " 大清倉 ",做到整改清零。各鄉鎮、各部門對中央專項巡視、扶貧成效考核、國務院 " 大排查 "、民主監督、審計暗訪等發現的各類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排查,確保反饋的各類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做到清倉歸零。

通過環境 " 大掃除 ",做到面貌清零。分區域、分層次、分標準開展全域垃圾大整治,重點對興隆山保護區域、宛川河流域區域、縣城和和平區域、南北兩山區域、村莊巷道和房前屋後區域以及國道省道縣道等公路重點區域的環境衛生開展大掃除,全面消除面貌貧困,做到面貌清零。

深化產業革命 讓脫貧攻堅有大支撐

連日來,在榆中縣上花岔鄉黑虎子村和百祿村隨處可見當地群眾運輸農膜、分揀籽種、鬆土翻地、挖藥材的身影,到處一派熱火朝天的農忙景象。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上花岔鄉科學制定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通過宣傳發動、技術指導,依託龍頭企業引導農戶擴大中藥材、百合等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進一步發展特色農業,打造地域品牌,為全鄉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奠定了堅實基礎。

而與上花岔鄉同處榆中北山的園子岔鄉,從 2015 年開始就通過大力實施 " 產業扶貧 " 項目,全鄉共計實現 742 戶 3071 名貧困群眾順利脫貧。5 年時間內,全鄉貧困發生率從 42.8% 降到了 2.3%。越來越多的群眾通過種植百合實現了脫貧致富。

強化產業支撐,是確保貧困群眾持續增收脫貧的重要保障。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榆中縣始終堅持服務基層、惠及農民,謀劃思路,做好農業建設項目幫扶,帶動幫扶村農業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通過發展 " 一村一品 "," 一鄉一業 " 農業特色致富產業,在發展適合本村特色產業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貧困面貌。

針對這次掛牌督戰榆中縣緊盯有產業發展意願和需求的 1152 戶 3563 人低收入群體,落實產業到戶資金 1055 萬元。按照 2018 年以來 " 人均 5000 元、戶均 2 萬元、最高不超過 3 萬元 " 的標準,扶持貧困戶發展種養業增收,對無產業發展能力的 300 戶扶持到戶資金用於入股配股分紅增收。對存在致貧風險的邊緣戶,根據實際情況,因戶施策,及時提供針對性幫扶,解決邊緣戶的實際困難,防止邊緣戶致貧。落實農業保險簽單保費 4820 萬元,承保農戶 2.35 萬戶,及時發放保單、兌付理賠,確保貧困戶不因自然災害、市場波動減收。對種植雙壟溝玉米、馬鈴薯及蔬菜所需的地膜整合市縣財政扶貧資金予以補助。

精準補齊短板 讓群眾獲得感大提升

榆中縣明確把就業、教育、基本醫療、安全住房、飲水安全突出問題解決情況作為重點督戰內容,以此全面查缺補漏、精準補齊短板。對全縣脫貧攻堅 " 兩不愁三保障 " 短板進行全面篩查,進一步精準查缺補漏,確保每個村、每一戶、每一個群眾都按標準保障到位,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就業扶貧方面。緊盯有培訓意願和務工需求的 460 人,開展貧困勞動力電工、電焊、中式烹調師和裝挖機等職業技能培訓 120 人 ( 次 ) ,積極對接省內外用工企業和崗位,組織引導 382 人外出務工就業。年內新建扶貧車間 10 個,吸納 100 名以上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組織培訓 " 一戶一個科技明白人 "30 人,提升貧困戶田間管理和種植養殖技術水平。開展貧困婦女手工編織、家政服務、美容美髮等培訓 20 人,促進貧困婦女居家就業。依託 " 雨露計劃 " 項目,扶持 125 名貧困家庭 " 兩後生 " 接受中高職教育,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對 817 名生態護林員建立健全信息化監管平臺,實現生態護林員項目管理制度化、規範化。

教育扶貧方面。緊盯 350 戶 458 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做好 " 控輟保學 " 工作,全面排摸義務教育入學底數,確保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 100%。全面落實義務教育 " 兩免一補 " 和營養餐改善等政策,並對 " 四類家庭 " 困難非寄宿學生按照寄宿生 50% 的標準補助生活費。緊盯 273 名貧困殘疾人兒童,按照 " 一人一案 " 的要求,通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多種形式,逐一安置適齡殘疾兒童入學。

健康扶貧方面。緊盯 891 戶 2909 人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和傷、殘、病等特殊困難人群及邊緣人群基本醫療和健康管理工作。安排天津幫扶資金 130 萬元,新建村衛生所 10 個,改善就醫條件。加強政策宣傳、健康體檢、健康評估、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護理、就醫指導等健康服務 , 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全覆蓋,切實做好村衛生室即時結算結報。

住房安全方面。緊盯建設年代較久的老舊土住房、地質災害易發隱患區域住房 60 戶 205 人,做好住房安全狀況動態監測,委託專業鑑定機構對住房安全狀況開展定期或不定期巡查,及時排摸新增危房,通過實施危房改造項目或其他有效措施,6 月底前全面銷號解決,有效解決新增危房戶的住房安全問題。

安全飲水方面。緊盯供水不穩定的 238 戶 800 人,加快對水源不穩定、冬季凍管、調蓄能力不足等供水短板的改造升級。改造水源 3 處,新建調蓄水池 30 座,敷設各類管道 48720m,入戶工程 780 戶,提升北山片區、甘草店等 13 個鄉鎮 31 個行政村 7001 戶 26872 人的飲水穩定程度,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加強縣級水質檢測中心建設,確保水質達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