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詩歌的“小清新”(原創)

自古風《詩經》以來,中國人對詩歌就情有獨鍾。“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歌帶給人類的不僅僅是文字的優美,更是精神上的享受!今天,詩歌已走入尋常百姓之手,成為大眾文化的熱捧。很多人動起了手指,開始了現代詩歌的創作,他們用詩歌陶冶情操,表達情感,提升生活的藝術品質。

大眾詩歌不再嚴格遵循古詩的格律、章法,自由創作,字裡行間充滿了“小清新”,近似於口語化。老百姓讀的懂,也願意看,為詩作者營造了一個不小的讀者群,這是詩歌進化的必然趨勢。說到口語化的詩歌,我認為自打唐朝以來,就有李白在前:“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的通俗句子,小孩子多讀兩遍,也會理解詩句的意思。宋朝的邵雍也寫過這樣的詩句:“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詩人只用了十個數字和幾個名詞的簡單組合,就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江南春景美圖。到底有多美?讀詩人簡單地去想象吧!詩不在華麗辭藻,而在於它透過文字能描繪出一種意境美,能透過文字去折射出一種哲理,能透過文字去表達一種感情……凡此種種皆可,但一定不是文字的簡單堆砌。古代詩歌,常常以一種小清新的獨特韻味展示在後人面前,讓我們朗朗誦讀幾千年,樂此不疲並廣為傳承!今天的人們也學會了古人這種寫詩的表達方法,各自感懷,自由自在,清新雋永,獨領風騷!

現代詩歌中,我們也經常讀到這樣的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徐志摩在《再別康橋》裡用這樣近乎口語化的淺唱低吟,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個詩人對康橋的深情,對往昔歲月的無限流戀。詩句樸實無華,輕盈柔和,成為現代詩歌的絕唱!冰心在詩歌《繁星》中這樣寫到:“母親呵!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裡;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裡。”詩人幾乎是直抒胸臆,用口語化的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熱愛之情!你能不深受感動嗎?你能否定它不是一首好詩嗎?這樣的詩歌風格還有不少,比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還有泰戈爾的《飛鳥集》等等,都成為人類詩歌史上的寶貴精神財富。

詩歌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多元化。有的人獨闢蹊徑,探幽尋古,追求章法,可敬可嘆;有的人行雲流水,自由表達,直抒胸臆,未嘗不可。只要詩人們願意用手中筆、胸中憶去積極譜寫詩歌的樂章,都是一種繁榮景象!懂你,是讀詩最好的境界!祝願詩歌的“小清新”之路越走越寬!祝願更多熱愛生活的人,都能成為詩歌的追隨者!


2020.3.10晚 YJM雪中情

話說詩歌的“小清新”(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