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似錦:我沒資格吃冰激凌|誰偷走了你的資格感?根源不止家庭

茫茫人海,相遇即緣。點擊上方關注@雲音心理,和我一起,解讀萬千心理,走出心理困擾。

1.房似錦:我有什麼資格吃冰激凌?

在電視劇《安家》播出的最新情節中。由孫儷飾演的房似錦的父親開車撞死了人,自己也受傷躺在醫院中,家中爺爺因此也被無賴車行圍堵討債。  

被撞死的家人等待安撫賠償,住院的父親等待他照顧,被關起來的爺爺等待她拯救,弟弟高額的房貸也等著她來還。這一件件、一樁樁都好似一座座大山壓在了房似錦這個年紀不大的女孩子身上。

可當她一件一件妥善處理好這些事情之後,她的身上只剩下了空空的口袋和空空的肚子。

她連續2天沒有吃飯,母親根本連問都沒問過,卻在擔心吃了一碗泡麵的兒子。房似錦的身體和心靈都再次被這個家庭給掏空了。

在別人眼中總是理智和堅強的房似錦此時竟因為吃了一個冰激凌就質疑自己“我有什麼資格吃冰激凌?家裡還有2個人躺在醫院裡呢。”

“我有什麼資格......”

這個句式看似簡單卻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是否在某個時刻我們內心也會產生這樣的一種內疚感:

“媽媽在哭,我有什麼資格笑?”


“爸媽那麼辛苦,我有什麼資格花他們的錢?”


“為了孩子,我有什麼資格離婚?”


“爸媽對我的期望那麼高,我有什麼資格失敗?”


“他死了,我有什麼資格活著?”

......


房似錦:我沒資格吃冰激凌|誰偷走了你的資格感?根源不止家庭

2.誰偷走了你的資格感?

  • (1)原生家庭是導致資格感缺失的引線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產生沒有資格的想法呢?到底是誰偷走了我們的資格感?

資格感簡單來講就是配得感。是覺得自己有資格擁有並享受某一東西的感覺。

NLP的推廣者李中瑩老師說“資格感缺失在中國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這份資格感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資格感的根本來源是跟父母的連接。”

隨著近幾年對原生家庭創傷的追溯,我們大多認同了這樣一種觀點。

就拿《安家》中房似錦的經歷來講吧。一出生就差點被親生母親扔到井裡,她好像連活著都沒有資格。

這樣一個女孩順理成章成了家裡的出氣筒,所有人都可以打罵她。

她每天都吃不飽,被一種巨大的飢餓感所包圍,好像自己連吃飯的資格都沒有。

除了爺爺之外,家裡沒有人愛她,可當家裡遇到困難需要錢的時候卻是第一個想到她。

她就像是這個家裡的散財童子,可是即使她把自己拼命賺的錢全部給了這個家庭,她依然得不到半點的愛。在這個家庭中好像她就成了沒有資格被愛的那一個。

不得不說,原生家庭跟我們的資格感缺失有著很大的關係,小時候家裡孩子比較多、家裡比較窮、不斷被否定的孩子長大後就會比較的自卑,感覺自己沒有資格感。

房似錦:我沒資格吃冰激凌|誰偷走了你的資格感?根源不止家庭

  • (2)認知扭曲是導致資格感缺失的根源

著名作家畢淑敏說“不管你自己是否意識到自己體內有個心理存在著,它一直就在那裡蹲踞著,不動聲色的導演著你的人生。”

將問題追溯到原生家庭似乎看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對於我們改變現狀卻並沒有太大的作用。畢竟過去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的,我們能夠掌控的只有當下。

從當下的角度來追溯,認知理論的觀點顯得更加的務實一些。

在認知理論看來,這種資格感的缺失實質上是一種內疚感。而讓我們產生內疚的原因是因為我們背後的那些錯誤的認知:

  • 我做了不該做的事或者我沒有做應該做的事情。我的這種行為違背了我內心的公平準則。
  • 這個舉動證明了我是一個壞人,我是一無是處的。
  • 現在家裡的現狀都是我造成的,的行為會遭到別人的報復和懲罰,我的處境很危險。

在這些想法下面我們看到一個個小心翼翼,脆弱到不堪一擊的靈魂,感覺好像自己做了不該做的事情,感覺自己是一個壞人,感覺自己一無是處,做什麼都不對。

房似錦:我沒資格吃冰激凌|誰偷走了你的資格感?根源不止家庭

自體心理學鼻祖阿德勒說“發生什麼事情不重要,我們怎麼看待這些事才重要”。就拿房似錦來說吧,“我有什麼資格吃冰激凌,家裡還有2個人在醫院裡呢”基於認知理論,這句話背後其實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我不應該吃冰激凌,爺爺和爸爸在住院,我卻一個人吃冰激凌享福,這對他們不公平。

第二層:我自己一個人享受,我就是一個壞人,一個喪門星。

第三層:家裡出現這種事情都是我造成的,我這樣自私自利的行為會懲罰,我的處境會變得非常的糟糕。

3.找回失落的自己 

畢淑敏老師告訴我們“那時候你還小,你受了傷,那不是你的錯。但你的傷至今還在流血,你卻要自己想法包紮。”不管童年我們經歷了什麼,現在都是時候來進行包紮傷口,找回失落的自己,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了。

那麼到底該如何來包紮傷口,找回失落的自己呢?

伯恩斯新情緒療法中向我們介紹了處理內疚感的6種方法。雲音根據自己的理解為大家整理了最快速最有效的3個步驟。

房似錦:我沒資格吃冰激凌|誰偷走了你的資格感?根源不止家庭

  • (1)辨別“病態的內疚”和“健康的後悔”

“健康的後悔”和“病態的內疚”這兩對兄弟看起來非常的相似,但是卻又不同。

後悔是我們真的做了某件無事生非或者故意傷害別人的事情,違背了我們自己的道德標準這時就會後悔。

而內疚就像上面的房似錦一樣吃了一個冰激凌就會認為自己“壞”,這樣的就是扭曲的認知了。

換句話說,後悔是對“事”,內疚則是對“人”。後悔可以幫助我們認識錯誤、吸取教訓並且改過自新,但是內疚只會讓我們否定自我,陷入抑鬱情緒。

那麼我們在實施中如何來辨別“健康的後悔”和“病態的內疚”呢?

伯恩斯教授給我們提供了2條標準:

  A.從消極情緒的強度、持續時間和影響效果來判斷。“健康的後悔”往往是在事情剛剛發生的時候產生,並且持續時間比較短。“病態的內疚”則會使人無休止的沉溺與過去,不負責任的貶低自己的自尊,甚至患上抑鬱症。

  B.從情緒背後的想法來判斷。當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可以將背後的想法寫下來。如果自己的想法中含有“我是故意使壞,對別人不公平”“我是個壞人”等諸如上面提到的想法則是“病態的內疚”

房似錦:我沒資格吃冰激凌|誰偷走了你的資格感?根源不止家庭

  • (2)發現思維中的扭曲認知

通過上面的環節我們已經知道哪些時刻我們是處於“病態的內疚”中了,可是到底導致我們內疚的這些想法問題出在哪裡了呢?如果這些想法沒問題的話我為何會內疚呢?

我們還是拿房似錦的背後想法來看看吧。


“我不應該吃冰激凌,爺爺和爸爸在住院,我卻一個人吃冰激凌享福,這對他們不公平。”

我們可以想一下,什麼是應該做不應該做的呢?世界上是否又有絕對的公平呢?不論是應該還是公平的標準其實都是自己定出來的。

就像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人心中也有一千個“應該”,到底誰的算對呢?這種思維扭曲在心理學上就被稱為“錯誤的應該句式”


“我就是一個壞人,一個喪門星”這種思維扭曲就是“亂貼標籤”這就好比某個人遲到了一次,我們就給他貼上“你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一樣。

即使某件事情我們做錯了,也只能證明這件事情做錯了,但是並不能證明我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家裡出現這種事情都是我造成的,我的行為會受到懲罰”這樣的思維扭曲在心理學上就被稱為“罪責歸己”。

試想一下,你真的有這麼大的本事能夠決定別人的命運嗎?你在這邊吃了個冰激凌,那邊就會發生車禍嗎?顯然這套邏輯是不成立的。


房似錦:我沒資格吃冰激凌|誰偷走了你的資格感?根源不止家庭

  • (3)消極思維日誌

我們大家都有去超市購物的經歷,我們去之前可能會在腦海中提前想好自己想要購買的物品,可是等真的去了超市,你就會發現你買了一堆自己原本可能不需要的東西,反而有幾樣自己要買的東西漏下了。

而換一種方式如果我們提前在紙上將要採購的東西列一個清單,按照清單進行採購,並且將已經採購完成的物品在紙上進行勾選。往往就會買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並且不會胡亂購物。

當我們把自己的消極想法列出來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消極思維日誌”。當然光列出來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一一對照清單進行核對。這裡我們就需要藉助下面這個表格了。

將事情發生的情景、你的情緒、想法列出之後,對照我們前面兩個步驟,試著對這些想法進行理性的判斷和回應,我們就會收到意向不到的效果。

下面表格中我針對房似錦的扭曲認知進行了整理,之後大家在運用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使用。


房似錦:我沒資格吃冰激凌|誰偷走了你的資格感?根源不止家庭

結語:

缺失資格感會讓我們否定自我,變得自卑甚至產生抑鬱等情緒。

偷走我們資格感的或許並不是我們經歷的事件,而是我們自己內心的想法。

我們無法改變客觀事實,但可以任意改變主觀解釋。

學會辨別“病態的內疚”和“健康的後悔”;發現思維中的扭曲認知;用好消極思維日誌,做好這三個步驟,相信我們會慢慢找回自我的價值,拾回失落的自己。

【作者:雲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碩士,一個專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女子。傾聽心聲,解讀心靈,願與你共赴一場心理的約會。】 

房似錦:我沒資格吃冰激凌|誰偷走了你的資格感?根源不止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