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多人都下載釘釘軟件,難道要取代微信了嗎?

著名專家點評A


最初單位裡,都有一個工作QQ群,後來覺得光有QQ群發東西不方便,所以單位又建了個工作微信群。微信和QQ群互相配合著使用,方便多了,最常用的還是微信群。

就在去年的一天,校領導又通知說叫下載個釘釘軟件,說主要用於考勤,在校領導通知下載釘釘之前,我們很少有人知道釘釘軟件,下載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才知道已經有很多學校和單位都在使用釘釘了,但大都都是用在考勤上,其他方面,基本不習慣用釘釘。只要QQ微信能解決的,絕

沒有使用釘釘的想法或習慣。

雖然沒有對微信和釘釘進行過細緻的比較,也說不準到底誰更勝一籌,但始終覺得微信是大家主動下載的軟件,而釘釘像是被迫下載和使用的,好像釘釘有強人所難的做法,不太為人接受。

四下看看看手機玩手機的人們,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在看微信,看釘釘的卻寥寥無幾,雖然,釘釘現在學生上課能用著,但這也是當前的網絡授課讓學生不得不的選擇。

整體上看,釘釘取代微信,目前,只能是痴人說夢。


吳以言表


沒有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微信在中國恐怕永遠都沒有誰能夠替代——

什麼叫革命性的技術突破?用閃存做的固態硬盤,相對於機械硬盤就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所以固態硬盤開始大面積的取代機械硬盤,等到固態硬盤的性價比和機械硬盤一樣了,機械硬盤的末日也就到了;智能手機相對於功能手機就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性產品,所以很快智能手機徹底替代了功能手機;液晶屏相對於以前的電子管顯示器也是一個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所以液晶屏顯示器也迅速的替代了CRT顯示器;再比如通訊聯絡方面,基於互聯網的即時通訊軟件如QQ、微軟的MSN等,就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突破的產品,由於中國打電話費用一直比較貴,而即時通訊軟件的使用是免費的,所以QQ在中國最早、也迅速的開始替代電話,雖然還不能完全替代,但電話的份額起碼已經被QQ、微信等之類的即時通訊軟件搶走了一大半;即便在IT以外的領域,比如中國現在席夢思床墊幾乎全面替代以前的棕棚床墊,其實也是因為席夢思床墊具有一種革命性技術突破。

新產品要想替代老產品,必須具備革命性的技術突破,否則僅憑藉一些微創新、更便利等等的小小進步的產品就像替代一個已經被大眾用習慣的老產品,那無異於白日做夢。

截至目前,包括釘釘在內,有哪家做出來的即時通訊軟件,相對於微信,具有了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我看了很多相關的媒體評測和報道,沒有一篇文章說釘釘或者某個即時通訊軟件相對於微信有了革命性的技術突破,所以,釘釘在可預期的時間內不可能替代微信,在可預期的時間內,沒有哪款即時通訊軟件能夠替代微信的。

這就是阿里最抓狂的地方:阿里的主業電商,它的護城河並不寬闊,雖然目前為止大淘寶仍然是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但京東和拼多多都對它有不同程度的威脅,大淘寶並沒有能夠一騎絕塵;而阿里的另外一個主業支付寶,目前在網絡平臺上的份額很高,但是在實體店方面的份額佔比,卻逐漸的被微信支付給追趕上來了。阿里一直試圖攻入騰訊的主業領地,即社交,但就和阿里在電商、支付等領域的資本一樣,它從來都沒有能夠挖掘出一條產品的護城河來。

相對來說,騰訊的主業即時通訊、或者說社交方面,其憑藉熟人社交的先發優勢,尤其是微信的成功,已經讓騰訊在國內社交、即時通訊方面幾乎擁有了銅牆鐵壁一般的壁壘,其產品的護城河可謂寬廣無比,有無數的競爭對手,至今無人能夠接近。而騰訊自己做電商當然也不成功,於是它就不斷的投資阿里的“敵人”陣營,包括投資京東、給京東入口、還投資拼多多,結果就是目前的電商狀況。

——所以,所謂的很多人下載釘釘,只不過是一個你視線之內的“很多人”,中國網民2018年已經有7.72億,而微信的用戶總數已經十億多了,差不多可以說中國的網民無論年齡大小都在使用,所以你眼內的那點“很多人”,其實真的很微不足道:目前釘釘只不過趁著疫情網課之特殊時期,很多企業和學校都在使用,但並沒有成為大眾常用軟件,替代微信?連威脅微信都還早著呢?而且這次疫情對阿里和騰訊兩家的業務影響,我個人認為恐怕也是阿里受損更重,騰訊的幾大主要業務和實體聯繫很少,包括微信、QQ、遊戲,而阿里的電商由於快遞和實體企業的大面積停擺,業務必定大受影響。所以相對於騰訊來說,阿里的危機感應該更顯著一些,所以就有人要幫助阿里吹噓一下釘釘目前的狀況,是嗎?其實暗地裡阿里是打落牙齒和血吞。


天淞子


要說釘釘取代微信,那絕對是無稽之談。

我們知道雖然如今有許多人都下載了釘釘,但是我們應該也要清楚下載它的背景和目前它的現狀是什麼。


之所以如今幾乎人手一個釘釘,原因在於學生沒有辦法回到學校上課,釘釘順勢而起變成了一個辦公學習交流的平臺。對於上班族來說還好,因為早已經習慣了釘釘打卡的這種模式,但對於學生黨來說無疑就是當頭一棒。

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作為一款打卡工具的釘釘如今卻成了他們上網課、交作業、開視頻會議的工具,並且是以強制的形式逼迫家長和學生安裝。這對於學生黨來說無疑是非常的抓狂和痛苦的。但是偏偏又不能不學習,所以也只能這樣一邊用著釘釘上課和交作業,一邊又破口大罵它了。



我們隨意打開任意一部手機的應用市場,都會發現釘釘的評分已經達到了歷史的新低,基本上絕大多數的人打的都是一星的差評,而且裡面的評論也非常有興趣,基本上都是在說釘釘以一種強制的方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生活,對於學生來說實在太過暴虐。

一個企業辦公的軟件能被學生以如此的炮轟和攻擊火起來,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惶恐了。

如今釘釘的瘋狂差評讓其官方微博都站出來叫爸爸認錯了,可見學生群體在網絡上巨大的影響力。不是學生不想學習,而是不想以這樣一種奇葩的強迫的方式去被逼著學習。學生從來都不反感學習,而是反感這樣一種令他們一時難以接受的方式。


但是不管怎麼說,現在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的手機上基本上都下載的有釘釘,釘釘靠假期考勤的這一波也算是大獲成功,用戶持有基數已經超越了微信。這也算是釘釘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但是說到取代微信,則是絕無可能的事情,具體的原因,大家都懂。

我是萌之帆,熱愛文化的小青年。


萌之帆


釘釘好處:

1.具有全套的辦公智能硬件,包括智能前臺、智能通訊、無線投屏;

2.能夠高效溝通,使得工作業務往來一目瞭然;

3.智能人事,隨時隨地瞭解團隊成長;

4.專注模式。消息自動過濾,聊天消息分組,清晰明瞭;

5.讓會議更有意義,打通會前通知、會中籤到、會後執行;

6.統一通訊錄,企業內外通訊錄統一管理,隨時隨地找人,資料永不丟失;

7.具有企業廣場,幫助中小企業發現商機;

8.進行手機考勤,內外勤統一管理;

9.有安全的企業雲盤,阿里巴巴出品,免費提供服務並且永久有效,只讀、水印等多級權限設置。

釘釘弊端:

1.安全性不高,不能保護用戶隱私;

2.數據報表模塊較原始;

3.不方便用戶使用。

首先,微信和釘釘在本質上是有所區別的,微信是聊天軟件,而釘釘是辦公工具。微信主打的是社交軟件,而釘釘的目標群體主要是針對辦公人士,功能也比較完善,對於企業和員工來說,釘釘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其次,如果用微信上考勤,員工如果有朋友圈發牢騷吐槽一下,很有可能會被領導叫去談話,對於員工來說,微信打卡對生活的影響也比較大。如果發個關於抱怨加班的朋友圈,被領導看到了就不好了,因此,微信不適合用於工作範圍

最後是釘釘在管理這一塊效率比較高,比如員工想請假就可以直接在釘釘上申請,等待領導審批就好,就不用寫請假條或者直接去跟領導申請。釘釘的極速打卡功能也很強大,只要連上公司的無限網絡,打卡也是一兩分鐘的事情。


fenghan1011


大家好,我是皓皓芭芭,我談下個人的觀點,覺得說的對,就給個小紅心,

第一,打個比方,微信現在就好比是吃飯,一頓不吃餓的慌,現在基本都流行用於微信,已經佔據生命的一多半。

第二,現在這個釘釘軟件,有多少人知道或懂得,也就打個比方,微信就是吃飯,你得天天吃,釘釘就是去飯店,偶爾去幾次也不是不可以

第三,我覺得微信都是服務於大眾,我不會去用一個不知名的軟件。。。釘釘既然是服務於企業而不是服務大眾,你覺得老百姓多,還是企業多呢?

第四,軟件不是你說好就好了,想服務於老百姓,你就得做出好成績,

第五,我個人就不喜歡百家號,企鵝號,進去卡的要死,沒三千的手機玩不轉,所以註冊幾天,就卸載了,現在我挺支持西瓜,早在很久就聽說的,沒當回事,也沒去下載,現在也不算晚,謝謝我就說到這,關注我,每天給你寫論文



皓皓芭芭


現在下載釘釘(辦公)軟件可能是工作需要、學生上課需要,若疫情過去之後,學生返校,用到釘釘的次數、機會可能越來越少,因為這次疫情後期會不會考慮往聊天偏向還是不確定。微信則是聊天,偏向於社交。

這兩個軟件初期目標針對客戶群體是不一樣的,工作、生活,如果你每天上班面對著釘釘,下班之後想休息,可是還是有同事跟你聊工作,你願意嗎?每個人都想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回家之後可能跟想跟朋友聊呢。

若不被取代,微信可能更需要做出更大的吸引用戶的新功能,一方面使用戶黏性更高,另一方面吸引新用戶。釘釘可能需要考核專門為教育設置新通道。取代不被取代,可能要看兩者接下來做什麼。


貢勉


釘釘是辦公軟件,更多的是處理辦公業務,微信是私人軟件,定位不一樣,沒辦法取代的。回答滿意希望可以給個贊和關注哦,個人日常分享數碼評測,歡迎來主頁看一看。


花花的花花花


釘釘在企業內部上層對下層的即時交流上做得可以說比較出彩。但是,中國有十三億人,7.5億網民,公司管理層和白領並不是他們的全部。領導對下屬的單方面交流發佈信息僅佔我國信息流極小一部分。

首先,釘釘不能承擔微信的主要功能——交流和分享。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值得你被“釘”一下,可以試試看,朋友一找你吹逼你就被釘,沒幾個人遭得住。釘釘顯示已閱讀和未閱讀名單的這一功能,極度不適合中國人在工作外以灌水為主的日常交流方式。

其次,人們在生活中對釘釘與微信的可接受度不同。釘釘只是單方面對領導層友好。據我所知,這東西往往是被上級強制使用,普通員工往往會覺得這個軟件給了自己不少壓迫感。在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對員工個人自由的一些很微小的侵犯。故而很少有人願意把它使用在生活上。

釘釘只能說是在某些方面對微信的一種小補充,它的影響發揮到極致也就是讓一二三線城市的白領階層“工作用釘釘,生活用微信”而已。至於取代則完全談不上,順便釘釘是阿里的,微信是騰訊的。即時交流信息分享這方面還是騰訊比較出彩,阿里想挑戰騰訊老本行的進軍並沒有幾次成功。


海外旅人



俺家那嘎達那點兒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