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機的軟件和硬件

有沒有感覺現代人越來越“懶”了,越來越“要求多”了?

手機從大哥大到迷你超薄諾基亞,再到現在五六寸的小磚頭手機;計算機從大塊頭主機到超薄筆記本,再到surface。這是硬件在高速進化;硬件上跑的軟件也是五花八門,隨便一個應用市場就有上萬多app嗷嗷的等你下載安裝;每個app不時地推陳出新版本,意圖揣測出你的喜好,滿足你現在或未來的需求。這後面隱藏著一個大家熟知多數人嚮往的高大上的編程能力或活動。

這一切似乎表明,編程可以實現任何你能想到的。事實上,現在人們也確實被寵壞了,覺得沒有什麼是編程不能實現的,人們(比如客戶)的欲求或者說是想象力越發厲害獨到了,慾望是無止境的,GEB作者舉了個簡單的例子:

打印機可以輸出字體a後,人們想那我還想要字體b呢,實現之

打印機可以打印a4紙後,人們想那我還想打印更小或更大的紙張,甚至照片,實現之

…….

為啥程序員多都是加班狗,並非能力不足,多數時候都是需求在改,客戶慾望無止境。

可是,問題是,程序員再努力,也無法在安卓機上給你弄一個ios程序跑起來,(嗯 除非哪天android和ios兼容,也沒準兒,某天某人的需求慾望有了),手機也無法當成大顯示器看。

相對於軟件,機器(硬件)有一些固有的特性註定了其無法無限度的靈活或擴展;就如同人處在大千世界,擺脫不了自然界的約束;

類比於機器,人也有軟件和硬件;我們的硬件就是這個肉身,註定了不過百年壽命,抗不過基因的控制,改不了自己的髮色,治不了難過的病;這些都是硬件的限制;我們的軟件就是這身思想靈魂,它可以思考如何成為一個有趣的人,思考如何吃好睡好喝好,如何學好,如何賺更多的錢……換言之,它可以派生出無窮的慾望,卻經常忘記這肉身如何承受得了。

以此肉身,過此餘生,量力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