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一般要經歷三十多次循環,為什麼?

小蝸230166002


大家好,我不是權威,我是漫步科研路。

PCR幾乎是我們做科研的人天天都要做的事情,跟吃飯睡覺一樣頻繁。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還對PCR不太瞭解。PCR就是聚合鏈式反應,而我們進行PCR有很多種用途。根據用途的不一樣,循環次數也不一樣。當然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循環數越多得到的PCR產物就越多,因為PCR產物的增加是以2的循環數次方增加的。

我來舉幾個例子,比如你如果要去擴增一個基因做基因克隆,這個時候你需要保證的PCR產物的量一定要大,不然後續的克隆成功率低,這樣的話對於表達量還好的基因大概就像你說的30幾個循環就夠了,但是有些基因表達量太低,這樣你的起始模板量太低,你就可能需要跑40個循環。而一些基因起始量很高,可能你只需要擴增20幾個循環就夠了。

我們也會做定量PCR,這個是最近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辦法,直接進行熒光PCR擴增就能搞定。而這裡的循環數也是根據情況去看。有可能需要40個循環,也有可能只需要20幾個循環就搞定了。

所以PCR循環數的選擇是根據你起始模板量的多少和你最終需要多少PCR產物量來決定,不是固定的30幾個循環。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有問題也可以私信我。我們做這個做的太多了。


風雲我輩之漫步科研路


PCR是指核酸聚合酶鏈式反應,以DNA雙鏈為模板,在引物,DNA聚合酶(如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為反應原料,靶序列為模板,按鹼基互補配對與半保留複製原理,合成一條新的與模板DNA鏈互補的半保留複製鏈。重複循環變性--退火--延伸三過程就可獲得更多的“半保留複製鏈”,以2的N次方方式擴增每完成一個循環需2~4分鐘,2~3小時在30次循環下就能將待擴目的基因擴增放大幾百萬倍。



生物界攀登哥


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是一種選擇性體外擴增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PCR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每完成一次就是一個循環,每完成一個循環後DNA鏈翻倍,然後又可作為下個循環的模板。循環數決定了擴增程度,最適合的循環數取決於靶序列的初始濃度。過多的循環會增加非特異擴增產物的數量和複雜性,過少的循環數會導致PCR產物數量很少。在初始靶序列為3✖10的5次方,1.5✖10的4次方,1✖10的3次方和50拷貝分子時,其循環數可分別為25-30,30-35,35-40和40-45個循環。


14666666看看


PCR要經歷30多次,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PCR的作用是為了擴增目的片段的,在底物足夠的條件下,循環的次數越多,最後獲得的產物也就越多。雖然20個循環也可以了,但是多一點總是用的上的,減少浪費。

第二,這個也是主要原因,在PCR中用的taq酶,在PCR的程序中,保持高活性的時間也就在35個循環左右。再往後循環也是可以的,但是容易合成錯誤,形成錯配的產物,這種情況是我們不想要的。為了保證PCR產物的質量,一般我們設定都是30個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