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出手”,引導銀行"降息"

眾所周知,此次疫情對國內很多行業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目前雖然不少企業已經陸續復工了,但對於部分中小型企業而言,資金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為了應對疫情對企業的影響,不少城市均出臺了一些政策,例如對部分企業推出專項貸款,降低貸款利率等等。為了引導貸款利率進一步下降,監管部門還多措施壓降了銀行的負債成本,但對於中小銀行而言,分化也將進一步加劇。

為了加強存款利率管理,央行近期向各分支機構以及主要的金融機構印發了《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加強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加強存款利率自律管理,還將結構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納入了自律管理範圍,並強調繼續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產品等。

央行再次“出手”,引導銀行

目前,部分銀行已經收到了該《通知》,但還有的銀行卻表示沒有收到,而《通知》的主要內容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就是強調繼續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產品,其實這一要求並不是新的內容,去年一些銀行就陸續收到了窗口指導要求整改。第二就是進一步加強結構性存款管理,加強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對其的管理。

不少業內人士還表示,央行上述政策並沒有超出預期,但都是此前政策的延續和強調,但此次政策出臺的目的,其實是進一步加強銀行體系負債成本管理,減緩核心負債成本的上行壓力,如此一來,就可以促進銀行對實體經濟讓利,並更大幅度的降低貸款的利率。對於中小型企業而言,貸款利率降低了,也能在此次疫情結束之後,渡過資金的壓力。

央行再次“出手”,引導銀行

其實,大家都知道,銀行的收益主要來自貸款所產生的利息,而降低了貸款的利率,對於銀行而言,則意味著銀行的收益將會隨之降低,但對於部分企業而言,卻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但對於大型的銀行,尤其是四大行而言,幾乎是不受影響的,但在目前疫情的影響下,國內生產尚未完全恢復,而物價也是相對比較高的。

從目前來看,貨幣政策是不具備大規模寬鬆的體檢的,但進入3月份之後,隨著各行各業的陸續復工,物價可能會逐步回落,但經濟增長的壓力,可能會對貨幣政策提出更多的要求,而央行可以根據需要採取更多的行動,出臺一些新的政策。但對於民營企業而言,超90%以上的存款,是通過高利率吸引來的,但在壓降銀行負債成本的過程中,對那些存款基礎薄弱的中小型銀行而言,面臨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

央行再次“出手”,引導銀行

最後,有民營銀行的高管還表示,現在業內對普惠金融的關注主要都聚焦在貸款端,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但對普通客戶的存款端則需要加大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