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清晨,享受歲月安寧


春日清晨,享受歲月安寧

老人們都愛說,前一年是暖冬的話,來年的春天就會出現倒春寒,所以今年已入三月,還是寒意襲人,脫不下棉衣,春天也來得格外遲,邁著珊珊的步伐,像少女拖著長裙襬輕輕緩慢地走在草地上。

  但總算來了,雖然還帶著襲人的涼意,但至少已能聞得到它的氣息、聽得見它的聲音、感受得到它綿綿的情思。

  前幾天下了場雨,溟濛的雨意籠罩著還未來得及萌生的春意,淅淅瀝瀝、綿綿延延,一直持續到昨夜。今日算是晴了,經了幾夜春雨洗滌的大地變得異常清新幹淨,只不過水意太濃,空氣中隱隱約約有薄薄的流動著的白霧。


春日清晨,享受歲月安寧

  太陽從地平線以下露出額頭,輕薄的陽光如暈染在生宣上的水墨,逐漸鋪開在鄉下的小村莊裡,浮掠的光影從遠處的田野輕輕掃到牆根、爬上樹梢,慢慢升高,像一隻召喚人的手,把一切都叫醒。

  於是,沉睡的田野醒了,綠油油的麥苗在初春的微風裡抖動,舒展著筋骨,藉著春雨對它的滋潤,一點點向上輕快地拔節而長,看不見,卻又無可阻擋。


春日清晨,享受歲月安寧

  沉睡的草也醒了,牆根處的小草、蒜苗、芫荽、菠菜像是剛剛抖擻好筋骨,將埋藏了一個冬天的力量一下子噴薄迸發,生氣勃勃的向上瘋長,葉子如雕琢後的翡翠一般清綠,在清晨的薄霧裡掛滿細小的水珠,映著同樣輕薄的光線顯得晶瑩剔透。房子周圍這點點滴滴、斷斷續續的清亮的翠綠,像顆顆綠珠給房子疊加點綴的花環。

春日清晨,享受歲月安寧

  沉睡的樹木也醒了,大門前的梨樹前幾天還黑黢黢光禿禿的,今早再看枝頭上已有了墨綠的花苞頭,尖尖的、新生的,自由地向上舒展著,像是舞蹈著的女子的手夷。

  對門鄰居家的桃樹也醒了,那一直沉睡的樹幹上,還沒來得及見到它吐苞,就已經滿目芳華,綻放的花瓣笑靨迎人,濃淡得宜,疏密有致,在清晨的微風中綽綽約約,輕輕搖曳,不禁讓人留連欣賞,不禁讓人情思悠遠。這莫名的情思又隨著浮動起伏、若有若無的微風,沿著情感的脈絡絲絲縷縷地穿過心底的荒原,隨著花香飄遠。又化成一個一身輕衣的女子寂靜地站在樹下,用孤單寥落的背景,深情凝望著它。


春日清晨,享受歲月安寧

  小鳥們也醒了,有布穀鳥附和著,有喜鵲喧囂著,還有小麻雀蹦蹦跳跳,在無人的院子裡、樹梢頭、屋頂上、牆頭上嬉鬧。它們不愧是活脫脫的春之精靈,一來便嘰嘰喳喳地呼朋喚友的高歌,劃破清晨的寂靜,穿過希希薄薄的水霧和屢屢炊煙,披著一身或黑亮、或淡黃、或棕灰的羽毛,哼著歌翩然飛舞,爭相展示優美的身姿、嘹亮乾淨的嗓音、無法言表的喜悅,沐浴著春日帶來的愛意,或輕聲呢喃、溫文爾雅,或嬉笑飛鬧、活潑喧譁。


春日清晨,享受歲月安寧

  農家的小院也在清脆的鳥聲中醒了,清晨的鄉野寂靜、恬然、溫馨,醒了的小院裡正有屢屢炊煙裊裊升起,像一束輕輕薄薄的白紗、朦朦朧朧映著房頂淡藍的天光。好像有淡淡的飯香飄過,聞得出來,那是米湯的味道,醇香、濃厚卻又幹淨、清甜;還有帶著麥子剛磨的新麵粉的味道的白白胖胖的饅頭,以及自家種的蔬菜的味道。


春日清晨,享受歲月安寧

  我站在靜謐的院子裡晨練,春風拂過,吹在身上還有沾身的涼意。院角的那邊有棵高大的桐樹,我記得小時候它就在那裡,每年等春意再濃些,便會開出滿樹淡紫色的長喇叭一樣的花朵,濃濃的浸人心脾的幽香瀰漫的到處都是,遠遠聞到都覺神清氣爽。不禁想起那在交通便利、科技發達而又不斷奔波忙碌的日子,何時真正享受過如此的美好與安寧?


春日清晨,享受歲月安寧

  今日回味,原來歲月竟一直這般溫柔、靜謐,美好到讓人心生感動。可是以往的那些日子我都過到哪裡去了呢?不斷的告誡自己努力,不斷去追尋物質上的豐足、精神上的厚重,甚至形而上的美好,認為這才是人活著該有的樣子,所以不斷攀比、又不斷自卑,同時也不斷的遠離著生活本來的樣子。於是好長一段時間我迷茫、痛苦,找不到活著的樂趣、人生的真正意義,食不知味道,寢不能安眠。


春日清晨,享受歲月安寧

  而這些問題一直都有人不斷的探索、不斷的辯證,卻從未想過人活著的意義一直存在於活著的本身中。它給予我們心靈的安寧,給予不斷耕耘、創造、改變世界的力量。高山起微塵,千里始足下,即便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從來默默無聞,但卻以這樣活著的方式不斷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或許這便是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