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說起“賽博朋克”這個概念,也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一些歐美的科幻作品:

比如高調放出預告片的《賽博朋克2077》、經典永流傳的《銀翼殺手》……

誠然,“賽博朋克”這一題材起源於歐美,歐美作家在這一題材上的統治力也十分強大,從菲利普.迪克到威廉.吉布森,優秀作品和作家頻出。

可以這麼說,賽博朋克的豐碑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歐美作品的名字。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而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日式賽博朋克作品,成功躋身於這群歐美作品之中,在豐碑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它甚至得到了好萊塢的青睞,改編成了真人電影(雖然動畫觀眾對那電影並不買賬)。

它,就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攻殼機動隊》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不過,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並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兩部押井守劇場版,而是《攻殼》系列的TV動畫作品SAC系列——

《攻殼機動隊 S.A.C.》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攻殼機動隊》描繪了一個光怪陸離的未來世界——義體技術高度發達,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與機械融合了。

人們都換上了電子腦,每時每刻都在互聯網中暢遊,高效地與世界交換著信息。

而我們的主角公安九課,就是這個賽博時代中的特警,他們用高性能的義體和強大的黑客技術武裝自己,武能信仰之躍,文能駭入高級防火牆。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作為一部在科幻史上留名的作品,

《攻殼》中所展現出的想象力完全超出了它所在的時代。

士郎正宗的原作漫畫從1989年開始連載,那時互聯網才剛具雛形;

今天主推的SAC系列動畫也是2002年的作品,那時“網上衝浪”還是個時髦詞。

在《攻殼》中的人,卻都已經換上了電子腦,可以通過後頸扯出的數據線和他人有線連接,隨時隨地與互聯網連接。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在許多科幻作品中,人和機械的分界線就是那顆人的腦子,一個人可以全身都義體化,但就是需要那顆原生態的腦子來承載自己的靈魂。

《攻殼》完全打破了這一常規,直接從腦子開始革命,一個人可能全身都是原裝的,唯獨腦子必須是電子腦。

人和機械的分界線,僅僅只是軀殼之中是否寄宿著靈魂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今天向大家主推SAC系列動畫的原因之一,也是想讓大家在沉浸故事的過程中,深入瞭解《攻殼》的世界觀——相信我,這不是一兩千字就能總結的東西。

SAC動畫中既有主線章節,也有許多單元劇,單元劇的插入,就是為了讓讀者通過劇中人物的視角,代入式地體驗這個世界觀。

同時,你也能體會到這個人物本身的魅力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SAC系列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攻殼》動畫,它的畫風最接近當代觀眾的主流審美,耗時三年、經費8億日元,其製作水平也是無可挑剔。

即使你第一遍不能完全看懂劇情,光看那炫酷的畫面就能吊起你的興趣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SAC的劇情,也對得起那8億日元的經費。

之前提到過,SAC動畫分為主線章節(complex episode)和獨立章節(stand alone episode)兩部分。

主線章節是公安九課與超級黑客笑臉男之間的高手過招:

六年前,笑臉男當眾挾持了Serano公司的社長,他旁邊有無數的攝像頭、無數吃瓜群眾,甚至還有一檔正在進行的直播節目。

可是沒人能看清他的臉,所有的攝像頭和電子腦都被他黑掉了,他的臉被替換成了一張笑臉logo。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在這六年間,以“笑臉男”為名義的黑客行為時有出現,他們的勒索對象也都是類似Serano的人工智能公司。

不過,九課內部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這些全都是模仿犯

就在這件事情快要成為談資的時候,九課成員陀古薩的警校同學突然找到了他,告訴他“警界高層對笑臉男事件有異常動作”。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但是,他們還沒見面,這個警員就因為視覺裝置出現意外,車禍身亡。

陀古薩從他遺孀那裡拿到了他本來想要交給自己的資料,在其中發現了一些蹊蹺;

與此同時,警視總監也就這件事召開了記者會。

在記者會上,“笑臉男”黑了一位警員的電子腦,借他之口對總監發出了威脅:若不能在三日後的同學會上承認自己的罪行,就會有性命之虞。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公安九課開始調查“笑臉男”事件,一頭撞進了一張錯綜複雜的大網中。

在這張網上,笑臉男的模仿犯在舞動,警界和政界的某些高層也為了自己的利益蟄伏其上,他們越是調查,事情就愈發撲朔迷離。

到最後,就連“笑臉男”是敵是友,都難以判斷。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攻殼》主線中的政治戲完全沒有日漫中常見的智障戲碼,在這張利益與權力的大網中,沒有人能脫身。

即使“笑臉男”能隨意黑進別人的腦,即使九課成員個個文武雙全,他們還是沒能憑著單純的正義感和個人英雄主義對抗那張大網後的黑暗。

他們最終也只能用政治手腕來對抗政治手腕。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笑臉男相關的主線劇情緊張縝密,而獨立出來的單元劇章節同樣信息量巨大。

其中的大部分單集,單獨拿出來都能擴寫成一部電影。

例如我最喜歡的第三話“小小的反抗”,這一集講的故事並不新穎——人愛上了機器人。

然而,這24分鐘講出來的故事,卻比很多電影甚至番劇都要深入人心。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公安九課接到了某機器人公司的報案——

最近,他們公司生產的“JELI”陪聊機器人發生了多起“自殺”故障。

它們以類似於人類自殺的方式,毀壞了自己。

JELI是個很老的型號,因此這不像是來自商業對手的攻擊。

現在仍然在用JELI的用戶,多半是一些熱衷於改造的發燒友。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九課的精英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這個誘導“自殺”的病毒,這個病毒完全就像個外行人寫的,唯一引起他們注意的是一個保護程序

這個保護程序很有可能是為了保護他自己的JELI不受這個病毒影響,也就是說,犯人肯定擁有一個正常的JELI。

順著這條線索排查,九課迅速就鎖定了犯人。

在他們破門而入之前,這個犯人已經帶著他的JELI“私奔了”。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在這個犯人的屋子裡,堆滿了電影的原片帶,甚至還有一臺電影放映機。

看上去,他根本不像什麼黑客,更像是一個電影發燒友。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這個外行人的位置立馬就被九課鎖定了,他此時還毫無自知地開著車,帶著他的JELI兜風。

“你的側臉美極了,很有你的味道。”

“比我美的人有很多。”

坐在正副駕駛座上的一人一機像一對情侶一樣打情罵俏,可是,這其實都是電影中現成的臺詞。

可以想象,這個電影發燒友一定和JELI一起看了許多電影,JELI也學會了許多電影臺詞。

此刻的兩人,就像是電影中亡命天涯的男女主角一般。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九課略施小計就把他騙下了高速公路,順利地將其逼入樹林中,跟他們以前的敵人比起來,這個外行人實在是沒什麼威脅。

陷入絕境的犯人懇請道——

“我們只是想在一起而已,別妨礙我們。”

看著他這樣子,包圍他的九課成員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想必這傢伙讓其他JELI自殺的動機,就是因為他因愛而生的獨佔欲吧。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包圍圈逐漸縮小,就在大家都以為結局已定的時候,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

一直安靜跟在他身旁的JELI忽然繳了他的槍,還把他雙手反剪,摁在了地上。

“已經不想再愛你。”

從她的嘴中,居然說出了一連串人類一樣的話語。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在九課成員把犯人帶走之前,JELI最後依偎在他身邊說了一句:

“對不起,我真的愛過你。”

這過於接近人類的言行,讓九課警察感覺有些迷惑。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事後,這位警察回到了家中,他的妻子剛好在看一個老電影。

聽著電影中的臺詞,他猛然發現,JELI所說的那一連串人類一般的話語,

其實都是電影臺詞。

正當他以為找到了臺詞的出處、可以解釋那個JELI的行為之後,電影繼續向後放映,然而,這次他卻沒能聽到JELI最後的那句“對不起,我真的愛過你”。

在“FIN”的熒幕白光前,警察久久地矗立,無法得出一個結論。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這個小故事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這個開放式的結局——

JELI到底有沒有擁有靈魂呢?

在和它的主人一起看過無數電影、見證了無數熒幕上的悲歡離合之後,它有沒有產生自己的感情呢?

JELI當時的行為可以被解釋成“背叛”,但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拯救——他的主人在九課成員面前沒有一點勝機。

它制服主人,也許只是不想讓他受傷。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而JELI做出這一行為是否出於自己的意志,也是個謎——當時九課最強的黑客少佐就站在她身邊。

她想黑進JELI,簡直易如反掌,JELI那些“人性”的行為,也許只是少佐制服犯人的手腕。

至於少佐有沒有這麼做,最後也只給了一個曖昧的暗示。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攻殼》中的單元劇,就像是一座漂浮的冰山,浮於表面的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都隱藏在海面之下。

有些是觀眾可以通過蛛絲馬跡推斷出來的,有些就乾脆留白,讓觀眾自己去選擇一種詮釋。

這種洗練而含蓄的風格,簡直讓人慾罷不能。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無論是stand alone的單元劇,還是complex的主線,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

互聯帶來的界限模糊。

電子腦的使用,模糊了人與機器人的界限,儘管還有“靈魂”這一最終標準,可是,這個標準過於虛無縹緲了。

當我看到九課的那些吉祥物塔奇克馬的時候,總會忍不住這麼想——經過足夠多的學習,機器內是不是也會產生靈魂呢?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而過度的互聯化,最終模糊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

如果每個人都能高效地彼此交換信息,會不會最終導向同質化的末路?

就像《攻殼》中“笑臉男”這一概念一樣,最終它已經不屬於原本的那個黑客,自發的模仿者讓這個符號成為病毒一樣散播的模因。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儘管電子腦這樣的科幻存在,距離我們所處的現實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不過,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互聯化的程度確實是越來越高。

可以這麼說,《攻殼機動隊》描繪的,就是信息時代膨脹到最後的一種可能性。

它值得一看,也值得反覆看。

18年了,它依然是日式賽博朋克的巔峰之作

第一遍,也許你會醉心於那優秀的畫面和光怪陸離的未來世界;

第二遍,也許你會愛上九課裡那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等你完全理解了《攻殼機動隊》之後,這樣一部劇情、世界觀和製作水平同時在線的動畫,定會讓你徹底愛上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