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中的“影帝”,裝傻36年成功逆襲,為唐王朝帶來最後一次復興

在中國歷史上,靠忍辱負重、韜光養晦逆襲成功的不乏其人。

例如: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十年,最終打敗吳國,光復越國;韓信受胯下之辱,最終封侯拜將;司馬懿歷經曹家三代,終於在七十歲時,掌握了曹魏大權。他們稱的上是隱忍界的大咖。

今天要說的這位堪稱隱忍界的王者,裝傻36年,逃過多次劫難,最終逆襲成為皇帝,給大唐王朝帶來了最後一次復興,他就是人稱"小太宗"的唐宣宗李忱。

侍女生的孩子,出身低微

李忱,本名李怡,是唐憲宗李純的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恆異母弟。生母鄭氏原為鎮海節度使李錡的侍妾,李錡謀反失敗後,鄭氏入宮成了郭貴妃的侍女,在陰差陽錯之際,被唐憲宗寵幸後就懷上了李忱。

皇帝中的“影帝”,裝傻36年成功逆襲,為唐王朝帶來最後一次復興

由於母親低微的身份,李忱清楚的知道以自己的情況根本不是其他皇子的對手,因此也沒有想過要去爭皇位。從小就被其他皇子捉弄嘲笑,最開始他還反抗,後來他發現反抗不僅沒有任何作用,而且還會連累到母親,於是他便不再反抗了。

久而久之,李忱變得沉默寡言。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成為了李忱的標籤,在其他皇子眼裡,李忱就是個傻子。本來最開始只有孩子們認為李忱是傻子,後來就連父親憲宗都相信兒子是個傻子。

唐憲宗去世後,歷經了穆宗李恆、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四位皇帝。在這期間,宴樂過多,畋遊無度,導致宦官專權、宮廷兇險、刀光劍影、黨爭不斷。

皇帝中的“影帝”,裝傻36年成功逆襲,為唐王朝帶來最後一次復興

有一次,唐文宗李昂宴請諸王,席上眾人把酒言歡,熱鬧喧騰,李昂看到李忱一個人坐在角落發呆。便指著他說:"誰能讓李忱開口說話,朕重重有賞。"

李昂本來是李忱的侄子,可是在他眼裡,李忱顯然只是一個供人取樂的小丑而已、面對一哄而上的諸王,李忱依然保持沉默,不管怎麼戲弄,始終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這讓眾人很得意,卻讓座中的親王李炎起了疑心。

皇帝中的“影帝”,裝傻36年成功逆襲,為唐王朝帶來最後一次復興

屢次被試探,險些喪命

雖然大家都對李忱的裝瘋賣傻深信不疑,但是武宗李炎卻對李忱的瘋傻表示懷疑。武宗李炎即位後,就對李忱進行了試探,看看他是否在裝瘋賣傻。

在一次陪伴皇帝外出踏雪時,傍晚眾人興盡而返,誰也沒有注意到,那個傻乎乎的李忱已經從馬上墜落,掉在了冰天雪地中。這次被丟在冰天雪地之中,李炎料定他不會再回來了。可是萬萬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李忱又出現了。李炎更認定李忱是裝的,於是決定弄死他,以絕後患。

幾天後,李忱被突然闖入的宦官抓了起來,從此便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當中。

皇帝中的“影帝”,裝傻36年成功逆襲,為唐王朝帶來最後一次復興

裝傻36年,逆襲稱帝

然而李忱並沒有死,只是宦官為了能夠繼續把持朝政,偷偷地將李忱運出宮藏了起來。

沒過多久,李炎駕崩,宦官馬元贄等人拿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紛紛擁立李忱當皇帝,以便他們操縱朝政。已經被人遺忘的李忱又回來了,傻乎乎的李忱坐上了帝位,這便是史上的唐宣宗,年號"大中",這一年李忱已經裝傻裝了36年。

然而,令人吃驚的事情卻發生了。李忱當上皇帝后,一改昔日傻子的形象,言談舉止全如常人!而擁立的宦官們本以為可以通過操控李忱來控制天下,卻被李忱的一系列大動作嚇傻了眼。眾人這才如夢初醒,原來之前的一切都是裝的。

皇帝中的“影帝”,裝傻36年成功逆襲,為唐王朝帶來最後一次復興

這位隱忍了三十六年的皇帝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他迫不及待的進行改革。執政第二天,就解決了持續40多年的"牛李黨爭",使中央政權更加鞏固。隨後,趁著吐蕃內亂,收復吐蕃,使大唐版圖由分裂而統一。

皇帝中的“影帝”,裝傻36年成功逆襲,為唐王朝帶來最後一次復興

李忱在位期間舉賢任能,從諫如流。他命人將《貞觀政要》寫在屋內的屏風上,以便時刻鞭策自己,他還讓翰林大學士每天朗讀太宗所寫的《金鏡》給自己聽。

為了熟悉大小官員的姓名和官秩,李忱還專門讓人編纂了《具員御覽》,放在案頭隨時閱覽。因為出身低微,所以對老百姓很是同情。 在位期間,曾經燒過三把火,一把火使"權豪斂跡",二把火使"奸臣畏法",三把火使"閽寺讋氣"。

唐宣宗李忱勵精圖治,再現"中興",到大唐滅亡後,人們都非常懷念他,時人稱之"小太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