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地亞學者:美國把病毒當成了對付中國的搭檔

克羅地亞學者:美國把病毒當成了對付中國的搭檔

克羅地亞《晚報》網站發表亞斯娜•普萊夫尼克評論文章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於希):克羅地亞學者、智庫組織“地緣經濟論壇”主席亞斯娜•普萊夫尼克博士日前在該國主流媒體《晚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美國應放下與中國的對抗,更多參與抗擊疫情國際合作,才能更好保護全人類的福祉。

病毒就像美國的搭檔

文章稱,目前中國和世界都處於一個極度特殊的時刻,冠狀病毒讓旅行、足球比賽和商務活動停了下來,但卻沒有讓美國在經濟和地緣政治領域視中國為主要競爭對手。

“中國因疫情陷入緊急狀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防長埃斯珀卻毫不剋制,在兩週前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對中國發起尖銳攻擊,傲慢地用安全領域合作要挾歐洲放棄與中國在5G領域的合作。他們充滿地緣政治色彩的演講,讓人類相互同情的天性蒙上利益的陰影,而此次慕安會的主題恰恰是‘安全與合作’。

美國政府對病毒的態度,證明他們認為在這場中國的苦難中有利可圖,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也證實了這一點,在他看來,病毒就像是他們的搭檔,幫助工作崗位迴流美國,這也是美國在與中國經濟關係中的目標之一。”

脫鉤?各國都不接受

普萊夫尼克注意到,儘管面臨抗疫壓力,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一直沒有放棄履行此前商定的義務。而美國則四處鼓吹與中國經濟“脫鉤”,但似乎其他國家並不買賬。

文章指出,“在各級政府努力抗疫的同時,中國已經開始履行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雙方商定的中方義務。

自2017年起,美國開始致力於讓美國經濟與中國經濟——甚至與其重要戰略伙伴德國經濟——脫鉤。日本這次做了回好鄰居,不只因為他們的捐贈,還因為他們懂得獨立自主的重要性,將地區經濟和戰略對抗放在了一邊。英國不久前也不顧美國力阻,決定允許華為參與本國5G網絡建設。雖然中英貿易協議談判因疫情被推遲,但對本屆英國政府來說,與中國經濟脫鉤是不能接受的。

今年對於中歐關係來說是重要的一年,中歐雙方按此前計劃將通過一系列國際會議強化經濟夥伴關係和雙邊友好。不論在疫情爆發之前還是之後,德國的對華政策一貫友好,柏林不向美國當局的壓力低頭,不願讓與中國的經濟合作屈居於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關係之後,從而損害市場。”

中國需要尊重,沒有中美合作就沒有全球穩定

文章認為,在美國所推行的進攻性現實主義中,中方並不尋求同情,而只是需要自己的經濟和外交政策以及在世界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獲得尊重。“好在美國的進攻性現實主義並沒有成為國際關係的主流。”

“實際上,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地位,人們看到,中國已經準備好在全球危機狀態下勝任領導角色。世衛組織也承認了這一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強調,中國不僅承擔起保護本國人民健康的責任,也要對世界人民的健康盡責。”

文章最後呼籲,中美應加強在抗擊疫情中的合作:“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艾倫認為。病毒在全球的傳播,需要美國和中國共同領導抗疫行動,為了全人類的福祉,共享具有重要價值的科學資源。這才是國際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因為沒有美國和中國的合作,就沒有全球的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