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上墳燒紙”是最落後的一種民俗祭祀形式?你如何看待祭祀活動的重要性?

用戶3486437905


我總覺得有些人,見到西方人祭奠亡靈穿黑衣帶白花,在墓前放枝花就是先進就是文明。

見到中國人穿白色衣裳披麻帶孝,在墳前燒張紙上支香,就是落後和就是不文明。

我認為這些人,不考慮國情,忘記幾千年的傳統,有些文化上的不自信,盲目崇拜西方。

國家強大與人民富裕,和燒紙獻花沒有必然的聯繫和因果關係,也和先進與落後也沒有什麼關係。

西方有西方的文化和傳統

東方有東方的文化和傳統

沒必要厚此薄彼,祭奠先人各隨其俗按著自己的文化傳統無可厚非。


九天牧馬


雖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用燒紙的形式祭祀先人,在大城市已明令禁止。但千百年來每逢清明節,百姓上墳燒紙是祭奠逝者、緬懷先人、懷念祖先、是人們約定俗成的重要活動。

二、孔子曰:"我不祭,如不祭”意思是說,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在那裡,祭祀神就如同神在那裡,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就如同不祭一樣。這就從倫理道德告上戒人們,祖先給予了我們後人的生命,我們做為後人不能忘本,同時也祈禱先人的神靈保佑後人平安發達的一種美好願望,更是對已故親人的情感寄託和思念。上墳燒紙只是一種形式,重要的是傳承了中華孝道文化。

三、隨著時代的進步,倡導文明祭祀已被多數人所接受,傳統的祭祀方式將被文明方式所代替,我們既要不忘祖先感恩已故的親人,又要提倡新的文明、安全、環保、節約的祭祀活動,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情感融入現代文明的方式去表達祭祀活動。


大地子民1


很多民俗不需要科學認證,是一種做給後來活著人看的,是自古以來一種儀式,教育後人不忘前者恩養,寄託哀思一種形式:人的靈魂上天,遺體入土,紙錢就是通天入府的通行票。現代人懂得東西多了,總懷疑我們傳統的一切,比如中醫,但是中國有很多民間奇異怪術是現代那怕將來都無法在實驗證明一些現象,只能信可見,禱可現,誠可驗的傳統。幾千年來,行善孝道,追往惜今,敬老愛幼等都是不可遺失的傳統。但每年清明,除夕等祭祖節日在燒紙錢時防火一定注意,不專心真實禱告叩拜,老天祖先也不保祐,這是可能的。


skismile


我覺得應該以寬容大度的心態去看待這種傳統的祭奠風俗,幾千年來取糟留精,自然淘汰的民間風俗習慣不少了,清明上墳掃墓能保留下來自有它的道理,首先這也是一種中華風俗文化,教育後代即使再成功,做人的根本也不能忘記,不論身處天南地北都信仰這種風俗,這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人才有的。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習慣不好沒有外國的文明,外國的這種沒有根的文明,中國人能學得來嗎?所以我覺得與其禁止不如正確引導要實際的多。


回味那一季花香


緬懷先人,自我反思,調整自己,不辱先祖,珍惜當下。。。這就是清明,端午,週年,年拜我們祭祖的目的,可一些人忘了。。。就出現許多怪事,醜事,奇葩事!



盛世國學


燒紙錢祭祖是幾千年的民俗傳統,是孝道文化的不可缺失的載體。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在現代化管理的外衣之下,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不準點臘燭、燒紙錢、放鞭炮,我們敬祖還有何意義?孝道文化沒有了載體還能延續嗎?再過50年中華民族還有凝聚力嗎?


手持魯班尺


祭奠祖先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你有資格批判?不來幾千年的落後,能有現在的先進?前30年大家都還沒解決溫飽,現在有點結餘了開始數落祖先[摳鼻][摳鼻][摳鼻][發怒][發怒][發怒][打臉][打臉][打臉]


木木727109


你就是個公知,讀了幾天書就感覺自己有知識了,不得了了?有文化嗎?現在最怕的就是你這種有知識沒文化的人!!!誤國、害人害己!!!


用戶5736156706659


這是祭祀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不能說它是落後的,是文明符號!


快滾犢子吧


誰說落後的?那個磚家說的?他祖宗非得從墳裡爬出來撕了他那張臭嘴。你愛獻花就獻去,我愛燒紙就燒紙,非得道德綁架,最看不起這種磚家,這年頭,阿貓阿狗都能扮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