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訓練還是改不了孩子拖拉?這3個重點父母要知道

很多父母都特別害怕自己的孩子從小有養成一些壞毛病,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特別注意。但是有一些壞毛病不是父母注意教育方式就能夠讓孩子遠離的。就比如說很多小孩子從小做事就拖拉,父母甚至懷疑他們天生就這樣,因為不管父母怎麼樣指導和教育,他們都無法提高效率,做什麼事情完全沒有時間概念。

小麗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她今年已經五歲了,但是吃飯的時候仍然需要爸爸媽媽來喂,因為如果父母放手讓她自己吃,小麗吃一頓飯就要花上整整一上午,父母怎麼催她都沒有用。小麗的父母原本以為小麗是因為邊吃飯邊看電視而導致她吃飯慢的,但是當小麗的父母禁止她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小麗拖拉的毛病也完全沒有改變,即使她不再盯著電視機了也會去做其他的事情,完全不能集中精力只吃飯。

不止在吃飯這個問題上,在其他問題上,小麗的父母也發現小麗總是三心二意的,做事慢吞吞的,比其他的小朋友要花費超過一倍的時間去完成一件事。

為了改變小麗這種做事拖拉的毛病,小麗的父母甚至專門請教了專業的老師。根據老師的提議,他們給小麗做了各種時間管理的訓練,但是在小麗身上這些訓練絲毫沒有一點用處。其實有的時候孩子做事拖拉,並不是時間管理訓練就能夠改變的。父母在給孩子做訓練的時候,應當搞清楚正確的方向,注意重點,注意落實才能讓這些訓練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起到效果。

時間管理訓練還是改不了孩子拖拉?這3個重點父母要知道

父母在給孩子做時間管理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重點呢?

一,需要孩子配合

時間管理的主體是孩子,如果孩子不願意配合父母做這一系列的訓練,那麼不管父母怎麼認真,這些訓練都是沒有效果的。所以在讓孩子進行訓練之前,家長應當讓孩子對訓練感興趣。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感興趣呢?那就需要父母將時間訓練做得有趣,讓孩子能夠主動配合父母進行訓練。

很多父母之所以覺得時間管理的訓練對自己的孩子沒有用處,就是因為他們在孩子不願意進行訓練的時候偏偏強迫他們訓練,讓孩子在訓練的過程中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既浪費了時間也沒能提高效率。

二,靈活的訓練方法

世界上存在太多的時間管理的訓練方法,但是這些方法卻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因為每個孩子的狀況都是不同的,他們做事拖拉的原因不同,感興趣的東西也不同,所以父母應當依據自己對孩子的瞭解,給孩子制定一套適合他們的訓練方法。不要讓孩子強迫去接受一些適合別人但是卻不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

三,時間管理訓練應具有可執行性

很多父母在給孩子進行時間管理訓練的時候,經常會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讓他們在一段時間內必須完成哪一項工作。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孩子有時間的概念有緊迫性,但是時間表的制定一定要徵詢孩子的意見。

家長和孩子一起溝通和商量制定出來的時間表才具有可執行性,孩子才願意遵守。有的家長經常因為孩子太過於拖拉而走向另一個極端,認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都要在最短時間內做好,完全不給他們喘息的機會。時間表的制定應當勞逸結合,特別是在孩子剛剛進行時間管理訓練的時候,時間表應當給他們一定的喘息時間。

時間管理訓練還是改不了孩子拖拉?這3個重點父母要知道

父母應當怎樣給孩子進行時間管理的訓練呢?

一,培養時間意識

孩子小時候對時間沒有概念,就像他們對金錢沒有概念一樣,很多家長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都知道要讓孩子慢慢知道錢這個概念,但是很少有父母會專門教育自己的孩子什麼叫做時間。

其實時間對於孩子來說非常的重要,甚至比金錢還要重要,所以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時間,潛移默化中建立時間觀念。比如說,家長如果要催促孩子們出門不能光讓他們動作快一點,而應當告訴他們,我們8點鐘要準時出門,所以現在你有30分鐘的時間吃完飯。家長在與孩子的對話當中,加上時間的屬性就會讓孩子逐漸產生時間觀念,他們就會養成準時的好習慣。

二,家長要有時間觀念

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學會時間管理,首先家長自己應當做一個守時的人。家長可以自己先列一個時間表,比如說什麼時候做飯,什麼時候睡覺,自己嚴格遵守這個時間的規定,那麼孩子也會受到家長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他們會自己也列出自己的時間表。

另外家長在與孩子約定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遵守時間。很多家長特別容易輕看孩子,總把跟孩子們的約定當做隨口的一句話,可以隨時毀約。這樣的家長就會成為孩子眼中那種沒有時間觀念而且非常不守信用的家長。如果家長都絲毫不遵守時間那麼就更別談讓自己的孩子有時間觀念了。

時間管理訓練還是改不了孩子拖拉?這3個重點父母要知道

時間管理的訓練主體永遠都是孩子,家長只是一個輔助的角色,所以一切都要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問題,一切都要與孩子商量。即使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仍然不能建立起很好的時間觀念,家長也不要輕言放棄,循序漸進,總有一天孩子會成為一個學會管理時間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