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藝術之母嗎?你怎麼看?

蟲叔說


(1)從哲學本義上看,哲學是指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是愛智之學。從哲學的作用看,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從哲學與世界觀的關係看,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理論化和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來看,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2)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而不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總和。哲學和具體科學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具體科學揭示的是人類對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領域的特殊規律,而哲學要對其進行概括、總結和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另一方面,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隨著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同時,它又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因此,既不能以哲學取代具體科學,又不能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


檸檬真的太甜


一個老問題了,總是把藝術和哲學放在一起來談

藝術起源比哲學更早,人類在原始人的時候就誕生了藝術,宗教儀式,跳舞,在山洞裡畫畫都可以視為一種藝術,藝術是藝術家感性到極致的產物,裡面包含了藝術家的情感,理想,思想,藝術也包含了藝術家的想象力,所以藝術是作用於一個人靈魂層次的事物,也是藝術家靈魂產物。而藝術家在創造藝術品的時候會體現出他的思想,而思想就是哲學的基礎,在某種成功度上來說,藝術品也是藝術家哲學思想的產物。所以藝術能夠激發一個人的靈魂,進而啟發一個人的思想。

①哲學對藝術具有多方面的影響

哲學對藝術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對藝術家的影響。

藝術家在從事創作活動時,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特定哲學思想的影響,並通過自己的藝術作品表現或流露出來。 例如,李白的審美理想,深受道家莊子美學推崇天然之美的思想影響,他不但大力倡導“自然”、“清真”的風格,讚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天然之美,並且自覺地把這種美學境界作為畢生的追求。 杜甫的美學理想,深受孔子儒家美學的影響,他將“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抱負[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註解:輔佐皇上,使之成為堪與歷史上的堯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讓老百姓過上男耕女織、秩序良好、民風淳樸的生活。]融入詩中,以強烈的憂患意識傾訴了對當時統治集團腐朽統治的不滿和對勞動人民深受苦難的同情。他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詩句,有《三吏》、《三別》等代表作品。王維崇尚佛家,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死後得到“詩佛”的稱號。在王維的田園山水詩中,有許多的確寓含了一種禪意,但這種禪意的表現不是如上一類的純粹的佛理說教,而是寫出了一個蘊含禪理趣味的優美的意境。如《鹿柴zhài》:“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哲學對藝術的影響,還表現在出現一批哲理性的藝術作品。

例如奧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作品《變形記》,深受存在主義先驅克爾凱郭爾的影響,主要是表現為孤獨感、危機感,卡夫卡的其他作品如《審判》、《城堡》、《地洞》等,也都是在近乎荒誕的情節中,蘊涵著強烈的哲理性。 再如,高更一生都是向著生命的纏綿,和他同時代的藝術家一樣,渴望求拋棄現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礙,回到更簡單、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他用繪畫提出了著名的哲學命題:《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此畫作於1897年。在同梵高度過了一個不太愉快的冬天過後,高更回到巴黎參觀了國際博覽會,異域的藝術品讓他大為感動,隨即啟程去了法屬塔希提群島。生活在原始粗糲的土人當中,高更完成了對文明世界的徹底反叛。高更認為,這幅畫是他一生造詣的巔峰,是他對人生和世界的全部體悟的總結。這幅畫的嬰兒意指人類誕生,中間摘果是暗示亞當採摘智慧果寓人類生存發展,爾後是老人,整個形象竟示人類從生到死的命運,畫出人生三部曲。在創作這幅畫前幾年,他已經貧病交加,隨後又得知了自己小女兒的死訊。他決定窮盡熱情完成一幅巔峰之作,然後自殺,將身體飼餵山林野獸。作畢此畫,高更服砷自殺,但因劑量不夠被 人救活。

哲學對藝術的影響,更表現在它能促進藝術思潮的形成。

例如,存在主義哲學強調的還是“選擇”的重要性。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孤獨的。受其的影響,直接產生了存在主義藝術思潮。薩特創作了《噁心》、《牆》等存在主義小說,還創作了《可尊敬的妓女》、《骯髒的手》等一批存在主義戲劇。 超現實主義藝術思潮受到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影響。它的主要特徵,是以所謂“超現實”、“超理智”的夢境、幻覺等作為藝術創作的源泉。美術方面出現了西班牙畫家達利《記憶的永恆》等作品;電影方面出現了西班牙導演布努艾爾《一條安達魯狗》等影片。

②藝術也對哲學產生一定的影響

藝術可以啟迪哲學家的思維;

藝術作品也可以傳播哲學思想;


羊鈦白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很巧妙,因為在不同的領域,對於哲學的看法也是大不相同的,科學家說:哲學是科學之王;藝術家說:哲學是藝術之母;社會學家說:哲學是領導社會秩序的掌舵者;詩人說:哲學的終點,往往是詩歌的起點。哲學總攬一切,是一門包羅萬象、囊括萬物的綜合性科學,他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總和,各類學家們的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哲學在某個層面上來講,就像一片漂浮的落葉,可以從多方面來理解,下面來說說我個人對哲學是藝術之母的理解吧。

從哲學本義上來看,哲學是指愛智慧或追求智慧是愛智之學。從哲學的作用看,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從哲學與世界觀的關係看,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理論化和系統化的世界觀。

而藝術的產生呢,最早是起源於舞蹈,人類在語言的表達能力還不十分發達的時候,就很善於用表情和手勢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了,手舞足蹈以傳情達意可以被看做是人類最早的文化藝術象徵。雖說生活當中到處都充滿了哲學,大部分都可以用哲學來解釋所出現的問題,但是,要把哲學實際運用到舞蹈中來,卻是一個不易相接、更難相融的問題,舞蹈是舞者的特定肢體語言在一個特殊的時空呈現一個既定的事物,其本質無論是對於觀眾或者舞者都是一種情感的宣洩,這也就是舞蹈哲學,所以我認為這種關聯,也逐步能證明哲學是藝術之母。


一罐LIQUOR


哲學來自於對生活的思考,藝術來源於生活,只有對生活有自己的哲學思考,才能成為屬於自己的藝術語言!



付新苗


哲學為綱,藝術是目。



海上的小樹


我們先說藝術,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藝術的本質是反映現實又高於現實.只有這樣,藝術才能起到感染人、教育人、啟迪人的作用.藝術既是觀念文化,又是人文存在,使得藝術本身具有歷史繼承性的特點

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藝術: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一般認為,藝術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藝術活動是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對象,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徵性符號形式創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它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這種藝術品既有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反映,也有藝術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價值觀等主體性因素,它是一種精神產品。

哲學:哲學是系統化、理性化的世界觀.它既是一種科學理念,又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以邏輯論證為特徵,比其他社會意識形態更具概括性,更完整地表達了人們對客觀物質世界及其本質的認識;它與經濟基礎、社會存在的關係,需要一系列中間環節;他從最一般原則高度指導人民的社會生活實踐與思想活動 二、它們兩者的聯繫 同樣是社會意識,作為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築,作為一種自覺的精神力量,雖然與經濟物質基礎距離較遠,不直接發生關係,但仍對社會有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具有引導和制約的雙重作用,同時,因為矛盾的普遍性,所以藝術與哲學也在一定的矛盾關係中互相作用——融合與影響。哲學的興盛促進藝術的繁榮,藝術的繁榮又促進哲學的思辨與融通,相輔相成。


繪畫狂熱


大家好,我是一個頭條創作者,很高興能夠回答您的提問,在答題方面,我有著豐富的經驗 ,以下是我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哲學和藝術兩者相輔相成吧,沒有主次之說,也不是誰的母,藝術是一種關於美的認識,上升層次就是一種關於美的哲學。藝術的表現需要哲學的引導才能有更高的美。哲學本身是一種思想昇華後的集合,而藝術本身是將美的思想形象化,所以哲學決定藝術,而藝術表現哲學。有時候,哲學和藝術有距離,就像理想和現實有距離。也許,哲學能說明問題,但是藝術的表達卻又有新的方法論來驗證哲學。

藝術和哲學的關係,目前為止,藝術就是對哲學的美好闡述和表達。

以上就是屬於我個人的觀點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開開心心的做頭條,頭條作品能更進一步,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


不宿


哲學是學問,高深的學問,所謂:學問深處意氣平。古往今來,無論國內國外,哲學往往都稱為經典,世代相傳。闡述的主要內容大到宇宙人生真相,或者為人處事的一切原理原則和方法,以及修身養性。儒釋道文化,是為一體,相互貫通,源遠流長,亙古不變。

其他學科是知識,大多依靠廣學多聞。通過假設,辨證,實驗。

藝術往往是文化的表現形式。比方古代的藝術大多都是宣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



用戶無生法忍


彭吉象的藝術概論中所提到的∶“哲學代表著人類理性的最高形式,藝術代表著人類感性的最高形式,它們一道構成了人類精神王國的兩座高峰”,後面提到了這兩座高峰之間的橋樑即是美學。

藝術和哲學是相互影響的。

對於藝術是什麼,個人覺得的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這種理解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如果拿專業的術語來說,藝術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種創造審美對象的精神生產。

而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它以創造審美對象、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作為自己特有的目的。



風雅堂


我來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哲學是藝術之母,好像可以理解成藝術是由哲學產生的,那麼哲學應該早於藝術的產生?但事實這樣嗎?我在另一個問題裡說過起碼繪畫藝術起源於公元前5000年的古埃及,而哲學被正式獨立提出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古希臘。Philosophia的含義是愛和追求智慧,是人類為了提高認識思維能力,為了更有智慧而進行的思想認識活動。而在哲學以前,一直是矇昧中的智慧,宗教,起著人類探索自然推進發展的主導作用,而有種猜測藝術的起源正是來自於宗教。所以起碼從上古來看,那時哲學不是藝術的母親😊

隨著社會時代的發展,哲學和藝術相輔相成,互相影響,雖然在各自的領域發展著但是也有相同的特徵併產生了很多交集。比如什麼是美?藝術是產生美的,而美的研究和探索又屬於哲學的研究範疇。任何體系完整的哲學思想都離不開超越表象、超越現實或形而上的探索,同時又涉及與生命真正相關的問題,若僅止於有形可見的表象世界則不成系統,換言之,哲學探究離不開「自我」、「世界」與「超越界」(Transcendence)三大範疇。哲學的三大範疇的探究,藝術創作的內涵便與之產生交集,例如塞尚作品與柏格森哲學的關聯、塞尚創作追求與道家思想的精神對應、賈克梅第與存在主義的關係,蒙克與尼采的「反傳統」等等。哲學的產生需要經由邏輯推理與語言文字,而藝術創作則須藉由媒介、技法來呈現,前者以理性思考為主,後者則需要較大的感性成分。可以看出二者還是有區別的。

所以,哲學為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思想上啟示,而藝術也是哲學的一種展示方式。這是我認為的二者關係!下圖放一張蒙克為尼采畫的肖像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