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抗美援朝唯一被俘虜的女兵,因為這層身份,戰後飽受流言蜚語


誰說女子不如男,一直以來,我國的傳統觀念中,對女性始終存在偏見,認為她們只是男人的附屬品,沒有任何本事。但事實上,我國古代出現了很多傑出女性,比如武則天、花木蘭等,她們都是巾幗英雄。

她是抗美援朝唯一被俘虜的女兵,因為這層身份,戰後飽受流言蜚語

而到了近代,更是有無數女性和男人一樣從軍上前線戰鬥,而且她們作出的成績也不比男人差。不過和男人不同的是,這些女性如果一旦被敵軍俘虜,遭受到的迫害往往比男人更嚴重,比如抗美援朝時,有個被俘虜的女兵就曾受盡美軍的折磨。

1945年8月,在多國列強共同對抗日本帝國主義,迫使日軍無條件投降。之後,蘇聯和美軍開始劃分被日軍侵佔的地區,在經過激烈的協商後,決定將朝鮮半島以三八線劃分,以北歸蘇軍管理,以南歸美軍管理。後來,北部在蘇聯的支持下成立朝鮮共和國,南部在美國的支持下成立大韓民國,自此,朝鮮半島正式分裂成對立的兩個國家。

她是抗美援朝唯一被俘虜的女兵,因為這層身份,戰後飽受流言蜚語

二戰結束以後,世界形勢發生了新變化,其中主要是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而朝鮮和韓國處於不同的陣營,雙方都試圖通過武力來實現民族統一,致使矛盾不斷升級。在1950年6月,朝鮮軍率先對南韓發起攻擊,並一度獲得大勝利,成功佔領了南韓大半個國家,韓國軍隊無力抵抗北朝鮮和蘇聯的軍隊,被逼得節節敗退。

美軍作為南韓的友軍,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於是美軍率領“聯合國軍”援助韓國擊敗朝鮮軍隊,拯救了敗退的韓國,但同時也波及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亞洲國家。當時的新中國剛剛成立,國家尚未安定下來,但面對美軍的步步緊逼,眼見就要來到中國邊界,國家領導人決定派兵援助朝鮮,一起抵抗美軍和韓軍的侵略。

於是在同年10月,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來到朝鮮戰場,和朝鮮人民一起抗擊美軍的進攻。這場戰爭整整打了將近三年,我國無數志願軍戰士戰死沙場,直到1953年的7月,雙方在停戰協議上籤了字,這場抗美援朝運動才正式宣告結束。

她是抗美援朝唯一被俘虜的女兵,因為這層身份,戰後飽受流言蜚語

雖然我國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除了很多志願軍在這場戰爭中犧牲,還有2萬多名志願軍被美軍俘虜,這些被美軍俘虜的志願軍都曾遭受殘酷的虐待,其中我國唯一一個女戰俘楊玉華更是受盡了美軍的折磨。根據記載,楊玉華是一名隨軍護士,被俘虜時才16歲,她之所以會被俘是因為生病而沒趕上大部隊,結果卻因為灰頭土臉的樣子而被誤認為是男兵才被俘虜了。

她是抗美援朝唯一被俘虜的女兵,因為這層身份,戰後飽受流言蜚語

當美軍發現楊玉華是一名女兵後,就把她關押到女戰俘營裡,和其他被俘的朝鮮女兵一起。當時在監獄裡,她們決定用絕食來反抗美軍的暴行,但卻被美軍用催淚彈攻擊。最後還是楊玉華不顧自身危險,把催淚彈丟出了窗外,但她的手掌也被彈體燒傷了。

她是抗美援朝唯一被俘虜的女兵,因為這層身份,戰後飽受流言蜚語

在被俘虜的這段時間裡,楊玉華和很多朝鮮女兵受盡了美軍和韓軍的欺辱和壓迫,甚至有些朝鮮女兵因無法忍受欺辱而自殺,但楊玉華卻堅強地活了下來,因為她始終堅信自己一定能夠重回祖國的懷抱。為了堅定信念,她在戰俘營裡一遍遍地繡著五星紅旗,每次因受辱而絕望的時候,她都會拿出五星紅旗來看看,並鼓勵自己堅強地活下去。

她是抗美援朝唯一被俘虜的女兵,因為這層身份,戰後飽受流言蜚語

抗美援朝勝利以後,這些志願軍戰俘終於回到了祖國,楊玉華也在其中,她回到了家鄉,並在當地一家小學從事教育工作。而因為曾經戰俘的身份,導致她流言纏身,人們到處都在傳她曾遭受美軍的侮辱和虐待,這也導致她的感情生活很不順利。其實在戰俘營的時候,楊玉華就喜歡上了另一個戰俘張澤石,可惜張澤石早已結婚,她便只能默默地將這段感情埋在心裡。

她是抗美援朝唯一被俘虜的女兵,因為這層身份,戰後飽受流言蜚語

後來,楊玉華選擇嫁給了另一個戰俘,原本以為同是戰俘,丈夫應該能理解她的遭遇,誰知道她丈夫不僅不理解,反而以此為理由地對她家暴甚至出軌。這樣的生活令楊玉華苦不堪言,可是為了孩子她還是忍了下來。後來丈夫入獄,她才成功離了婚,離婚後不久她遇到了良人並再婚了,一生坎坷的楊玉華終於過上了安寧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