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萬名廣東技工頂崗“挑樑”填補企業技術人才用工缺口

5.6萬名廣東技工頂崗“挑梁”填補企業技術人才用工缺口

企業有序復工復產,亦是抗 " 疫 " 勝利的關鍵一環。2 月 10 日至今,廣東進入正式 " 開工 " 模式近六週,製造大省的機器聲逐漸恢復往日的轟鳴,全省 1.5 萬家定點監測企業復工率已超九成。然而,在疫情期間," 廣東製造 " 再出發卻面臨著急需政策扶持、資金支持、技工支援等多重新挑戰。

針對該情況,近日廣東省人社廳聚焦重點企業和製造業核心產業鏈企業,全面開展了 " 送政策、送資金、送技工 " 活動。令人關注的是,在此次企業生產戰 " 疫 " 一線中,廣東技工人才 " 儲備池 " 發揮出關鍵力量——目前,全省已有 5.6 萬名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班學生開展頂崗實習,保障防疫物資生產鏈條運轉的同時,更加快了產業經濟的復甦。

【送政策】

三天兩次上門為企業 " 解惑 "

" 一企一策 " 現場抓藥開放

如何保障職工崗位的穩定,亦是企業在疫情期間所面臨的一道難題。2 月中旬,總部位於廣州的環保企業僑銀環保,向分佈在全國各地 3.5 萬餘名環衛工人做出了 " 不減薪、不裁員、不離棄 " 的承諾。該公司執行總裁陳立葉在接受採訪時坦言,國家雖明確將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但實際操作中,到底能享受到什麼程度的優惠,企業方面也拿捏不準。

沒過幾天,省人社廳工作人員即上門瞭解企業需求。" 我們旗下有不少中小型分(子)公司,能不能享受更優惠的社保減免政策?" 從社保政策減免申請到保障一線環衛工人防護,不到一小時內,企業便反映 8 個疑惑問題。對於無法現場解答的,人社部門亦在 2 天后帶著問題清單再次上門——反映的問題已經有了回覆。

近一個月來,廣東各級各部門精準施策,從 " 復工復產 20 條 " 出臺,到 " 促進就業九條 "2.0 版落地,再到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實施,一個個真招實招紛紛落地。為了打通援企穩崗政策到企業的 " 最後一公里 ",日前省人社廳領導率 6 個工作小組分赴 21 個地市,對代表性企業進行上門對接協調,深入廠區、園區企業一線," 一企一策 " 現場抓藥開方。

" 我們來給你們送政策、送資金、送技工了。"3 月 10 日,廣東省人社廳副廳長葛國興在走訪中山、珠海一線企業時表示,不僅要讓企業知道各項援企穩崗政策,更要將政策裡的優惠措施、扶持資金儘快落實到位。

【送資金】

各地花式 " 送錢 " 補貼到員工個人

有的光跨行手續費即超 80 萬元

日前,廣東出臺了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政策,並及時將 2 月已徵收社保費退還企業。記者瞭解到,2 月份全省累積減免退延全省 270 萬戶企業社保費 223 億元,有力紓解企業資金壓力。同時,廣東還狠抓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落實落地,向受疫情影響職工所在企業發放穩崗補貼,今年以來,全省共向 7.02 萬家參保企業返還失業保險費 22.68 億元,惠及職工 547.99 萬人。

在深入實施 2.0 版 " 促進就業九條 " 方面,葛國興透露,廣東將安排資金 194 億元,全力穩定崗位促進各類群體就業。推行就業補貼 " 承諾制辦理 " 和 " 容缺受理 ",允許承諾能在規定期限內達到補貼申領條件的企業,先行辦理補貼申領,享受政策扶持。

不僅是省一級層面通過各類政策,為企業送去 " 真金白銀 ",廣東各地市亦紛紛出臺援企穩崗措施,開啟花式 " 送錢 " 模式,更有不少補貼到員工個人。如 3 月 9 日,珠海市人社局即出臺企業員工到崗獎勵措施,明確 3 月期間企業組織安排員工返崗,按每人 1000 元標準給予獎勵。

" 從市外子公司或分公司調崗到本企業的員工,也算獎勵範圍。" 在與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對接時,,針對格力即將從省外調劑過來的 4000 名集團員工,珠海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人員一到崗,立即向我們申請 "。而該政策受惠人群亦包括技校、職校、高校等到崗實習、見習的畢業生。

而有的地市,更是直接將補貼打到員工個人賬戶上。中山市即出臺規定,在 2 月 28 日前復工復產的,對已上班員工按照 300 元 / 人的標準予以一次性補貼。" 補貼直接撥付到上班員工本人銀行賬戶。" 中山市人社局局長王超剛告訴記者,經統計這一範圍共有 60 多萬名員工,財政一下子給出了 1.8 億元," 其中光跨行產生的費用都要 80 多萬,後來與銀行協商免掉了這部分的手續費。"

5.6万名广东技工顶岗“挑梁”填补企业技术人才用工缺口

【送技工】

企業生產防疫物資缺技工

技校學子從召集到上崗僅花 3 天

正月初三,位於中山市火炬開發區的中山愛護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線又轉動了起來。與往日生產嬰童洗護用品不同,這次的緊急開工,生產的是口罩。

" 我們第一時間組織了 20 多名員工,剛開始只有一臺生產設備,每天能生產口罩 3 萬片左右。" 該公司總經理朱國平說,2 月初訂購的 5 臺設備只到了一臺,然而有了設備能多開一條生產線,卻面臨人手不足的困境。

"2 月 18 日,老師在群裡發通知,問誰能去企業支援生產防疫物資。" 中山市技師學院電子技術應用專業學生謝加偉立即報了名。" 父母一開始不同意,怕危險,但我說相信企業的管理,讓他們別擔心。"

19 日體檢後,20 日謝加偉與其他 15 名同學正式上崗。他被分配去口罩包裝崗位,雖與專業無關,但仍考驗著細心與 " 手速 "。" 剛開始每天兩三人一起,到後來我一個人就可以應付了,一天能包四五萬個口罩。" 他告訴記者,每天從上午 8:30 到晚上 8:30,12 小時內為了減少上廁所,都儘量少喝水," 進車間要穿防護服,上廁所很麻煩。"

正是有了這 16 名年輕的技校學子加入,中山愛護日用品有限公司的第二條生產線不僅順利轉動了起來,產量更從原來的日均 3 萬個口罩,翻倍為 6 萬個。

5.6万名广东技工顶岗“挑梁”填补企业技术人才用工缺口

助力研發組裝先進口罩生產設備

疫情面前打好校企 " 合作牌 "

在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核心技術環節,廣東技工人才亦發揮著重要作用。" 很開心能用自己的專業技術為防控疫情做點事情。" 從下午 2 時到晚上 10 時許,東莞市技師學院自動化專業教師盧毅與同事埋頭鑽研 8 個多小時,終於幫助東莞久林吉良淨化用品公司完成新採購的兩條口罩生產線調試,兩條生產線順利投產後日產能達到 7.5 萬片。

而多年前,畢業於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梁家榮,進入了與學校長期合作的廣州興世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工作。面對疫情,該企業將原本生產線緊急改為研發生產口罩、口罩墊、兒童口罩的自動產線。收到公司復工號召後,他第一時間返崗。" 安裝口罩生產線,要從機架做起,再加工所需的零配件,將零配件組裝到機架上後再通電進行調試。" 他介紹,順利完成生產線的安裝、調試後,還需要跟蹤每天的生產狀況,確保機器正常運轉。

記者瞭解到,廣東擁有全國最大的技工教育體系,156 所技工院校有 50 多萬在校生,近年來這支技工大軍更是朝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轉型升級。

疫情期間,為解決解決全省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技術工人不足等問題,日前省人社廳聯合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印發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規範有序開展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企業用工需求,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按照 " 學生自願、家長(監護人)同意 " 的原則,部署推動技工院校組織應屆畢業班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大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全省已有 5.6 萬名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班學生開展頂崗實習。

此外,為打好校企 " 合作牌 ",該通知更鼓勵教師頂崗實踐,派出專業教師主動為企業開展設備維修、新品研發、核心技術攻關,同時將頂崗實習和學生高質量就業有機結合,引導企業對頂崗實習學生優先招聘錄用為正式員工。

5.6万名广东技工顶岗“挑梁”填补企业技术人才用工缺口

【特寫】

董明珠:" 疫情目前企業要勇於去擔當 "

3 月 10 日,省市人社部門到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瞭解復工復產情況。據悉,該公司於 2 月 10 日開工,珠海員工共 2.8 萬人,目前到崗率約 80%,主要通過集團內部職工調劑方式解決現階段用工缺口。

而在 3 月 9 日,董明珠的微店開賣口罩,當天線上預約僅 15 分鐘多,已有超過兩萬人湧入。" 在疫情面前,企業更應該勇於去擔當。" 現場,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透露,除了過年期間加班加點幫助企業生產非接觸式紅外線體溫儀外,面對口罩緊缺的情況,企業亦緊急 " 跨行 "。

" 當時聽說口罩緊張,缺設備,便加快研發速度,從智能裝備抽調一批人來做口罩設備。" 而在設備生產完成交付需求企業後,她亦決定利用剩餘的設備 " 自產 " 口罩。" 當時覺得外賣口罩賣得貴得離譜,後來發現是原材料漲價了。" 她透露,待整個生產線鋪滿後,日均產量將達 100 萬個,撇除員工每日所需 10 萬個外,其餘均投入市場,未來更打算出口。

記者瞭解到,在現行政策下,格力獲得補貼將接近 3000 萬元。在穩崗補貼方面,2019 年度發放穩崗補貼 355 萬元,2020 年度可申報金額 381 萬元。在社保費減免方面,2-4 月減半徵收社保費,可減免 2186 萬元。2 月還未繳納社保費。2019 年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補貼 61 萬元。

" 聽了這些政策介紹後,我嚇了一跳,力度確實非常大。" 董明珠表示,面對政府對企業的扶持,企業的 " 回報 " 便是做大做強,帶好員工,培養員工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更要有家國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