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對野生動物說些什麼?

我的名字叫喜洋洋


關於野生動物做為人類是高級動物理應以保護為主,為大自然創造一個良好的動物世界為主體。保護動物,愛護動物是人類旁無責帶的,



用戶李文清


今年暑假,我買了《我的野生朋友》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小朋友蒂皮,長得很可愛,從小就跟隨父母在野外生活在非洲長大。她有很多動物朋友,她的名字在英語中的意思是“狒狒的一員”。

蒂皮常常和動物玩耍,令我覺得不可思議,她坐在鴕鳥的背上,還給鴕鳥取名為林達,我們很多人都覺得豹子很兇狠危險,但蒂皮照樣和她那隻傑比的豹子在一起玩耍嬉戲,一起睡覺,相處的十分融洽。一隻名叫阿布的大象竟然是蒂皮的哥哥。阿布有五噸重,但它十分小心,從來沒傷害過蒂皮卻很照顧她,總是像哥哥一樣陪她到處遊戲。在蒂皮眼裡,這些野生動物一點不兇惡,像她的家人一樣,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這本書裡還有許多圖片:一望無際的草原,各色的土著人,和蛇嬉戲的蒂皮,風吹著的原野,空曠的沙漠••••••看到蒂皮和這些動物親密無間的相處,我又驚奇又很羨慕她,想跟隨她在叢林,沙漠裡一起奔跑、跳躍。

這本書讓我認識了很多獨特的動物,瞭解了它們的可愛,古怪,奇特的種種性格。自然世界是那麼美好,明白了和動物相處的時候不要害怕但也要小心。我們要把身邊的動物們都當成朋友,尊重和愛護它們,理解和幫助它們,那麼動物就能和我們友好相處成為好朋友。

輕輕合上書,我多麼希望和蒂皮、蒂皮的朋友們一起在非洲的原野上自由、快樂地奔跑。


農民大橙子


對不起🧎‍♀️!!


魯峰太極國術館


安全自由天然環境家園。


奶糖普洱茶


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保護自己


金沙太陽神鳥18982211


世界因為有你而美麗,萬物和諧能平衡生態環境,讓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裡,創造奇蹟,營造更好的環境,為世界添彩,讓我們為你們的種類繁多,長相奇特,瞭解更多奧秘而追尋蹤跡,拒絕殺戮,拒絕破壞野生動物生活環境,我們追求和諧,善待野生動物,珍惜這些彌足珍貴千奇百怪的大小野生動物,有了你們讓我們開闊了眼界,也讓我們學到太多動物世界裡的未知東西,讓我們彼此都平安無事,共同生活在綠色的大地裡


耄耋的俊卿


對野生動物說,和平相處,我們人類不會再斬殺野生動物了。


今夜星光燦爛666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自然資源.保護野生動物.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不僅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我國是一個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但是由於生態環境的惡化.野生動物棲息地的人為破壞.致使我國野生動物的數量.分佈範圍正日益縮小.許多種類已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近幾年.濫食野生動物的現象屢禁不止.使得許多已經處於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的處境更加艱難.最近.我報進行的採訪調查表明:我市濫食野生動物的現象還十分嚴重,濫食野生動物的行為也正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譴責.要徹底改變濫食野生動物這種不文明的行為.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為此.我們倡議:加大的普法力度.媒體和社會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保護野生動物的普法.宣傳教育工作.使的宣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我們倡議:保護野生動物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林業.工商.衛生檢疫.公安.交通等有關部門認真履行職責.相互配合.堅決打擊非法盜獵.非法運輸.非法經營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全社會也要積極行動起來.舉報並協助執法部門.堅決與各種破壞野生動物的違法行為作鬥爭.

我們倡議:為了保護港城的生態環境.為了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為了我們的身心健康.不食野生動物.樹立飲食新觀念.摒棄不良飲食陋習.保護野生動物從餐桌做起.爭做文明.守法.有愛心的公民.

朋友們.為了人類共同的生存環境.為了我們更加美好的家園.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讓大地處處充滿生命的綠色,讓野生動物與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平安地生活。


農村一支花


答:親愛的同胞們:大家早上好!首先感謝提問者的好想法!在這裡我們都要高度認識野生動物,重視野生動物。因為:我們人類社會與它們的關係是:同屬於一個地球村,同屬一個大自然,同屬於一個生命,同屬於相互的好朋友!有了自然環境,才屬於和諧世界!相互共存,相互理解,相互生活和生存。用文明,理性,我們大家熱愛大自然吧!在幾千萬年以來,有了野生動物,也才有了我們今天的人類社會的發展,取決於生活,身體健康!之所以:在各個時期,總有少數人對自然,野生動物的無知,根本不懂得它們的貴重,亂殺無顧,破壞環境,造成在自然界的重大損失,傷害了野生動物,把它們當美味加入在餐桌上,同時給我們人類社會造成了特別不利,影響了大家的生命危險和身體健康。太可惡了,呼籲大家在黨和國家的英明領導下,共同遵紀守法,共同保護大自然,共同熱愛野生動物吧!謝謝!


紅票兒658


首先要對野生動物說一聲:對不起。我們再分析一下。

一、野生動物的定義

野生動物,國際定義是指所有非經人工飼養而生活於自然環境下的各種動物。而學術界一般認為,凡生存在天然自由狀態下,或者來源於天然自由狀態的雖然已經短期馴養,但還沒有產生進化變異的各種動物。

《野生動物保護法》(1988年11月8日)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是指珍貴、瀕危的陸生、水生野生動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二、野生動物的分類

全世界的野生動物分為瀕危野生動物、有益野生動物(指那些有益於農、林、牧業及衛生、保健事業的野生動物,如肉食鳥類等)、經濟野生動物和有害野生動物等四種。

同時,野生動物也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泛指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以及軟體動物和昆蟲類。狹義指除了魚類和無脊椎動物以外的上述各類動物,即包括獸類、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

按照野生動物與人類的密切聯繫程度,又可以將野生動物劃分為野外環境的野生動物和人工繁殖的野生動物。

三、野生動物和人類的關係與意義

地球上人類起源與動物起源在茫茫歷史長河中時間相隔不算太長。人類形成後依賴林果漁獵以生存和進化。後來發展了農業(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和畜牧業(第二次社會大分工),生產上去了,有剩餘價值可以剝削,於是原始社會進步到奴隸社會。人類和動物的關係非常密切,也非常複雜。人和動物在地球食物鏈中是屬於互爭食物中互相依存,接觸頻繁。

1.從生物鏈的角度來講。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這叫做生態平衡。當一種生物的數量和所佔比例遭到破壞後就會導致生態失衡,或將發生一些不可預期的災難等。因為每種動物都有它存在於自然界的生態地位和生態功能。他們和我們一樣共同享有地球家園,真正的和平共處是各安其處、互不干擾。

2.從生態和經濟的角度來講。野生動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改善自然環境,促進社會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意義重大。從廣義上說,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家園,也是保護人類自己。

3.從不利的因素來件。動物約有200種傳染病、80種寄生蟲病,其中半數可以感染給人。196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把這類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播的疾病定名為Zoonoses,原意是"動物源性病”,其後WHO/FAO聯合專家委員會又把它界定為"在人類與脊椎動物之間可以自由傳播的疾病”。2003年的非典、2020年的冠狀病毒,其宿主都是動物。

四、野生動物的現狀

全球最大的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0月30日發佈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8》顯示,從1970年到2014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消亡了60%。最近數十年,地球物種消失的速度是數百年前的100到1000倍。報告指出,人類活動直接構成了對生物多樣性的最大威脅。

中國是瀕危動物分佈大國。據不完全統計,僅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原產於中國的瀕危動物有120多種(指原產地在中國的物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257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鳥類、兩棲爬行類和魚類有400種,列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還有成百上千種。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中國的瀕危動物種類還會增加。

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全球動物保護組織公佈794個物種瀕臨滅絕。

可見,野生動物的問題,已經是個世界性的問題,保護野生動物刻不容緩。

五、野生動物問題的思考

“非典”、“冠狀病毒肺炎”,使“野生動物”成為媒體上的熱門詞彙,不吃“野味”、保護野生動物的呼聲比以前多了不少。濫食野生動物有害於人類,更是野生動物的浩劫,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從拒食、拒烹開始,但從根本上說,要改變野生動物種類逐漸減少的趨勢,需要整個自然環境的改善,這些並不是拒食、拒烹就能解決的。拒食“野味”只是保護野生動物的其中一步,“非典”、“冠狀病毒肺炎”提醒我們要加強野生動物保護,但不保護野生動物導致的災害不只是“非典”、“冠狀病毒肺炎”。

1.目前社會上存在的食用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行為,既是一種社會陋習,也是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活動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2.野生動物生存面臨著種種危機,和整體環境惡化、保護措施不力、人們認識不夠、人性的貪婪等有關。

3.野生動物保護還需要提高全社會對保護野生動物的認識水平。人類離不開對野生動物的利用,但過度捕殺野生動物將危及人類自身,這是以人為中心的保護觀念,保護野生動物就應該讓它們自由生活在天然棲息地中。

4.我國於1989年3月1日起施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20年2月24日又審議通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農業農村部也於日前研究制定實施方案,並提出了六項具體落實措施。

相信通過2020年“冠狀病毒肺炎”事件,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行為都會得到、加強、改觀和提升,野生動物面臨的問題也逐步會得到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