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2020,再沒有哪個春節像今年這樣特殊,疫情險峻,宅家隔離成了每個人的責任。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疫”中,對大多數人來說好消息是親人得以盡情團聚,壞消息是親人間朝夕同處的矛盾倒成了大麻煩。尤其是夫妻之間,形影不離的喜悅逐漸轉化成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尷尬。

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有人戲稱,2020年末大概會有一波生育高峰,可現在看來,疫情之後保不準會先迎來一波離婚風波。

正如慶山在書裡說的:他們隔著一段不太遠的距離,彼此沉默的觀望。如何處理親密關係,怎樣把握夫妻之間的相處模式,在這個被迫拉近的距離中,成了很多男女亟待弄清楚的問題。

宅家30天,我總結了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望對您有所啟發。

夫妻相處的三劑毒藥

毒藥一:帶有主觀評判的人身攻擊

丈夫坐完沙發沒整理就離開了,看著一團亂的沙發靠背和墊子,妻子徹底受夠了,她對丈夫吼道,“我說了多少遍了,你為什麼又不整理,你怎麼這麼固執?丈夫很委屈,無奈的回道:“我哪裡固執了?你能不能不要這麼任性,我……”“你閉嘴!你怎麼這麼能犟嘴,我真受夠你了!”妻子火冒三丈的打斷他。

心理學教授約翰•戈特曼曾通過“話輪”研究夫妻之間的矛盾。所謂“話輪”是指彼此講話和傾聽的情況,男女雙方各發一次言視為一個話輪。他發現,那些帶有主觀評判的話會嚴重影響一次完整話輪的形成,這導致雙方對話很快變得劍拔弩張。

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在生活中,那些關係緊張的夫妻會有這樣的感受,即雙方吵架時總忍不住向評判人格的方向發展。有時只不過有一丁點的分歧,也會逐步上升為對另一半整個人的否定。一旦我們這樣做之後,彼此的對話要麼陷入僵局,要麼進入更加激烈的爭執。

戈特曼發現這些帶有刻薄、諷刺的評判,都不是非說不可的,它們都有可以替代的語言。

《非暴力溝通》中提供了一個更加清晰的方法——即用“觀察陳述”的方式交流。在夫妻矛盾中,我們完全可以將正在發生的事情如實陳述出來,即著眼於觀察到的事實,而不是對所看到的妄加評判。

回到開頭對話,妻子不妨對丈夫說:“這是你這個周第3次忘整理沙發了,我每次收拾家已經很累了,你這樣讓我真的有點吃不消。”用實際次數代替抱怨性的“又”,用自身感受代替對對方的人身攻擊,這種非批判性的溝通方式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正如印度哲學家吉杜所言: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最高形式的智慧。懂得用簡單的陳述化解雞毛蒜皮的小事,這是夫妻間處理爭吵非常有效的方式。

毒藥二:冷冰冰的沉默或疏遠

妻子因為瑣事心生不滿,對丈夫大發雷霆,丈夫為了息事寧人,選擇了沉默應對。沒想到妻子越說越生氣,逼著丈夫一定要給個說法。

此番場景在婚姻中非常常見,妻子認為丈夫不理解她的苦衷,丈夫則覺得妻子實在是小題大做。心理學家特德·休斯頓曾對此解釋說:對妻子來講,親密關係意味著談論事情,特別是談論感情關係本身,但男人一般難以理解妻子對他們的期望。他們寧願和妻子一起種花,也不想沒完沒了的談個不停。

2019年離婚比例再創新高,令人驚奇的是,據司法數據顯示其中接近74%的離婚案件竟是由女方主動提出。

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如此離譜的比例失調究竟是女人太挑剔,還是男人太渣呢?除了女性逐漸發展的經濟獨立外,在我看來,這之中很大一部分原因還要歸結於男女對情緒問題不同的處理態度所致。

心理學家道夫•齊爾曼通過實驗發現,男性遭受壓力時,明顯比女性恢復得要慢。所以與女性相比,男性更願意迴避衝突。另外有研究發現,即便是結婚35年乃至以上的夫妻,彼此對情緒衝突的看法仍然存在很大區別。

身處戀愛階段時,為了與未來妻子建立親密關係,男人往往願意花時間按照女人喜歡的方式談話。可一旦結了婚,隨著時間的流逝,男人將會越來越傾向於做事而不是閒談——特別是因為一些日常瑣事談個沒完。為了迴避女人言語上的糾纏,男人採取沉默甚至疏遠策略,而女人卻誤以為這是不在乎她們的表現。

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在一項針對200多對夫妻的調查中發現,對女性而言,影響婚姻滿意度最重要的因素是彼此間是否有“良好的溝通”,儘管男性對此不以為然。對男性來說,解決妻子長時間糾纏最佳的手段,就是陪著她談論此事。

女人的批評很多時候是她們表達強烈感受的武器。她們渴望得到理解,卻常常事與願違,在多年的摩擦中,丈夫漸漸養成了麻木的態度。這樣事不關己的心態恰恰是女人在衝突中最無法忍受的。為此,簡單的口角可能演變為激烈爭吵,甚至是惡劣的詆譭或嘲弄。

其實上,只要丈夫們能像戀愛時那樣耐下性子,面對妻子的不滿能積極交流,而不是看得無足輕重,那麼妻子反倒就能感受到丈夫的尊重,慢慢趨於冷靜。

毒藥三:情緒失控的狀態

夫妻間偶爾會有這樣的經歷:本來是要討論一個問題,結果說著說著演變為激烈衝突,慢慢的彼此陷在了強烈的情緒當中,最終不論某一方如何解釋,另一方都完全不能領會。誰也無法平靜,誰都不想退讓。這就是典型的情緒失控。

戈特曼博士用“情緒氾濫”來形容這種情緒失控的狀態。一個人短時間內遭受著海量情緒衝擊,情緒變得十分激烈。在這種狀態下,人往往思維混亂,觀點狹隘,完全無法聽進旁人的意見或進行理性的回應,在此情況下,所有的對話都顯得無濟於事。

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婚姻故事》後半段的夫妻爭吵堪稱經典,完美詮釋了這一現象。男女主因為雞毛蒜皮小事開吵,對於這對頗具修養的夫婦來講,他們起初的對話還是在就事論事的。隨著雙方情緒漸漸急躁,他們展開了一波冷嘲熱諷,隨即場面慢慢失去控制。自那句“你跟你父親真像”開始,兩人的對話已經變得毫無意義,即使最後,他們已經不知道在為了什麼而吵,卻仍舊不甘心的嘶吼。

比起人身攻擊或沉默冷戰,情緒失控是婚姻破裂最為致命的導火索。

在夫妻爭吵中,情緒失控狀態的發生有一些信號。首先是冷嘲熱諷,它是情緒失控的第一道閥門;其次是人身攻擊,它是情緒失控的第二道閥門。而激烈的人身攻擊,就是情緒失控前的最後警鐘。

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幸福的婚姻》中發現,迴避衝突不一定會毀掉婚姻,正相反,一些終生幸福的夫妻常把問題藏起來,不願過多討論。每對夫妻的情況不盡相同,但在情緒陷入失控時,迴避衝突是明智的。一些剛結婚不久的夫婦,更傾向於解決夫妻矛盾,所以會誤以為發生爭執必須即刻講清楚,這在短期內也許有效,但長此以往消耗太大,也很容易留下後遺症。

婚姻中有句特別流行的話:夫妻沒有隔夜的仇。有道理但不絕對。在情緒失控的狀態下,先冷靜一會兒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特別是某一方開始了歇斯底里的吼叫時,想辦法轉移注意力,或出去散個步,都好過繼續糾纏。

婚姻中的情緒協調

01情緒協調的意義

所謂情緒協調,就是彼此在情感上有所連結,雙方有情感共鳴,而不是互不理解。

很多男人疑惑,女人所謂的安全感究竟是什麼?從進化理論的角度講,女人的安全感源於長久以來的生存需求。在遠古時代,女性的生存本能是尋找靠譜的伴侶。因為一個值得信賴的男伴保證了女人和她的孩子可以安全健康的成長。直到現在,這依然存留在女人的基因中。

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因此可以說,女人的安全感源於信任,信任程度的多少,從根本上決定了女人安全感的多少。言出必行、表裡如一是獲取信任的基本方法,但在婚姻中,遠不止這麼簡單。《幸福的婚姻》中戈爾曼博士經過實驗總結,建立良好的情感協調是提升夫妻信任度的絕佳手段。

實驗發現許多伴侶間之所以有爭吵,是因為男人傾向於消除情緒,而非協調情緒。所謂消除情緒,男人常愛做的是:嘲笑或忽視女人的話、轉移話題、弱化事情的嚴重程度等等。如此以來彼此情緒均得不到舒緩,身處婚姻的兩人就會感到孤獨,情感協調也就無從談起。

02建立情緒協調的技巧

在一項有關婚姻的研究中表明,男人對婚姻關係中的一切問題,像是家務、財務、婆媳關係、甚至是彼此性格的影響程度,都持有更加樂觀的態度,妻子通常會比丈夫更多的抱怨。男人對婚姻關係更加樂觀,對情緒矛盾比較排斥,女人因此對男人的“遲鈍”感到窩火。

對男性來說,想建立良好的情緒協調,就要注意感受妻子的情緒,哪怕是帶有抱怨式的牢騷與批評,也要認可它為妻子抒發強烈感情的方式。除非發生情緒失控,否則不要回避衝突,尤其不能過早地提出“解決方案”。

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而對女性來說,避免無端的猜忌和口無遮攔是至關重要的。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利文森經調查發現,相比於女性,男性更容易在吵架中情緒崩潰,尤其是在面對女人的諷刺和批判時,情緒很容易失去控制。要建立良好的情緒協調,女性要學會及時、如實地表達自身感受,而不是人身攻擊。

除此之外,學會傾聽是情感協調的重要手段。在婚姻治療中有一個有效傾聽的方法——鏡像法。它是指一方在發言時,另一方重複同樣的話。例如當妻子抱怨時,丈夫隨即對妻子抱怨的話進行準確地重複,這一方面可以瞭解妻子的想法,另一方面重要的是可以更好的感同身受。

《愛的溝通》中也提出過一個傾聽技巧,即非防禦性傾聽

淺析|夫妻相處的3劑毒藥及婚姻中的情緒協調問題

當雙方爭吵時,你完全可以任由對方發言,不去爭執、辯解,只需要認真傾聽,並注意瞭解對方的感受,然後在對方情緒熱烈時予以肯定。就像溝通專家馬歇爾講的:傾聽他人有助於對他人的理解和接納,為了傾聽他人,我們有必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斷,全心全意地體會對方,一旦我們傾注注意力開始理解對方,彼此的情感節奏很快會趨向同步。

結語:

夫妻相處,有愛是一切的前提,卻不是一切的理由,再好的感情,也抵不過日積月累的傷害。婚姻是場持久戰,摸著石頭過河走不了多遠,有意識學習適當的技巧,才是經營關係的正確態度。不論平淡還是濃烈,適合是最好的,而“對症下藥”則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