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都”為什麼“窩裡橫”?

四川整個的發展就是以成都為首的,大型川中到川南的快速城市圈,沒有成都,其他地方也許會和現在差不多,但是整個四川絕對不會好。不過成都的問題是,沒有足夠吸引外省人來成都定居,反而將其他地市的人吸引到成都,導致其他地市人才流失嚴重。

當然,成都的這種“窩裡橫”,很大程度是其發展受限於地理位置,有些事真沒辦法,同樣情況下,成都平原不太可能發展得比沿海還好,除非以後陸運價格比海運還便宜。優點是戰爭年代很安全,不過現在是和平年代。成都每年一般預算支出遠大於收入,現在網上說的新一線領頭羊,看看就好,總不可能讓成都成為金融中心吧,你讓上海怎麼辦?

“大成都”為什麼“窩裡橫”?

今天這個時代,深處全球化浪潮,這也是改革開放成功一個異常重要的點,搞貿易,本來沿海城市就港口多,貿易交通成本低,決定了沿海必然優勢突出,所以沿海發達與中西部欠發達都很正常,中西部一城獨大也是沒有辦法的最佳辦法,要不然肯定跟上海廣州這些城市差距更大。

長三角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地位不可撼動,要發展還是沿海機遇多,這一點在大學志願填報上也可見端倪:1,高考志願,同等層次大學處於沿海的,報名人數顯著多,甚至不少人會放棄邊遠落後省份的211,而選擇上海的雙非一本。2,考研,許多考生明顯考上海蘇州(蘇州大學全國考研人數第一)的意願更強烈。

沿海發展肯定比內陸強,完全沒有其他逆轉的可能,全球化的時代,貿易就是王牌,海運真的是太重要了,成本低運輸量巨大,上海寧波都是近一個世紀才真正崛起為大城市的,其原因就是優良港口,巨港……

這個時代經濟真的必須要沿海巨港,頂層再怎麼扶持內陸,都只是減小差距而已,要說內陸逆轉沿海地位絕無可能,強者恆強,沿海才能從整體實現資源集中化,就像東京都市圈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