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大戰" 答好"大考"——孫吳縣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

孫吳縣把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做為一次"大戰",一次"大考",直面挑戰,"硬核"應對,確保打好打贏這場"大戰"和實現經濟社會穩步發展。


打好


打好


打好


打好


孫吳縣緊緊圍繞"十六字"總要求、"兩個堅決"總目標和"四早""四集中"總原則,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統籌兼顧經濟發展,成立了縣處級領導牽頭、職能部門參加的項目建設、備春耕、招商引資、脫貧攻堅、企業復工復產、交通運輸、民生保障等7個重點工作推進組,專班推進經濟發展。一企一策精準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出臺了企業復工復產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建立了"一家企業、一個部門、一名幹部、一套機制、一包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和"復工復產有方案、防疫物資有儲備、疫情防控有技案、應急處置有預案、返企上崗有流程、運營啟動有備案、主體責任有制度""七有"管理機制,形成了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復工復產管理辦法,專班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目前,縣內景潤油脂、海峰熱電等8家規上企業,已開復工7家,開復工率達87.5%;另工業企業、糧食收儲企業、畜禽屠宰企業、外經貿企業、電子商務企業、大型超市企業、城鄉運轉保障服務業、供銷業、金融業、建築工程業等70家企業已開復工。緊盯民生服務行業特點,落細落靠防控措施,推行"線上服務零接觸""當面服務有防護",在可控範圍內復工民生服務類業戶261家,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要。

定向發力抓好備春耕生產和脫貧攻堅工作。堅持防疫備耕同部署、同調度、同推進,積極推行網上訂購、幫助代購、合夥團購、預約賒購等農資購買新方式,農民"坐在家裡備春耕、動動手指購物資";資金投放進度不降,金融部門線上線下雙服務,網上審核擺資金,受到百姓歡迎。目前,全縣落實種植計劃175.6萬畝,儲備種子0.82萬噸、化肥2.1萬噸、農藥27.5噸,投放農業貸款2.13億元。還針對疫情防控情況下農民科技培訓和春耕指導需求,創新農技培訓方式,分別建立了農機、農資、種植、養殖微信群,發佈最新資訊,邀請專家線上答疑。同時開通了網絡直播間,農技站專家網上定時授課,開展農業技術培訓,答疑解惑,讓農民坐在家學技術。目前,已累計20000多人聽課互動。堅持"三不放鬆"原則抓扶貧,工作安排不放鬆,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解決問題不放鬆,從解決問題、補齊短板入手,整改問題266件,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000餘件,漢麻加工、大棚種植等扶貧項目陸續復工生產。抓住重點不放鬆,針對脫貧監測戶和邊緣戶57戶113人,完善了預警機制,落實了專項措施,確保不發生受疫情影響出現返貧現象。創新舉措抓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創新招商引資工作方式,切實破解招商引資出不去來不了的問題,大力推行"線上"招商,通過網上推介和視頻洽談、考察,項目簽約"網絡籤""雲上籤",完成5個項目簽約落地、6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20個項目有效對接。"四減四督"推進項目,部門協調聯動採取減程序、減環節、減時間、減接觸"四減"工作法,加快項目推進速度,同時逐級壓實責任,督重點、督責任、督進度、督質量,確保10項省市"百大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還創新旅遊發展方式,謀劃疫情過後文旅主題活動和宣傳推介,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邊境縣二戰遺址遺蹟探秘之旅、沿江風情界江之旅宣傳推介活動,籌劃天然氧吧的洗肺之旅等"生態+"旅遊項目和旅遊線路,推進勝山要塞保護修繕工程和俄羅斯風情、滿達風情特色村寨建設,加大醉美龍江331邊防路景觀大道項目爭取力度,助力黑河承辦全省第三屆旅發大會。

這個縣還強化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的服務保障,破解企業資金難、防控難、返崗難,為企業保駕護航。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落實貸款展期4000多萬元。 "點對點"為企業解決困難50餘件,統籌協調口罩20000餘隻、消毒液2噸、額溫槍30支等防護物資。制定了返崗辦理流程,開闢"綠色通道",開展專項服務65次,讓企業員工有序安全返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