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保山地塊黑牛凹輝綠玢岩形成於板內拉張環境

明理工大學劉學龍教授研究團隊基於以往研究基礎,對滇西保山地塊黑牛凹金礦區內輝綠玢岩開展了系統的年代學和岩石地球化學研究,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黃金科學技術》2020年第1期。保山地塊處於西藏—雲南—泰國—馬來西亞中間板塊中段,是滇西特提斯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山地塊內發育有大量呈巖牆和岩脈產出的基性侵入岩體,區域內多金屬礦區也普遍發育基性侵入岩,因此開展區域內基性巖的研究,對於該區地質找礦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滇西保山地塊黑牛凹輝綠玢岩形成於板內拉張環境

黑牛凹礦區地質簡圖(據云南黃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2012修改)

1.第四紀洪坡積物;2.沙河廠組下段一層:灰色大理岩化灰巖;3.核桃坪組中段三層:灰綠色粉砂質板岩;4.核桃坪組中段二層:淺灰色泥質灰巖;5.核桃坪組中段一層:灰綠色粉砂質板岩;6.核桃坪組下段:灰綠色粉砂質板岩;7.輝綠玢岩;8.灰巖透鏡體;9.斷層及編號;10.構造蝕變帶;11.金礦體;12.採樣位置

學龍教授帶領的團隊採用LA-ICP-MS原位微區鋯石U-Pb定年,獲得黑牛凹金礦區輝綠玢岩的成巖年齡為(212.0±4.9)Ma,與區域內金廠河礦區輝綠岩、核桃坪礦區輝綠岩成巖時限一致,均屬晚三疊世。岩石地球化學研究表明,黑牛凹輝綠玢岩具有低SiO2、低MgO及高鉀特徵,屬於鉀玄系列;黑牛凹輝綠玢岩相對富集輕稀土元素(LREE)、大離子親石元素(LILE)以及相對虧損高場強元素(HFSE),Nb和Ta元素相對原始地幔顯示虧損,表明岩石源區可能為岩石圈地幔,且在岩漿侵位過程中受到地殼物質的混染。

滇西保山地塊黑牛凹輝綠玢岩形成於板內拉張環境

掃碼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