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憲再現青瓦臺最血腥一夜,遇刺總統是朴槿惠父親


李炳憲再現青瓦臺最血腥一夜,遇刺總統是朴槿惠父親

《南山的部長們》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總統朴正熙遇刺事件,韓國已不止一次把這個題材搬上大銀幕。理所當然,這個題材太適合影視劇化了。

朴正熙——女總統朴槿惠的父親,也是韓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他是軍事獨裁者,也是創造韓國經濟“漢江奇蹟”的領導人。惡名昭彰,但又頗具人望。

朴正熙早年為日軍效力,擔任過關東軍軍官,積極鎮壓抗日力量,但並未在戰後被清算(沒辦法,二戰期間為日本賣命的韓奸著實太多了)。

李炳憲再現青瓦臺最血腥一夜,遇刺總統是朴槿惠父親

刺殺朴正熙總統的情報局長

戰後,朴正熙加入韓國軍隊情報系統,然後一路晉升,成為軍隊高層。

1961年,他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62年擔任代總統,隨後連任5屆總統,在位18年。

朴正熙也是唯一死在任內的韓國總統,他經歷過朝鮮的特工暗殺,妻子也死於暗殺,最後喪命於親信之手,這樣戲劇化的結局也非常符合他一生跌宕起伏的戎馬人生。

朴正熙的歷史評價非常複雜,一方面,他早年為日軍賣命,任職總統後實施獨裁專制,大肆發展特務情報機構,強力鎮壓民主;另一方面,他成功帶領韓國實現經濟高速增長,任內大力打擊腐敗,為韓國成為發達國家奠定了堅實基礎。

李炳憲再現青瓦臺最血腥一夜,遇刺總統是朴槿惠父親

總地來說,因為有經濟快速增長作依靠,朴正熙得到了當時韓國軍民的擁戴。但他獨裁霸道的性格,擅弄權術的手腕,讓身邊親信人人自危,也直接成為情報局長金載圭叛亂的直接原因。

雖然後世對金載圭刺殺朴正熙的原因說法不一,篡位、自保、私怨、疾病、捍衛民主都有。但有很多證據表明,金載圭的刺殺並沒有經歷周密的策劃,更像一場突發狀況引出的血腥事件。

韓國電影也從各種角度來解讀和演繹過這樁歷史懸案。情報局長金載圭與總統警衛室負責人車智澈的矛盾當然是最基本衝突所在,二號人物、情報頭子的地位受到後起之秀的挑戰,當然其中也不乏身為朴正熙互相制衡的弄權之道。

李炳憲再現青瓦臺最血腥一夜,遇刺總統是朴槿惠父親

前任情報局長的失勢與喪命,則成為遊離在青瓦臺鬥爭之外的另一條線索,不斷暗喻和提示著金載圭的命運。古來太子監國都是生死間的事,這種伴君如伴虎的壓力並沒有通過太多戲劇化的刻奇手法表現,而只是不斷在情緒上加碼,眼見金載圭的神經一點點繃緊,最後突然斷裂,走向失控。

稜角分明、相貌俊朗的李炳憲其實並不適合演這種政治人物,但他的表演非常出色。他在電影中賦予了金載圭特有的冷靜,直到最後刺殺前,他基本都維持著沉穩的狀態,沒有太多情緒的波瀾。即便與警衛室頭子在辦公室大打出手,也是政治表演多過情緒展露。

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的點滴變化又是無比清晰的,每一處轉變都合理而可信,惶恐、憤怒,夾雜著一些理想主義,又閃爍著政治野心與投機,一些難以融合的元素居然在這個角色身上完全成立,呈現出了足夠的複雜性與變化性。

李炳憲再現青瓦臺最血腥一夜,遇刺總統是朴槿惠父親

本片對刺殺者金載圭的演繹,無疑更符合歷史中真實的金載圭的自我辯解,立場上是相對尊重民主權力,反對武力鎮壓的溫和派。這個角色沒有過度美化修飾,但也不惹人厭惡,他的複雜性,他的搖擺和猶疑,他的投機心理,都顯得非常可信。當觀眾進入電影,能很自然地融入角色遭遇中,感受他手足無措、如履薄冰的處境。退一步是死,進一步也是,但或可絕處逢生,甚至取而代之。

歷史的無情在於,這是一場零和遊戲,成王敗寇,失敗者沒有書寫歷史的權力。作為叛變者的金載圭在放棄回到情報局南山大本營,選擇去往陸軍參謀部後,最後被軍隊逮捕並審判,處以極刑。他未能如願當上總統,甚至所預想的“民主捍衛者”名號,後人亦沒有賜予。反而是此前在朴正熙團隊中並不強勢的全斗煥,利用這次事件,清洗了朴正熙手下的幾大權臣,成為繼承朴正熙權力的新獨裁者。

李炳憲再現青瓦臺最血腥一夜,遇刺總統是朴槿惠父親

更弔詭的是,青瓦臺的詛咒在這個國家從未破解,到現在,所有離任總統,均遭遇到了某種程度的不幸,遇刺、自殺、下獄、彈劾,難尋善終者。而在任的文在寅,也已經風雨飄搖。

在這個民風彪悍、民粹盛行的國度,面對地緣政治、歷史宿怨、南北衝突、財閥干政的影響,政治家總會陷入一種進退維谷的境地。選擇只尋找不那麼壞的可能,而每個決定都會遭受足夠聲量的質疑與反對。選擇政治,尤其是衝向高位,便應該有深入地獄的覺悟。

李炳憲再現青瓦臺最血腥一夜,遇刺總統是朴槿惠父親

無論如何,朴正熙是韓國甚至東亞近代史裡無比重要的一頁,他的經歷,他的家族,為整個韓國政壇提供了足夠的談資與故事。如果只一味冷靜,顯然對不起這樣的傳奇。所以在終於到來的高潮中,積澱已久的衝突依次引爆,突然打破了電影的沉穩基調,情緒失控,槍擊,卡殼,下樓換槍,返回,搏鬥,宣告審判,補槍,離開時踩血滑倒又狼狽爬起,走出門外……暴力混雜慌亂,更交織戲謔的幽默感,很難相信如此倉促而混亂的刺殺居然真的曾經發生過,而且最終就這樣成功了。

唏噓的是,論起歷史,我們也有很多可以大書特書的故事,但此時此刻,只能諱莫如深。或許某個題材的開放未必一定會帶來電影的繁榮,但真正重要的,是創作中百無禁忌的心態,是敢直面歷史、直面社會、直面現實問題的勇氣。於是面對鄰國,看著他們在國際電影節攻城略地,在類型片創作中大放光彩,在文化輸出上展現出了強大影響力,總歸還是有點羨慕的。

《南山的部長們》只是滄海一粟,而正是這繁多的作品,成全了他們的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