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古樹搬“家”獲新生

3月12日是植樹節,這一天,位於華寧縣寧州街道白沙溝郭白路與大白路的交接帶處,一顆400年的黃連木正靜靜的矗立在此地,枝頭在蔚藍的天空中點綴了些許綠色。3個月前,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二航局”)彌玉高速項目部為這顆百年古樹搬了“家”。

又是一年植树节 | 400年古树搬“家”获新生

移栽前

據介紹,去年年底,因工程修建需要,彌玉高速公路華寧段青山頂隧道出口紅線用地範圍將進行清表處理,如果中交二航局彌玉項目部按部就班的推進工程建設,則預示著這顆飽經400年風雨依舊鬱鬱蔥蔥的黃連木即將被推倒,不能再為村民遮陽避雨。針對這一情況,項目部多次進行深入探討,積極與地方政府協商,最終決定為古樹尋找新家。

又是一年植树节 | 400年古树搬“家”获新生

古樹的命運在今年1月10日迎來了轉機,當時古樹正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移栽將更易成功。華寧縣政府、寧州公園以及中交二航局彌玉高速項目部的工作人員立即動員,一起奔赴施工現場,除了人力之外,大拖車、裝載機等現代施工設備相繼投入到這項綠色工程中。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大家先後對古樹進行了截枝、消毒、包紮、取樁、運輸 、栽植等,最終古樹被移栽至郭白路與大白路的交接帶處。

目前正值春暖花開的季節,移栽後的古樹在新家按時甦醒了,春風中搖曳的枝丫好似在向人們熱情的打招呼,表達對重獲新生的感激。

又是一年植树节 | 400年古树搬“家”获新生

移栽後

據悉,彌勒至玉溪高速公路項目起自紅河州彌勒市新哨鎮習崗哨,接已建廣昆高速公路,止於紅塔區研和街道多依樹村,接已建的昆磨高速。項目的建設對雲南省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完善地方高速公路網,優化區域路網結構,連接雲南省與國家沿海發達城市,改善道路服務水平,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等具有重大意義。

又是一年植树节 | 400年古树搬“家”获新生

一草一木皆是生命

又是一年春天

又是一年植樹節

除了植樹,還有哪些參與方法?

其實,除了植樹,

我們還有很多方式來參與環境保護,

在日常生活中,

約束自己的行為,

節約用紙、少用一次性筷子等等,

同樣也達到植樹的目的。

所以,趁著植樹節,行動起來吧!

↓↓↓

1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億雙,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200萬平方米。

2 愛護花木

春天到了,經常有人看到好看的花朵就會摘一朵,看到有趣的樹枝就會折一枝,這些都是傷害樹木的行為。

3 節約用紙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無意識地在浪費紙張。寫錯的紙片還有大片空白就廢棄了,紙巾只用了一部分就扔了等等,這些都在無意識中造成了很多浪費…

你們知道我們用的這些紙又是哪裡來的呢?我們很多人只知道紙是用草等植物製成紙漿後做成的。其實,優質紙漿的原材料便是樹木。按照我國目前的生產技術,每生產一噸紙,就要耗費7棵大樹、100立方米的水。森林是我們的天然氧吧,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沒有了它們,我們人類也就無法生存。而我們在浪費紙的同時,也就等於在浪費我們的森林資源和水資源。

我們可以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節約紙張、儲蓄綠色、呵護健康,讓我們共同做到:

1

認真寫作業,不因為寫不好作業而去撕作業本。不用課本、作業本摺紙玩具。

2

在使用練習本時,要堅持兩面都用,做到不留或是儘可能不留空白,練習本要在用完才換新的,在學期交替時,對於上學期還沒有用完的舊本子,可以整理出來裝訂成新本子,也可以用來作為草稿紙,做到不隨意丟棄。

3

提倡大家在擦手或是鼻涕時使用手帕,儘量少用衛生紙的一次性用紙,雖然用手帕比較麻煩,要經常洗,但為了節約用紙,我們認為是非常值得的。

4

節日裡,儘量減少賀卡的使用,減少送賀卡,就是拯救森林。

5

減少不必要的用紙,如:擦玻璃,應該不用紙,可以用溼抹布和幹抹布交替擦,儘量不要用餐巾紙等一次性製品,充分利用“廢舊”紙張,舊掛曆可以用來包書皮。

6

對用完的紙,也不要隨便的丟棄,可以在班級設立一個可回收垃圾桶,因為廢紙回收,用做造紙原料,也是節約紙。因為據統計,回收1000千克廢紙,可生產800千克的再生紙,節約木材4平方米,相當於保護17棵大樹。回收廢紙也是節約用紙的一個非常好的體現。

關於“植樹的古詩

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

但購有花者,不限桃李梅。

—— 唐代 白居易 《東坡種花二首》

江州司馬日,忠州刺史時。

栽松遍後院,種柳蔭前墀。

—— 唐代 白居易 《春葺新居》

樓東一株樹,枝葉拂青煙。

桃樹我所栽,別來向三年。

—— 唐代 李白《寄東魯二稚子》

奉乞桃樹一百根,

春前為送浣花村。

河陽縣裡雖無數,

濯錦江邊未滿園。

—— 唐代 杜甫 《蕭八明府堤處覓桃栽》

茅簷長掃淨無苔,

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

兩山排闥送青來。

—— 宋代 王安石 《書湖陰先生壁》

樹在 山在 大地在

這就是最好的世界

玉溪日報記者:黃思敏 通訊員:張承宗 鄭猛綜合科學松果會編輯:韓婭嬌 審核:楊雪

又是一年植树节 | 400年古树搬“家”获新生

星雲湖,21只彩䴉驚豔亮相!

速看!雲南開學時間定了

銘記戰“疫”丨玉溪公開徵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檔案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