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通知已出來,大家在清明假期有什麼安排嗎?

深圳琴姐


最新的2020年放假安排通知出爐了,在目前還有好多人憋在家裡不能出門的情況下,清明假期已經安排出來了,加上調休一共放假三天,從4月4日週六到6日週一,一想到三天小長假大家有沒有點小激動呢,可能有的人沒有,因為從過年到現在還沒有開始上班,加上清明小長假只不過是接著休息,那麼看到了清明節假期,大家都有什麼計劃安排呢?



反正我看到了通知安排還是有點小意外的,本來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單位、工廠復工都晚,直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飯店、娛樂場所沒有開門營業,放了這麼久的假,以為今年的清明節、五一、端午節之類的都要泡湯了呢,沒想到一個不少都安排上了,而且五一還連著放假五天,不知這樣的安排對於需要趕工的企業來說,是不是有點失望。

但是對於我們這些將要享受假期的人來說,自然是美滋滋了,清明假期要幹啥?肯定不能這跑那顛的亂竄,專家發話了,雖然說現在很多地方新增確診都已經降為零,武漢也降到了個位數,但是世界範圍內也已經爆發,情況不容我們小覷,至少現在還不能說疫情已經過去,不過到6月份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結束了。所以4月份清明節我們還不能像往年那樣,跑這跑那去旅遊,這項安排還是暫時取消吧。


三四月份是最美好的春天,總是趴在家裡也不是那麼回事,正是北方春耕的好時節,雖然清明節假期不能外出旅行遊玩,但是上山去耕種卻再好不過了。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此時種黃瓜、菜豆、葫蘆等等最為合適,每年清明節過後,我們都會在小菜園裡種上蔬菜,去年種了一小塊地,產量那個高,分給其他親戚朋友都吃不了,今年到4月份的時候疫情也穩定了,我們還會繼續到小菜園種菜,多吃親手種植的綠色蔬菜,養得身體棒棒的,增強抵抗力。

清明節放假時還可以去山裡挖野菜,雖然已經出了九,這幾天溫度還是有點低,不過再過二十天,等到清明節時可就溫暖了,這個時候地裡野菜品種也豐富起來,薺菜、苦菜、山麻楂都長出來了,清明節沒有辦法到處玩,就可以去山裡挖野菜,這幾天山裡挖野菜的人都漸漸多了起來,清明節時估計更少不了。


一品小十六


今年新型肺炎疫情的影響,除夕也沒有過好,元宵佳節也沒有過好。如果是疫情需要,仍然需要我們才在家裡配合,我想清明節假期我也不會出去亂跑亂闖。因為今年過年的時候新型肺炎疫情正是來勢兇猛的時候,在這期間,我回到家裡跟老婆兩個人待了有30多天。所以說對於假期的新鮮感已經過了,如果說真的上班投入工作,我還是要以工作為主,畢竟通過這次疫情感覺到人不能待著有工作崗位,在班上說說笑笑的反倒是挺好。

受疫情影響,今年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伊春的防護等級也是很高的,當時發下通知說不允許東北人的那種給先人送燈的習俗進行。怕人們在去上墳敬先人的時候,路途中大家過度的密集在一起,可能會引起慌亂和艾情都氾濫,所以說當時也取消了。沒有辦法,我們這些人也都知道疫情更大於親情,所以說我們還是選擇了待在家裡,至於說清明節能否出行還要看疫情的需要,如果不需要我們出行的話,我也不會去。總之在家裡寄點一下先人也好。


伊春美食美客


前幾天分析了清明節會不會放假,很榮幸的告訴大家:我蒙對了。今年清明節果然連週末在一起有三天時間,三天時間看似不多,只比週末雙休日多一天而已,然而恰恰是這麼不起眼的一天,決定了很多人的清明節行程。


清明節是祭拜先人的日子,一年中有三個祭拜日子,第一個是清明節,第二個是七月十五,第三個是十月初一(陰曆),而三個節日中只有清明節擁有假期,所以這是一個比較被看重的節日。

每年的清明節也是那些遠在城市定居的農民子女1的回老家日子,春節回老家以後,到過清明時,那些老家在農村的人會攜兒帶女再次回老家,一是給先人上墳拜祭,二是趁著天氣正好踏青去。

每年的清明節,我們村的4A級公園有很多遊客前來爬山,賞春花爛漫,老老樹新芽萌生,而這個時候我會和老公趁機到旅遊景點擺攤射箭,看那些回老家的年輕夫妻帶著他們的孩子來射箭。

清明節是農民們祭祖的日子,也是城市人遊玩的假日,因為四月份是草長鶯飛的好時節,大好的春風微拂中。不出去爬山遊玩好像對不起滿城春色,所以每年的景區會有很多人前來玩耍,而我們的生意也會比較興旺。


今年雖然清明節也放假,但今年假期和往年有所不同,在疫情沒有得到正式宣佈結束之前,誰都不敢大意,依然不提倡人們扎堆和聚餐等行為,以防萬一是我們對自身負責的態度。

然而從另一方面來分析,旅遊景點是國內公共設施最早開放的一批,因為景點的開闊,以及是在空氣流通的室外,是比較安全的一種活動,如今泰安旅遊業已經再次興起,剛開放不久就有很多人前來旅遊,所以我們這樣的景點有可能在清明節假期裡會有不少遊客,而且遊客都是周邊城市的人。

為什麼說會有不少遊客呢?清明節距離現在還有19天,鍾南山院士曾經分析過:疫情有可能會在4月底結束。而有關專家說過“疫情結束具備的條件必須是清零28天”,截止今天國內還是每天有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所以清明節肯定不會是宣佈疫情結束的時候。

也就是說清明節還是不提倡各省與各省之間往來密切,更不可能像以前那樣,有些人選擇清明節假期去國外旅遊,所以我分析到時候我們的森林公園不會比往年遊客少,到時候還是去練攤掙錢貼補家用。

估計有很多人這一個春天在家裡憋的夠嗆,很有可能回老家上完墳後,就近風景區旅遊玩耍,要好好親近大自然,盡情放鬆自我。

清明節假期,我會在我們的大羅山森林公園等著遊客,跟有緣人比試射箭,用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姿態來迎接煙臺附近的所有遊客。


悠然見東山


轉眼又到清明節氣,這個節日對於村裡人來說,除了做一些農活,祭祖活動是大事了。

這個時候該除草了,因為我們當地今年雨水比較充足,溫度回升以後,草長的比較茂盛。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父親在清明節的時候,會給祖輩的墳上“添土”,做一個“墳帽”,上面有青草。對於清明節放假來說,除了這些,就是出去溜達溜達。那麼,今年清明節放假該如何安排呢?

距離清明節還有一段時間,四月四號才到~~清明節放假,說明疫情防控在我國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了。從疫情防控以來,我沒有去過公共場合,今天第一次去了一趟銀行辦事,發現工作程序正常,只是不像以前需要排隊了。雖然我們當地疫情已經得到很好的防控,很久沒有確診病例了,不過還是要測量體溫,登記身份證,以及留下電話號碼,以防萬一,可見我們當地防疫工作還沒有放鬆,以防有國外輸入病例。

由於今年比較特殊,在特殊情況下,我個人觀點,是儘量少去人流比較擁擠的地方,把該做的事做完,在附近田野裡溜達溜達,不去外面溜達了。當然了,如果必須要出去溜達,特別是人流多的一些地方,一定要做好自我安全防護措施,戴口罩,不給大家添麻煩,讓疫情早日徹底清除。


三農的高度


清明時節雨紛紛,眼下我已經在農村老家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了,今天無意中看了一下日曆,才知道現在的日期已經到了三月中旬了,也就是說離清明節的日期也是越來越近了,每年清明節我們按照每年的假期安排都是三天,而今年由於收到疫情病毒的影響。

導致我們很多兄弟姐妹們在家裡,像是過了一個很長的假期一樣,因此我想這次大家對於即將到來的清明假期,也不再像以往那樣的期待了,但是對於清明節是我們的傳統祭拜節日,因此這一點大家都會去進行祭祖。

而我目前還在農村,說實話今年我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今年一年不準備外出了,因為我想利用在農村的這段時間,發展一下電商行業,但是至於說到清明節假期的時候有什麼安排,其實我得安排就是,第一我要在清明節的時候去掃墓,第二就是繼續待在家裡等待疫情的穩定,當然現在我國的疫情已經初步控制,但是眼下國外的疫情卻非常的嚴重,所以現在我國的病例感染者大部分都是輸入性。


所以在清明節的這段時間待在家裡比較好,想必大家也都知道目前我們醫學泰斗鍾老,也已經對疫情做了一定的預測,也就是說疫情會在六月份基本結束,因此在這段時間我想說疫情還未結束,因此在清明節假期的時候,我們大家一定要做到不聚餐,不扎堆,更不要聚集家庭成員去祭祖,畢竟現在正處於非常時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過一個安全的假期。


紀錄鄉土


清明假期通知已經出來了,在這病毒疫情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時期,相信我國還會繼續採取限制交通的措施,禁止人們在清明節期間聚集在一起。至少能夠在清明節期間取消一些廟會,或者一些旅遊景點的聚集活動。特別在往年清明節這一天,好多地方都舉行大型的祭祖活動,有時這個活動能聚集到幾十萬人,今年這次活動將會被取消。

我國經過50多天的疫情防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就目前來看,我國除了湖北地區其他地方的城市和農村都已經解封,交通恢復了,企業復工了,農業生產正常進行,現在好多地方的居民基本上恢復了正常的生活。但在某些程度上還是對一些人的出行進行了限制,特別對一些人們聚集的場合還是不允許進行組織。當然對於那些城裡人外出踏青的人或許就多了,畢竟清明節前後天氣非常的暖和,到處。鮮花錦簇,芳香一人一片春意盎然,而且道路已經解封。

根據醫學專家鍾南山院士接受媒體時表示,我國的疫情將在4月底有可能結束。這就說明了一點,我國在清明節期間疫情還是不會結束的。所以在清明節期間人們的活動還受到一定的限制,大部分人們是不可能夠會跨省出去旅遊,或者是做其他非重要的事情,否則的話回來將會被隔離14天。對於城市裡里人掃墓應該是實行預約掃墓,也就是把人們之間掃墓的活動分開,避免掃墓人員過於擁擠不利於疫情的防控。

由於今年冠狀病毒疫情非常嚴重,造成了今年沒有外出打工,因為還沒有接到企業的復工,在家裡還是非常著急的。所以今年的清明節,在家裡可以給去世的老父親以及其他的先人們上墳。畢竟在外打工10多年了,一般是過了春節就外出打工,基本上在這10年多年的時間裡沒有到在家過清明節。其實清明節對於農村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節日,與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同等的重要。清明節對於農村人就是去掃墓活動,其他的還需要幹農活,並不像城裡人那樣還要出去旅遊。清明節也是農民最忙的節日。

今年這個特殊的時期,也只能夠在家裡過清明節,也不會再有以前的那種“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那種他鄉惆悵無奈的感覺了。在清明節期間正是農民春耕的大忙季節,俗話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趁著還沒有外出打工的時間,到農資店裡去買一些大豆玉米以及複合肥等農資產品,然後再買一些蔬菜種子把菜園種上,估計清明節三天的時間也就過去了。


三農一姐


今年的4月4號清明節,本該是農村插青的時節,也是一個大家庭團聚的日子。但是因為現在的形勢,讓很多的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在我們湖北宜昌這邊,每年的清明插青活動都比較早,只要正月過完以後,就可以開始插青了。不過,一般來說沒有這麼早的,大都是在清明節的前二十多天就開始了。我們這邊的習俗是,清明插青都是在清明節之前都完成。不會推遲到清明節當天,或者清明節以後。也就說,我們這邊大都是在清明節前插青,清明節當天就是家庭聚餐的時候。


今年的春節,讓很多人沒能和家人,和親人相聚,而已經臨近的清明節就成了很多人期待的事。這裡,他們期待的是通過回村裡祭祖,然後一個大家庭有一個相聚的日子。經過了今年的特別情況以後,我相信很多人的會更加珍惜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以現在我們湖北宜昌一邊的情況來說說,我們村裡還好,沒有確認的患者,但是因為有兩個密切接觸人,所以導致我們村裡封禁的時間比鄰村都要長。我們村裡從正月初二到現在,還處在居家隔離的狀態。雖然,已經允許可以下地幹活,但是還是要求戴口罩,不扎堆。原本準備讓有一些小店正常營業的,今天又通知取消,不準營業。


雖然,現在沒有最開始那麼嚴了,但是想要在清明節當天有什麼活動,我個人覺得可能性不大,至少在我們湖北這邊的農村不大。當然,這裡肯定不會估計大家扎堆插青,或者聚眾聚餐的。因為在沒有完全解除之前,還是會存在一定的風險的。非常全國無一個新增,而且連續28天無增長。那麼才可能正式恢復到正常的生活。

所以我個人覺得即使清明節當天,有時間,也解封了。大家前期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不扎堆,帶口罩,勤洗手為好。


著迷大鄉村


眼看著復工後最近的假期,清明小長假來臨。面對這個假期如何安排,說實在的,是有點矛盾。

鑑於清明期間,南京一些公墓場園地,封閉禁止百姓祭掃,倡議在線祭奠,追憶先祖。在繼續防控疫情的大趨勢下,儘量不安排外出旅遊計劃。

然而,面對眾多旅遊風景區,免費開放”放水養魚”惠顧遊客,拉動旅遊消費刺激,振興旅遊行業經濟復甦大環境下。在三天假日裡,安排大半天時間,去南京植物園,江寧谷裡花卉園,拍一些鬱金香,油菜花,櫻花,梅花照片。徹頭徹尾地做一回”採花大盜”,靜心欣賞花瓣的細緻外形,花蕊多彩芯蕊的結構。單瓣花葉與雙瓣花片不同的奧秘。蜜蜂採花授粉,與蝴蝶採花有何不同。


第一天的大工作量的拍攝,為第二天美美地欣賞照片,視頻提供素材。簡單地度過清明假期,根據防控疫情的發展,再稍等一個月時間,“五一”五天假期,再好好利用一把,還是響應號召,在附近旅遊,搞一個安徽皖南自駕賞綠,吸氧遊。


雲中賞雲


引言:前幾天給村裡老人談起這個話題,今年清明節該不該祭祖。村裡老人說話很有意思,說的意思是:老人們辛辛苦苦養大,別的也不指望,最起百年以後(指去世),要知道給列祖列宗掃墓;但是今年情況特殊,“列祖列宗”也不願意看到自家後輩受難。所以,今年不要勉強祭祖,也不差這一年,只要大家平安了,生命才有延續,這也是長輩們對晚輩關愛的願望。

現在全球整個疫情防控形式依舊嚴峻,雖然說疫情在我國得到了良好的遏制,但是,看到全國疫情報道,目前有國外的輸入病例,這方面就是說明了疫情防控工作還要加強――外緊內松。從每天我國的確診病例情況來看,國內已經把這次疫情控制的很好,可以有條件的出行和工作,只要做好安全防護,別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問題不大。但是,由於國際疫情防控目前並不容樂觀,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必須要針對性的做好嚴防工作,把疫情在我國徹底壓制住。



因此,無論我們來自哪裡,在4月4號清明節放假的時候,因地制宜安排活動,前提是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村裡人大多都在從事春耕播種,除草,嫁接育苗等農事,清明節給列祖列宗掃墓。有些人真要是憋不住,就去人較少的田野裡踏青,千萬不要為了看球賽啥的出國了。不過到清明節放假還有20天,也許有更好的消息放出來也說不定呢。所以,當時候大家聽從當地相關部門出行建議安排好了。


冀豫耕耘


  • 清明節,對我們廣大朋友來說是件很神聖的事情。假期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針對當前疫情還沒有完全消停,防止病毒捲土重來,拿起手中手機通知親戚朋友,不 組團上墳,不集體聚餐,一率單獨上墳。

二,單獨上墳的人,儘量從簡,為防止大氣汙染,不準燃放煙花爆竹,全部以送鮮花替代之,燒香、跪拜、捎紙錢時,告訴祖先,今年特殊,祈求理解。

三,明白清明節的意義:要時刻銘記自己的祖先,以及祖先留給我們的優秀傳統美德,同時把這一傳統美德傳承下去,激勵我們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學習、生活,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