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技巧助父母提升自閉兒的行為能力

在我的一生中,自閉症相關的記憶清清楚楚的刻在我的腦海裡,照顧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所要承受的太多太多,我做過太多我以前從未預料過的事。這裡有一個我們經常使用的技巧清單,也許能幫助改善自閉症孩童的情緒問題,並增加他們的理解能力以及指明他們的認知能力。天下並沒有任何一條適用於所有自閉症孩童的建議,當然也沒有速成之計。但是,我們的很多建議對大多數的小孩都很有用,無論他們是否患有自閉症。

1、花時間練習如何減少暴怒

許多小孩在被剝奪自己所喜愛的物體或是被迫離開自己喜歡的場地時,都會表示出不悅的情緒。對我5歲的孩子來說,這點很明顯。有段時間我不敢把他帶到社區的公園,因為我害怕他在離開公園時會做出什麼過激的反應。他是如此的難以揣摩、如此的古怪,有時,他會突然尖叫,然後摔向地板,或是跑向擁擠的街道而遠離我的身邊,又或是猛烈的衝擊我,這像的行為讓我心碎不安。

因此我在我的手機上設定了個計時器,“5分鐘後你需要去洗澡”、“2分鐘後我們得離開這個公園”。這能幫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掌控權,當計時器到點,孩子就不得不完成這些設定的事。起初,我們連續兩週都這樣設定計時器,到現在,這項訓練方法已經堅持了好幾年,並持續見效。設定計劃、持之以恆、堅持到底。

2、首先/然後

五個技巧助父母提升自閉兒的行為能力

我們發怒的其他原因還有很多,比如在某個時刻得不到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一個玩具、一個點心、一場即興的旅行,又或是被逼迫去做不想做的事。在這些場合中,我們可以使用首先/然後,“首先____,然後____”這樣的陳述能幫助孩子們完成一個任務後繼續進行下一個任務。

“首先,我們吃完午飯,然後,我們出去走走”、“首先,我們做衛生,然後,我們去公園玩。”這能靈活的根據你的情況設定要求,你可以口頭上說說、使用圖片或是用筆寫在黑板上。

許多自閉症小孩都採用圖片的方式,能幫助他們理清思路。這個簡單的圖示能幫助孩子們理解,並給他們指明方向。這能有效的降低孩子們的挫敗感,因為他們能清楚下一步該做什麼。這個方法對我那個5歲的孩子特別管用,可以讓他理解只要他完成了“首先”該做的事,就能得到獎賞,這大概花了2個多月的時間,但這對我3歲的孩子似乎作用不大,他並不能像他哥哥那樣能夠理解,他也不能把握此刻該做什麼事,但我們仍然對他進行這個訓練,要是有朝一日他突然頓悟,就能理解這個方法的實用性。

3、對積極的行為作出獎勵

五個技巧助父母提升自閉兒的行為能力

加強語言標識、肯定孩子們對特定行為的回應並鼓勵他們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一個小孩在公園玩耍時,與別人分享鞦韆,這個時候你就該說,“你能和別人分享玩具,並和那個小朋友相處融洽,我很喜歡你這種表現”。認同小孩的行為十分重要,這能鼓勵他們多去分享,給他們指明方向,這些鼓勵的話語,能讓孩子們知道他們的積極行為是被關注著的。

我們要一直強調積極行為的重要性。“我真高興看見你和明明分享了你的小火車。”“好棒!你自己收拾了玩具”認同積極行為能增加孩子們相似行為的發生。(小提示:這方法用在丈夫身上也很見效)。若是在一個場景下,你對一個小孩頻繁地說:“不!放下那個!不要這樣做!把那個放回去!你不能這樣做!你不能吃這個!不不不!”有時,得把關注點放在好的表現上,表揚才是最好的催化劑。

對有的孩子來說,表揚並不起作用,所以獎勵對激發他們的正確行為沒有效果,在這種時候,必須找到一些能激發他們的動力。有時候,一個小小的獎勵、一顆糖、一個硬幣或是一個標籤,這種能計數的獎勵,累積到一定能換取一個更豐厚的獎勵。常聽見身邊有人說,“我不喜歡賄賂小孩。”對我來說,這更像是有償工作。但其實我們都在做有償工作,無論回報是情感上的、經濟上的、食物或是某種物質。

4、關注你想讓孩子做的事而不是你希望他們停止做的事

五個技巧助父母提升自閉兒的行為能力

你還記得用極兇的目光和緊握的拳頭,你對你的孩子說過多少次“停止尖叫”嗎?如果可以,儘量較少去的使用“不要”和“停下來”。比如,對一個不確定那種行為是能被接受的小孩而言,說“走人行道”就比說“不要走草坪”要有效得多。這能讓孩子清楚的明白你希望他做的是什麼。“停止尖叫”變成“請安靜點”,“不要在桌子上亂塗亂畫”變成“在紙上畫畫”。雖然大多數的父母都不習慣這樣說話,但這真的很有用。

此處,我注意到他是因為我把他的小車拿給他哥哥玩,他又不願意分析而惱怒得尖叫。我表揚了他,“很好!你很安靜的玩你的小車。”我知道,起初感覺有點奇怪,忽略你正在尖叫的孩子。他們在做這些其實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若是你置之不理,他們就會明白這樣引起注意的方法並不有效,會意識到為了得到你的注意得做一些好的行為。

5、保持冷靜

五個技巧助父母提升自閉兒的行為能力

每當孩子失控時,我都很難保持冷靜,所以我會深呼吸,調整呼吸使得語氣聽上去冷靜,並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是個成年人,如果我希望孩子能表現得當,我就不得不先讓自己保持冷靜。孩子們通常不會為自己的需求用語言述說,我經過多年的努力,鍛鍊冷靜和耐心。

自從我開始進行行為治療後,我真是開心極了,孩子們的表現好多了。記住,我們所經歷的這些苦難只是個過程,它終究會結束。當你和孩子們一起共同努力,共同成長,光明就在不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