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

徐向前元帥被人稱為布衣元帥,不僅軍事指揮才能非常高,而且為人低調內斂,他先後有5位搭檔,但是結局各不相同。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第1位搭檔是戴克敏,於1906年出生於湖北省紅安縣,他的父親戴雪舫早年與董必武要好,是一個思想進步的鄉村知識分子,所以戴克敏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24年戴克敏考入武昌第一師範附屬高級小學,並從事革命工作,1927年,他與曹學楷等人發動了黃麻起義,成為紅四方面軍的創始人之一,後被任命為紅1師的政治委員,和徐向前搭檔。

1932年3月,在蘇家埠戰役中,他率部包圍青山店之敵,以配合主力部隊實現“先敵進攻,圍城打援”的作戰方針。但青山店被圍之敵於3月23日夜間逃遁蘇家埠,青山店遂被我軍收復。不料,張國燾竟抓住青山店戰鬥一事,誣陷青山店之敵趁夜出逃是戴克敏私通敵人所致,將其逮捕。在張國燾所謂的“火線肅反”中,戴克敏被含冤被殺,年僅26歲。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第2位搭檔是李榮桂,又名李坦,於1903年出生於安徽壽縣,他的父親是清末秀才,所以他自幼隨父讀書,1919年考入蕪湖私立工讀學校,同年又轉入蕪湖公立職業學校,任校學生會秘書,1922年因思想進步被學校開除,他於是轉去上海求學,於1926年9月被派到武漢,考入中央政治軍事學校武漢分校學習,從此開始軍旅生涯,畢業後被編入國民革命軍中央獨立師第1團,並參加了南昌起義。

1929年6月,他同徐向前一道被中共中央派到鄂豫邊,任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第32師政治部主任。後接替戴克敏擔任紅1軍第1師任師政治委員,和徐向前搭檔。李榮桂有非常高的理論水平,而且和軍長許繼慎的關係非常密切,這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1932年秋,張國燾將他和許繼慎一同殺害於河南省光山縣新集(今新縣縣城),1945年中共七大上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第3位是曾中生,徐向前任紅4軍軍長時,曾中生是紅4軍政治委員。於1900年6月出生於湖南省資興縣犀牛坳。1925年成為黃埔軍校第四期學員,與林彪是同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黃埔軍校期間他參加中共黨組織領導的“青年軍人聯合會”,是《青年軍人》撰稿人之一,由此可見曾中生的理論水平是非常高的,表現也比林彪突出。

黃埔軍校畢業後,他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組織科長,參加北伐。1926年10月,北伐軍佔領武漢後,任《漢口民國日報》主筆。1927年9月,大革命失敗後,他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次年6月在莫斯科參加了中共六大。1928年冬,曾中生回到上海,在中共中央軍事部任參謀科科長、中央軍委委員等職。1930年冬,曾中生以中央特派員身份奔赴鄂豫皖蘇區工作。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曾中生一到鄂豫皖蘇區,國民黨軍對鄂豫皖蘇區的第一次“圍剿”開始了,其投入兵力達8個師、3個旅共10萬人。當時,反“圍剿”鬥爭的主力是紅十五軍,紅15軍僅1000多人,圍繞15軍的行動方針問題,地方和軍隊發生了爭論。地方同志主張將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遊擊;軍隊同志則主張離開鄂豫皖根據地,另圖發展。

曾中生認為,這兩種主張,都是不正確的。正確的方針應是急切整頓紅15軍,集中兵力,突破敵人的包圍圈,與紅1軍會合。15軍據此進行了3天整頓,統一認識,組織突圍。福田河一戰,消滅敵人數百,打了勝仗,跳出敵包圍圈,終於同紅1軍勝利會師。1931年初,紅1軍與紅十五軍合編為紅4軍。後來徐向前元帥回憶道:

“3個多月反“圍剿”的經驗證明:鄂豫邊區由於對反‘圍剿’的準備不足,也出現了倉促應戰的局面。假如不是曾中生同志及時採取一系列應急措施和紅十五軍及時到達,支撐局面,情形還要嚴重得多,尤其是曾中生同志來擔任鄂豫皖特委書記、軍委主席,相當得力。這位同志,有戰略頭腦,工作實際,善於總結經驗,也能團結同志。在反‘圍剿’的關鍵時刻到來,掌握全局,開展工作,起了很大作用。根據地遠離黨中央,獨立性大,主要領導人的選擇特別重要。後來拿掉曾中生換上張國燾,是失策的。”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相比較於比較沉默寡言的徐向前,曾中生能說會道,又具有非常高的理論水平,在紅4軍有崇高的威望,讓剛到鄂豫皖的張國燾一下子就感到了壓力。張國燾在殺害許繼慎之後,一下子就把矛頭指向了曾中生,就軍事指揮水平而言,曾中生高張國燾太多,而理論水平而言,曾中生和張國燾不相上下,但張國燾有自己的優勢,一是張國燾中央派來的,這是他的尚方寶劍。二是曾中生光明磊落,把才能都用在正道上,而張國燾把聰明才智都用在整人上。三是從大環境來看,正是王明左傾路線得勢時期,而張國燾代表的就是左傾路線。

面對曾中生的批評,張國燾非常不滿,免去曾中生軍政委職務,由陳昌浩接任,繼而關押了曾中生,因為曾中生在紅軍中的巨大威望,張國燾沒敢立即殺害他,而是關了他整整兩年。直到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在長征路上匯合。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曾中生以為獲釋有望了,便寫信給中央要求恢復工作。沒想到,信沒有送達到毛、周等人,反而落到了張國燾手裡。張國燾害怕軍委會調查他關押曾中生,秘密勒死了曾中生。當時沒有人知道曾中生關在哪裡,自然也不會有人知道他被處決了。

第4位搭檔是陳昌浩,是徐向前任紅4軍軍長和紅四方面軍總指揮時的政治委員。陳昌浩,又名陳海泉,於1906年9月出生於武漢市漢陽縣永安堡戴家莊,早年入武昌大學學習過,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5月任共青團湖北省委宣傳部幹事,同年赴蘇聯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到蘇聯後不久,便成為中共預備黨員,與張聞天、秦邦憲等人同為中共在蘇聯的“二十八宿”之一。1930年10月,陳昌浩回到上海,12月轉為中共正式黨員。

後來他被派到鄂豫皖蘇區,併成為張國燾的左膀右臂,並代替曾中生成為紅四軍的政治委員,後又升任紅四方面軍政治委員,1935年6月26日的兩河口會議後,中共中央派出李富春、劉伯承等到紅四方面軍慰問,並傳達會議精神。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這時候徐向前和陳昌浩已率軍北進,當李富春抵達理縣時,張國燾提出了統一軍事指揮,充實總司令部的問題,要求軍委設常委,決定戰略問題,並提出讓徐向前、陳昌浩參加總司令部工作,以徐為副總司令,陳昌浩為總政治委員。在此期間,他受張國燾的授意在行軍途中向中共中央發了一份電報:

“請燾任軍委主席,朱德任總前敵指揮,周副主席兼參謀長。中央政治局決定大方針後,給軍委獨斷專行。”

這封電報要求張國燾取代毛主席的領導地位,這封電報不僅否定毛主席的領導,也否定了兩河口會議確定的戰略方針。在歷史的關鍵時刻能看出一個人的大智大勇,而陳昌浩卻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犯了嚴重的錯誤。陳昌浩應該知道這份電報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後果,但是他依然發出了電報。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在這之後,張國燾又給陳昌浩發了一封電報:“如他們不聽勸告,應監視其行動。若堅持北進,則應開展黨內鬥爭,徹底解決之。”,萬幸的是,這封電報被葉劍英拿到並交給了毛澤東主席,毛主席決定帶著一方面軍單獨北進。

陳昌浩之後擔任西路軍總政委,而西路軍的失敗他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之後黨中央送他去蘇聯看病,1942年冬天參加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51年回國後任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在1955年授銜中,他的老搭檔徐向前為共和國的元帥,曾經的下屬徐海東、陳賡和王樹聲、許世友等都被授銜大將或上將,陳昌浩被稱為高開低走的我軍將領。

在1967年7月30日晚,因為歷史問題備受指責,陳昌浩吞了大把的安眠藥自殺身亡,時年61歲,1980年8月20日,黨中央為陳昌浩舉行追悼會。由軍委副主席徐向前主持,王惠德同志致悼詞,李先念、王震、陳慕華和陳昌浩生前好友,以及群眾代表500餘人參加了追悼會。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第5位搭檔是朱瑞,是在抗日戰爭中,徐向前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縱隊司令員時的政治委員。於1905年出生於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1924年秋考入廣州大學。1925年10月,在蘇聯顧問鮑羅廷的參與下,國共雙方挑選了310名學生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朱瑞也在其中。

大學畢業後按照共產國際的決定,朱瑞繼續留在蘇聯學習軍事,進入莫斯科克拉爾炮兵軍官學校學習,因學習成績突出,得到了炮校領導和同學的普遍稱讚。回國後參加了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抗戰勝利後到東北工作,並當上了東野炮兵司令。

1945年,日本關東軍投降後的火炮裝備,已全部被蘇聯紅軍運回國內。面對這一變化,朱瑞提出了“分散幹部,蒐集武器,發展部隊,建立家業”的十六字方針,除派遣少部分幹部到主力部隊訓練骨幹外,其它師生全部分散到東起綏芬河,西至滿洲里,南從長春,北到穆陵的廣大地區收集武器。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在朱瑞和炮校黨委的組織領導下,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至1946年5月,共收集各種火炮700餘門,炮彈50多萬發,坦克12輛,汽車23輛,以及大量的零配件和各種器材,為建立東北炮兵奠定了物質基礎。

1945年夏,朱瑞主動向中共中央提出從事建設炮兵的工作,他被任命為延安炮兵學校代理校長。1946年夏季後,東北軍區將延安炮校改名為東北軍區炮校,朱瑞任東北軍政大學副校長兼東北炮校校長,他親自抓教學,學校面貌煥然一新。由於工作表現突出,毛澤東於1946年10月評價朱瑞說:“你就是中國的炮兵元帥”。

東北軍區炮校在遼瀋戰役前,共培養了兩千多名炮兵幹部。10月,朱瑞任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司令員。12月起,朱瑞對現有炮兵部隊進行調整,他先後代表軍區起草了“四號”命令,對炮兵的組織、訓練、裝備、作戰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明確的規定,由分散狀態進入了統一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發展階段。1948年1月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1948年10月,東北野戰軍在攻取義縣的戰鬥中,第一次使用繳獲的美製新式榴彈炮。為了瞭解這種火炮的性能,戰鬥還沒結束,朱端就從指揮所出來,途中不幸觸雷,壯烈犧牲,時年43歲。

也就是說,徐向前的5位搭檔,在紅四方面軍時的3位搭檔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搭檔從職務上看高開低走,在八路軍的1位搭檔英勇犧牲,他們為革命所做的貢獻永遠值得後人銘記。

徐向前5位搭檔,3位被張國燾殺害,1位職務高開低走,1位犧牲

《天擇雜談》由原國防大學教員、軍史專家天擇創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