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河灘會 風韻今猶存

武功為古有邰國,地處八百里秦川腹地,氣候溫和,時令分明,適宜耕種,自然地理環境得天獨厚。這裡不僅是先周文化的發祥地,也是絲綢之路中線的起點。傳說農業始祖后稷每年農曆十一月農閒時間 ,在漆水河畔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人們為了報答他的恩情,遂在河畔修建“教稼臺”,歷朝歷代都把每年農曆十一月初七作為祭祀后稷的日子,後來逐漸演變成西北五省農產品,農具,牲畜的貿易集會,延續至今。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武功河灘會”在這裡延續四千多年,如今是傳統貿易文化與現代商業文明的大融合。

千年河灘會 風韻今猶存


千年河灘會 風韻今猶存

武功鎮河灘會,生生不息,像一幅冬日城鄉風情畫。每年農曆十一月初七,全國多個省的客商,就會雲集到古老的教稼臺下,漆水河畔,搭棚設市。每天吸引近10多萬人在幾百畝的河灘裡交易物資。在這裡,新疆的乾果山貨,甘寧青的特產,內蒙古的皮貨,京津冀的百貨,琳琅滿目,攤位達千家之多。大到農機家電、椽檁房梁,小到鄉間老太的小腳繡花鞋、芋席毛氈、南糖北貨、針頭線腦,也應有盡有。

千年河灘會 風韻今猶存

千年河灘會 風韻今猶存


千年河灘會 風韻今猶存


千年河灘會 風韻今猶存

如今,河灘會不僅滿足群眾的生活需求,也成了一道吸引人的文化風景。河灘會上,還能看到戴著“石頭鏡”的經紀人,用古老的“指頭捏碼子”方式熱烈談價。

千年河灘會 風韻今猶存


千年河灘會 風韻今猶存

古會上的美食數不勝數,羊肉泡、古城特色餄絡面、酸辣粉、羊雜......各地特色小吃,長沙臭豆腐、巴西烤肉、新疆阿里巴巴烤肉、現炸小黃魚、叫花雞、烤麵筋、滿目琳琅的果脯、糖果,真的是不計其數......

“先有河灘會,後有武功縣。”從最初的交換種子、農具和剩餘產品,以物易物始,經過4000多年的衍變,已成為北中國最大的農村物資交流大會,去年,交易額粗算就已過了億。

武功縣域面積397平方公里,人口45萬,是陝西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縣,也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地上無工業,地下無資源,有糧無錢、民貧縣窮的局面,長期困擾著縣域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武功縣電商蓬勃興起,有力帶動了本地農產品銷售的電商化轉型。更是吸引一批見過世面,頭腦活、有文化的打工青年、返鄉大學生紛紛參與其中。 把河灘會搬到互聯網上,讓一年一度的“河灘會”在網上實現“天天會”,從‘要啥沒啥,到有啥賣啥,再到賣啥有啥’。

千年古會依然遷延著傳統文化的風韻,也許這正是其長盛不衰的秘密。 武功河灘會永不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