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生態環保鐵軍阻擊疫情典型人物系列故事(十四)年輕的環境監測人—劉琨


87年出生的劉琨,既是廊坊市生態環境局機關第四支部的支部書記,也是廊坊市環境監控中心環境應急監測“黨員突擊隊”裡的一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往前衝、勇敢上就成了這名年輕黨員的必修課。

廊坊生態環保鐵軍阻擊疫情典型人物系列故事(十四)年輕的環境監測人—劉琨


“採樣品、稱重量、加試劑……”實驗室裡,廊坊市環境監控中心副主任劉琨正和同事們對疫情一線採集的樣本進行化驗分析。雖然已至深夜,但大家毫無睏意,一次次、一遍遍,不漏過一點蛛絲馬跡,醫療機構產生廢水的監測數據是否達標準確,意味著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數據上失之毫釐,對群眾健康就是差之千里。每個數據都不能錯、零點零幾微克都不能差,這事兒來不得半點閃失,這是他反反覆覆對大家說的。直到數據完全達到監測分析標準。


廊坊生態環保鐵軍阻擊疫情典型人物系列故事(十四)年輕的環境監測人—劉琨


“近期,我們開展肺炎疫情期間醫療機構和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水監測工作,如無特殊情況,請不要在實驗室附近停留。”劉琨反覆提醒大家。但與此同時,他自己卻逆向而行,選擇和可能存在感染風險的汙染物近距離接觸,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實地採樣監測是個苦活兒、累活兒,在疫情防控期間,更是個危險的活兒。他二話不說,主動帶頭,第一個穿上了防護服,帶大家上一線。醫院和隔離點病人的排洩物都排入了汙水池,面臨的風險可想而知,雖然做好了全面防護,還是會有些擔心。出發前,同事叮囑他注意安全,一定穿好全套防護裝備時,他說:“和一線醫務工作者比,我們的危險不算啥,我是黨員,還是支部書記,我應該上,也必須上。”連日來,為了第一時間採集到樣本,他和同事的身影頻頻出現在醫療機構、醫學觀察點、城鎮汙水處理廠……放棄休息時間,天氣再惡劣,風再大、雪再大,也阻止不了他們前進的步伐。錯過了飯點,過了下班時間,一包方便麵、一塊壓縮餅乾,就是乾糧。


廊坊生態環保鐵軍阻擊疫情典型人物系列故事(十四)年輕的環境監測人—劉琨


從戰“役”第一天,他每天早晨7點鐘開始帶領中心10餘人,對全市14家醫療機構、12家發熱門診、28家隔離醫學觀察點、1家醫療廢物處置單位、11家有醫療機構廢水匯入的城鎮汙水處理廠等66家單位(企業)的自行監測、監督性監測和在線監測數據進行嚴格審核彙總。確保監測數據在上午10點鐘前上報省廳、市疫情辦等相關部門,為疫情防控提供科學支撐。截止3月6日,審核、彙總、上報有效監測數據37539條。


廊坊生態環保鐵軍阻擊疫情典型人物系列故事(十四)年輕的環境監測人—劉琨


“在確保醫療廢水正常並加強消毒處理、達標排放的同時,我們還要強化對汙水處理廠排水口的水質監測監管。”劉琨說,“把控每一個環節,抓好每一個細節,把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確保群眾‘水缸’安全,我們生態環保人守土有責!”疫情防控期間,廊坊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應急監測隊伍隨時待命,環境監控中心全方位加強了對水、大氣自動監測站的運行維護,密切關注區域空氣、水環境質量狀況,並在常規監測的基礎上,增加餘氯和糞大腸菌群等疫情防控特徵指標的監測,制定應急監測預案,防範突發環境汙染事件或因大量使用消毒用品造成的環境次生災害,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


廊坊生態環保鐵軍阻擊疫情典型人物系列故事(十四)年輕的環境監測人—劉琨


因工作忙碌,他照顧不上家庭,兩個兒子在視頻中見了他感覺很陌生。可他說:“現在局裡面工作這麼忙,監測任務這麼重,大家夥兒都用心、都用力,監測任務才能完成。”


廊坊生態環保鐵軍阻擊疫情典型人物系列故事(十四)年輕的環境監測人—劉琨


在這場戰“疫”中,每一位“環保鐵軍”都在全力以赴,生態環境戰線的黨員幹部更是如此。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作為首批“黨員突擊隊”的一員,劉琨帶領黨員幹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以戰鬥的姿態、戰士的擔當,戰鬥在防控第一線,築起生態環境防護牆,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環保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