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北山――一次感悟生命的旅行

週末,電話鈴聲急促地響起,劃破了清晨固有的寧靜。電話是老公的一位朋友打來的,邀請我們去互助北山森林公園遊玩,一再催促我們快些準備行裝,他開車來接。

對這位朋友我並不熟悉,我一面收拾簡單的出遊用品,一邊聽老公給我介紹他的情況。朋友是做英語教育培訓的,他太太前幾日剛剛做了甲狀腺切除手術,此行想必是帶太太旅遊散心。

開車的是朋友的太太,這多少有些出乎我們的意料。朋友的太太四十幾歲年紀,富態,白淨,優雅,微笑著和我們打招呼,聲音有些嘶啞。朋友解釋說,切除手術影響了聲帶的正常功能,還在恢復期,她依然不肯休息,堅持要開車。初見朋友的太太,我不由地為她的堅強樂觀所折服。

朋友在路上又接了兩個人,姚阿姨和尚女士,二人都是他太太同一病房的病友。三個病友一見面,就交流著病情。因為聲帶受損,幾個人捱到最近的距離,壓低聲音說著話,彷彿訴說不想為人知的秘密。尚大姐三十幾歲,注重生活細節,是個極其講究的時髦女子。姚阿姨,六十二歲,特意從海石灣趕來,很是健談,一路說說笑笑,倒排遣了旅途的寂寞。

互助北山――一次感悟生命的旅行

她們擬定的旅程中,第一站是去北山腳下的藏族牧民家,家中的女主人也是她們共處一病床的朋友。共同的遭遇讓她們走到一起,同病房相處的短短十來天催生了深厚的友誼,彼此不知道名姓,她們就以16床17床18床相稱,先出院的和後住進來的並不相識,只因同病相憐,把友情和信念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地傳遞著,以喚醒每個人對生命的珍視和熱愛。

汽車駛上一條便道,穿越有著清澈溪流的河床,悄無聲息地滑行在草原上,怕驚散里路邊吃著青草的牛羊群。天然的綠草地毯一直鋪到遠山腳下,散落著悠閒的牛羊群;山坡上一米來高的灌木上開滿了紫色的花朵,山風吹過蕩起重疊的紫色的漣漪;遠處黛青色的山,突兀著奇形怪狀的峰;山巔上條條雪線,是系起的潔白的哈達。景色之美,美的讓人心曠神怡,這美是天然的,野性的,粗獷的。

汽車在一院落前停下來,藏族同胞將我們一行人讓進屋裡。乾淨的小院,整潔的廳,烤爐上燉著奶茶,咕嘟嘟冒著熱氣。女主人熱情地將我們讓到火炕上,自己忙活起來,她把藏家特有的最好的東西拿了出來,招待我們。曲拉,炒麵,酥油,烙好的饃饃,小炕桌上被擠了個滿滿當當。在我們的勸阻下,她才靦腆地挨著炕沿坐下來。

我身處她們中間,卻又覺得離她們很遠,彷彿疾病築起的一道圈子,她們在圈子裡面,而我在圈子外面,聽著她們閒談,感覺很親切。躺在病床上,她們曾對主治大夫說:“要給我縫的仔細些,美觀些,我還年輕,還要臭美。”她們追求美,追求生活質量的信念讓一般人望塵莫及,其樂觀的態度讓周圍的人肅然起敬。

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又是脆弱的。腫瘤雖然可怕,眼前的人兒並沒有被嚇倒,她們勇敢地頑強地和病魔做鬥爭,在她們的言談中聽不出悲觀,在她們的行為裡嗅不出頹廢。她們惺惺相惜,收穫著友誼,傳遞著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和樂觀精神。

那一刻,我們明白了朋友的良苦用心。他太太的病理切片是惡性的,需要在一週後再次手術以掃清病變的淋巴結組織,在如此重大病情之前,很難有人保持鎮定,太太的情緒很不穩定,朋友也是極其擔憂。朋友特意安排這次旅行,讓太太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舒展情懷,讓病友的現身說法安撫太太波動的情緒,讓她積極樂觀地配合手術治療。

互助北山――一次感悟生命的旅行

北山原始森林公園,群山環繞,連續的鬱鬱蔥蔥,是不盡的遐想。古木參天,綠的耀人眼。撲面而來的風,裹挾著自然地氣息,空氣異樣潮溼清新。清澈的溪流嘩嘩作響,溪邊的公路一直蜿蜒,伸向密林深處。

我們沿著溪流的方向追溯到瀑布,水流從幾十米的高空飛流直下,氣勢飛鴻,山崖上的石像似乎習慣了這鬼斧神工,寧靜地觀望著守護者。不遠處是一片紅樺樹林,這裡的樹成雙成對,相依相偎,相擁相抱,是傳說裡的情人林。林邊有一處廟宇,朋友的太太走上前,轉動轉經筒,雙手合十,虔誠地跪拜,唸唸有詞,為生命祈福。

互助北山――一次感悟生命的旅行


置身於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我們流連於美景美色而忘返。每一個景點前,她們把自己融入自然中,面含笑,等著鏡頭一次次定格。朋友的太太,姚阿姨,尚大姐,這些被命運捉弄的人,又以何其嚴肅何其認真的態度來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她們的堅強,她們的樂觀,深深感染著我鼓舞著我。因為賦予了生命的感悟,這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在我眼中變得尋常無比,我貪婪的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內心湧起一波波的感動。

我們都明白:並非所有的願望都可以被滿足,並非所有的愛都能可以維繫永遠,並非所有的努力都有圓滿的結局。只要努力認真的生活,就能收穫堅強、樂觀和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