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三姐妹之母倪:出身富貴卻閃婚鳳凰男,如何締造宋氏豪門

民國時期,宋氏家族權傾一時,在短短的幾十年,就攀登上了權力和財富的巔峰。

據說在整個家族財富值達到頂峰的時候,擁有30億美金,相當於現在的1000億美金,比巴菲特和比爾·蓋茨都有錢。

被譽為“一個家族就是半部民國史”的宋氏家族,就是一個經典的教育範本。

“宋氏三姐妹”──宋藹齡,宋慶齡,宋美齡,才貌並舉,比他們的丈夫孔祥熙、孫中山、蔣介石還要傳奇。

其餘三弟──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也在經濟、政治、外交等領域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6位成才子女的背後,離不開他們的母親──倪桂珍。她被稱作“民國第一辣媽”,對子女,她從不溺愛,該嚴格時就嚴格,但也堅決反對“打是親罵是愛”的粗暴做法。

在她眼中,只有父母原則分明,才能培養出獨立自強的兒女。

宋氏三姐妹之母倪:出身富貴卻閃婚鳳凰男,如何締造宋氏豪門

自帶主見的姑娘,運氣自然不會太差

根據美國知名傳記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在《宋氏家族》中的描述,倪桂珍1869年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這個家族是明朝宰相徐光啟的後人。

父親是上海最著名的牧師,還是精通法律的學者,母親姓徐,是中國最早皈依天主教的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的後裔。

倪桂珍因裹腳反應大,發高燒,父母不忍心看著小女兒再受折磨而終止了這種摧殘肢體的酷刑,她有幸逃離裹腳的命運。

與之一起“自由發展”的,還有倪桂珍的思想。倪桂珍從小就酷愛讀書,5 歲時,家裡請了一位老師教她讀書認字。其他姑娘們學習女紅的時候,她則在練習書法,閱讀古代經典著作。

8 歲時,進入上海婦女聯合救濟會開辦的布里奇曼女子學校。

14 歲時因成績優異,進入位於上海西門的佩文女子學校讀高中。

17歲畢業時,她精於數學,還會彈鋼琴,能說一口還算流利的英文。

宋氏三姐妹之母倪:出身富貴卻閃婚鳳凰男,如何締造宋氏豪門

她的父母曾鼓勵和幫助她受到比同時代大多數婦女要來得多的教育,倪桂珍變成了有自己主見,敢作敢為,大膽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的女子。精神生活已經超越了同期女子20年。

倪桂珍幼年在川沙私塾讀書,年少時父母定了一家娃娃親,因在私塾受“未婚夫”的欺負她堅決要求父母退婚。她的態度很堅決:寧可嫁不出去,也不要嫁給不喜歡的人。

在倪桂珍的精神世界裡面,她的反叛意識特別強烈。

反叛意識,應該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抗權威,或者是那些一直以來約定俗成卻不一定正確的東西。

一個從小接受西式教育,自由奔放的大腳女孩,這些好素質,也讓男人們沒了娶倪桂珍的興趣。

在倪家兩位連襟的撮合下倪桂珍和宋耀如邂逅。

宋嘉樹出身平民之家,其貌不揚,歷經無數坎坷才當上傳教士,初來乍到受人排擠,薪水微薄、生活清貧,從頭到腳就是個大寫的“鳳凰男”。

但宋嘉樹滿滿的書生氣質和留學後的高闊眼界卻令倪桂珍心生愛慕。

宋嘉樹受過西洋教育,他對所有裹小腳的女人提不起興趣,倪桂珍則對觀念守舊的男子一個也看不上。

倪桂珍的大腳正是新時代女性自由解放的象徵。婚後,宋嘉樹的朋友來造訪,一看倪桂珍的一雙大腳,倍感欣慰,懸在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了地。

獨立自主的女性運氣不會太差。倪桂珍拒絕了他不喜歡的娃娃親,嫁給了她喜歡的宋嘉樹。

宋氏三姐妹之母倪:出身富貴卻閃婚鳳凰男,如何締造宋氏豪門

02愛情保有底線,才是婚姻本色

1887年仲夏,十八歲的倪桂珍與二十一歲的宋嘉樹,在上海三馬路與泥橋之間的監理會新教堂舉行了婚禮,在定居上海時,她和丈夫親自設計了一座有海南特色的房屋。

按照習俗,倪家提供了一筆價值不菲的嫁妝,但宋嘉樹不願把這筆錢用在日常開銷上,他想用它來實現他的各種計劃,為他的事業打點各路關係,實現他法人目的。

宋嘉樹在教會里做事,經常受到同行的欺詐,讓他很沮喪他想幹實業。對於丈夫的改變,她卻絲毫沒有阻攔或者覺得他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反而積極地支持,由於嫁妝全部拿去打點關係,他們倆人不敢要孩子。

為了補貼家用,倪桂珍選擇成為了上海第一富海盛宣懷家中的一個丫鬟。

在普通女人眼裡,這是倒貼,也是孤注一擲,可倪桂珍卻不以為然,她淡淡看著丈夫道:“該花的要花,花完了咱再想辦法。”

宋嘉樹滿懷感激地對妻子道謝,她都只淡淡道:“夫妻本該一條心,這是應當的。”

宋嘉樹的事業有起色後,倪桂珍又挑起了在家照顧孩子的重任。

她愛的人足夠優秀,優秀的人總是會成功。

倪桂珍婚後不像絲蘿依附喬木,隱於丈夫後面,做個小女人。

作家埃爾默·特·克拉克著的《中國的蔣家》英文版一書中說:她不但心腸好,而且“很嚴格,個性很強”,在許多事情上“要男人聽她的”。

倪桂珍是家裡絕對的權威,子女出生後,她杜絕家裡人參與賭博,酗酒,跳舞三種活動,家裡不容許出現這三種活動,

倪家和宋家是虔誠的基督教徒,在信仰方面,她比宋嘉樹還要虔誠,經常一連數個小時下跪祈禱,為家人祈求平安。

倪桂珍有著極強的宗教信仰,她非常順心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生活。

倪桂珍平時樂善好施,對於各處教會學校醫院以及臨時賑濟種種慈善事,無不慷慨捐助。

宋嘉樹是這樣評價自己的妻子:“桂珍是生活在東方的堅強女性,她的偉大在於敢於選擇自己的愛人,這在東方,在中國,簡直是不可思議。”

素黑曾說:真正幸福的女人,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情緒穩定,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充實的精神世界,經濟獨立不依靠別人,覺知並適當地管理自己的慾望。

不做攀附的菟絲花,要做和宋嘉樹並肩而立的大叔,這是倪桂珍對待婚姻態度。她以自己的才識、自尊自立贏得宋嘉樹的尊重,成就了美好婚姻。

宋氏三姐妹之母倪:出身富貴卻閃婚鳳凰男,如何締造宋氏豪門

03寬嚴相濟,適時放手是最好的愛

“以身作則”四個字,知易行難,但是倪桂珍絕對可以為這四個字代言。

倪桂珍對子女採取斯巴達人的訓練方法。

斯巴達人的訓練方法十分嚴苛:恪守清規,勤儉樸素,吃苦耐勞,作息規律,勤奮上進。

孩子出生後,衣食無憂不成問題,倪桂珍卻不允許他們有絲毫浪費。女兒們從小要學做飯、燒菜、做針線活,幾個孩子凡事親力親為。

倪桂珍每天早睡早起,從美國購買大量幼兒讀物,對子女進行啟蒙教育,並帶領兒女合編《上海兒童報》。

倪桂珍嚴禁三姐妹做出有失體統的事,頭髮要整整齊齊盤在腦後,宋氏三姐妹出現在公眾面前時,永遠是一絲不苟的盤發,便源自母親當年的家教。

倪桂珍常常賙濟窮人,給貧苦人家送糧食,幫忙照看村裡有病的孩子,還開設課堂,給沒讀過書的人講授衛生健康常識。她也以自己的行動,讓孩子們學到了慷慨仁義的精神。

顧桂珍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讓孩子們,給孩子們塑造一個榜樣。

宋氏三姐妹之母倪:出身富貴卻閃婚鳳凰男,如何締造宋氏豪門

倪桂珍對孩子們寬嚴相濟,卻不溺愛也不苛刻。

宋嘉樹決定讓六個子女都出國留學時,倪桂珍想都沒想就同意了。《宋氏家族》的作者埃米莉·哈恩說,宋夫人的“做法之所以與傳統觀念更加背道而馳,是因為她簡直像對待男孩那樣對待女孩,她的女兒們是首先被送出國的”。

斯巴達人式的訓練,以勤快,刻苦著稱,倪桂珍相信她的子女可以忍受留學之苦。

她經常教育子女:一定要把國家生死存亡放在心上,學成歸來後勢必要記得為國為民謀福。

倪桂珍早在孩子剛剛三四歲時,她便開始為他們的遠行做準備了。

宋靄齡年僅5歲時便被送去了寄宿學校,16歲時便被送到了國外。當身著一襲旗袍的宋美齡用流暢動人的七場英語演講驚豔美國時,她言辭間心懷天下的大格局受倪桂珍影響的結果。

倪桂珍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但不剝奪孩子選擇的自由。

倪桂珍崇尚“民有、民享、民治”,又不乏“受苦、忍讓、寬容、博愛”的精神。這在倪桂珍對待宋慶齡和宋美齡兩個女兒婚姻選擇的態度上都有明顯的表現。

宋慶齡不顧父親的反對,決定私奔去日本找孫中三,倪桂珍聽到了動靜,披著大衣來到庭院,她沒有叫醒丈夫,也沒有挽留女兒,只是站在原地,用沉默表達對女兒的寬容和理解。

宋美齡把蔣介石帶回到倪桂珍跟前時,她沒有追究這個年輕人之前的種種劣跡。

蔣介石是個離過婚的人,衛理公會教派禁止牧師為離過婚的人主持婚禮。

宋美齡和蔣介石結婚時,還是送上祝福。

因為愛與尊重孩子們,倪桂珍接納了蔣介石。

你們需要我時,我竭盡全力愛你們;當你們要飛翔,我不會阻礙你們。

愛得嚴格,卻會適時放手,這是倪桂珍對孩子們的態度。

宋慶齡晚年時回憶她的母親:“她身負重荷,仍文雅高貴,端莊美麗,沒有一個畫家能夠畫出她那崇高的神韻。”她活出了自己最美的樣子。

宋氏三姐妹之母倪:出身富貴卻閃婚鳳凰男,如何締造宋氏豪門

倪桂珍身邊的人這樣評價她:平時樂善好施,尤非他人所能及。……待老年人親如手足,待幼年人寶如孫子,一生自奉簡約,節食省衣。

她以自己的主張活出最美的自己,她以自尊自立贏得美好婚姻,她以愛與尊重贏得孩子的愛重。

她是丈夫眼中賢惠的妻子,她是孩子心中最愛的母親,她活成自己最美的樣子。

倪桂珍一生無疑是成功的,為自己、為人妻、為人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