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驚蟄日,學習汪曾祺先生的隨遇而安

2020年3月5日正是驚蟄日,驚蟄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從這一日開始氣溫開始上升,雨水也變多,萬物開始引來新的瘋狂生長。今日一看果然太陽高照,外面的花都開滿了枝頭。

似乎一掃2020年的開局,被新型病毒影響了一個多月的中國人開始有序地恢復生活、工作,這是值得開心的一件事。

這一日也是汪曾祺先生的百年誕辰。欣賞汪曾祺先生是由於讀了他的作品,領略了他筆下的世界風情,也意識到汪曾祺先生那份淡然的隨遇而安。

如果你不太瞭解這位作家,那麼你一定在初中的時候學過這樣一篇課文叫《高郵鴨蛋》,這就是汪老寫的一篇散文,我至今還記得裡面有這樣一段細緻的描寫“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從那以後,高郵鴨蛋便成為我想象中鴨蛋的代表。

我真正喜歡讀汪老的作品還是在看了他的《受戒》和《大淖記事》,文章都不算太長是短篇小說,但是讀完之後韻味無窮,引人遐想。《受戒》裡的小和尚明海和女孩小英子之間純真朦朧的愛情更是讓人讀完從心裡感到溫暖。

讓人無法想象這是一個遭受了許多磨難的人寫出來的文章,再去讀汪老的散文,那種隨遇而安的淡然態度更是會讓人感到佩服。汪老出生舊式地主家,年少時經歷了戰亂,在解放後又被打成右派,他的至親更是因此無辜死去。

他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我不相信他對於命運給他的磨難沒有過抱怨,但是有的人因為抱怨命運而就此沉淪,有的人會在命運的折磨中沉澱下來,塑造自己的底蘊。汪老就是這樣的人,他依然熱愛生活,他筆下描繪的不是大人物大事件,只是一些小人物小事情,花花草草,蟲草鳥獸。

我總覺得在苦難中可以看汪老的作品以自娛自樂,寬慰自己生活還是向上的。在幸福的時候也可以看看汪老的作品,告訴自己要善於發現身邊的一草一木,這些都能豐富我們的生活。

2020年是個魔幻之年,全國人民被隔離在家中,或許會有焦慮與痛苦。我也曾因看到一個個患病死去的新聞而哭,其中有一個最讓我難受的場景是,一個女人眼睜睜看著自己的母親被送走火化,來不及多看幾眼,她只能對著運走母親的車哭泣流淚,就因為那個女人是因為患新型冠狀病毒而死的。這樣的慘劇每天都有發生,幸好在慢慢減少。

三月了,生活還是要繼續,藉著汪老的百年誕辰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提倡學習一下汪老的精神,一切都會慢慢轉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