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之一線滯留異鄉者篇:冷暖囧途 大家幫了我我也幫大家


■ 滯留異鄉

1月23日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數以百萬計的人被隔絕在武漢內外,他們或是來漢旅遊、出差和學習的異鄉人或是武漢人滯留外地。特殊時期他們堅持學習、工作和參加志願服務,儘可能地投入這場戰疫。

武漢人賈鵬宇:三餐都有人送到房間 免費打印孩子學習資料


結束留觀離開酒店當天,鄭州當地政府工作人員給他女兒送來了一大袋的零食,包括五香牛肉、火腿腸、沙琪瑪等。


“戰疫”之一線滯留異鄉者篇:冷暖囧途 大家幫了我我也幫大家

3月8日,賈鵬宇一家三口的自拍


“這段不同尋常的日子,將永存於我們一家三口的記憶之中。‘疫’中見真情,鄭州人民給予我們的熱情相助,讓我們倍感溫暖、一生難忘……”3月8日下午,43歲的武漢市民賈鵬宇說道。

賈鵬宇是武漢市江夏區一家文化公司的經理,1月21日晚,他和妻子、女兒從武漢乘機前往泰國旅遊。1月27日,此前預訂的曼谷飛武漢的返程航班取消。1月28日,一家三口改簽落地鄭州。一下飛機,一家三口和其他武漢人就被一臺大巴車接到了新鄭機場附近的一家酒店,開始接受醫學觀察。

留觀期間,酒店為賈鵬宇一家安排了一間三人間,一日三餐都有專人送到房間,飯菜品種多樣,雞魚肉蛋葷素搭配,每次都配有小米粥、銀耳湯等。工作人員一天三次上門測量體溫。

賈鵬宇14歲的女兒即將參加今年的中考,上網課需要打印學習資料。“學習資料都是酒店前臺工作人員幫我們打印的,前後總計打印了200餘張,每次工作人員都十分熱情,也沒有收我們一分錢”。

結束留觀離開酒店當天,政府工作人員還給賈鵬宇一家三口送來了10餘個口罩和一瓶消毒液,並給他女兒送來了一大袋的零食,包括五香牛肉、火腿腸、沙琪瑪等。

江西女孩 章清: 困難時刻 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


“我把她當成我女兒。”這些天來,56歲的洪山區工商聯下沉幹部劉興把她當成了自己的乾女兒,每天視頻噓寒問暖。


“戰疫”之一線滯留異鄉者篇:冷暖囧途 大家幫了我我也幫大家

章清 長江日報記者尹勤兵 攝

3月8日上午,陽光明媚,洪山區洪山街鴻桂苑東區一棟居民樓21樓的出租屋內,20歲的江西女孩章清(化名)在接過社區送上門的新鮮蔬菜後,又接受了體溫檢測,熱情地和下沉幹部打招呼。

“小姑娘狀態不錯!”三鴻社區黨總支書記劉芬介紹,2月20日,社區人員上門排查時,章清臉色蒼白憔悴,好多天沒下樓,已用電熱杯吃了連續多天的泡麵。武漢關閉出城通道、封閉小區,從未經歷如此“陣仗”,小姑娘有些恐慌。

章清來自江西吉安,去年9月來漢學習電腦繪畫。原計劃大年初二回老家,因為疫情,她滯留在武漢。她列出了“紙巾、麵條”等幾項急需品,洪山區教育局下沉幹部錢學鋒當即買來牛奶、火腿腸和青菜,並貼心買來日用品,還多加了一袋橘子。

考慮出租屋內沒有灶具,社區送去一套電磁爐燉鍋,並買了排骨,章清美美喝了一頓排骨蘿蔔湯。

“我把她當成我女兒。”這些天來,56歲的洪山區工商聯下沉幹部劉興把章清當成了自己的乾女兒,每天視頻噓寒問暖。

天津人滕智全:主動在社區幫忙 “我在武漢挺好的”


“大家對我特別好,經常從家裡帶給我水果、牛奶。我特別感謝他們,我在武漢挺好的。”


“戰疫”之一線滯留異鄉者篇:冷暖囧途 大家幫了我我也幫大家

3月8日,滕智全在搬運代購回的居民用藥

3月8日一早,41歲的天津人滕智全,和兩名江岸區後湖街道十大家社區的志願者,一同前往黃石路大藥房,為47戶居民取藥。下午2時30分左右,3人帶著4大袋藥品,回到社區分發給居民。

和另外兩名社區志願者不同,滕智全是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截至3月8日,他已經在十大家社區辦公室裡住了20多天。一張行軍床和一床被褥,就是他的臨時宿舍。社區書記告訴他,目前已有酒店可以安置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但滕智全婉拒了,“我就住這兒,和你們一起幹活,挺好!”

滕智全從天津來武漢出差,因為疫情滯留武漢。2月下旬,他所住酒店被徵用,在轄區派出所協助下,後湖街道的十大家社區書記把他接回了社區。

在社區住了兩天,滕智全看到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忙碌,“社區的幾個姐姐,每天要搬一百多份菜,還要一個個打電話通知居民,特別辛苦。”於是,滕智全和社區書記商量,成為了社區志願者。“既然我在這,那就出點力,多少也要發揮點價值。”

滕智全說,自己知道安置酒店條件比住社區辦公室好,“但在這和大夥一起工作,也很開心,而且大家對我特別好,經常從家裡帶給我水果、牛奶。我特別感謝他們,我在武漢挺好的。”

武漢護士張灣灣:被悉心照顧 全力參加網上問診


“酒店飯菜送到房間,每天兩葷兩素還有湯,吃得蠻好。下午酒店還會給我們送來水果,每天不重樣。”


“戰疫”之一線滯留異鄉者篇:冷暖囧途 大家幫了我我也幫大家

張灣灣在雲南旅遊

“正是有當地的悉心照顧,我們建起公益問診群才沒有後顧之憂。”回武漢快一個月,但提起滯留雲南西雙版納時受到的妥善安置,張灣灣依然充滿感激。

張灣灣是一位武漢護士,春節前到雲南出差,因新冠肺炎疫情滯留在當地。在雲南的日子,她和同事一起建了一個微信公益群,免費為武漢患者問診。

1月28日,她們住進了當地的安置點酒店。酒店給了她們優惠價,包一日三餐。“飯菜送到房間,每天兩葷兩素還有湯,吃得蠻好。”張灣灣告訴記者,下午酒店還會給她們送來水果,每天不重樣。

“酒店裡住了很多滯留雲南的湖北人,每個房間都發放了體溫計。”張灣灣說,當地還給滯留人員建立微信群,有什麼生活需要,可以在群裡聯繫商家購買。有一些老年人要購買藥物,在群裡報了藥品名後就會有人送到酒店。

滯留雲南期間,張灣灣還和同事組建一個新型冠狀病毒公益諮詢群,通過網上答疑,幫助患者判斷病情。“有當地的照顧才讓我們能夠把主要精力放在網上問診。”張灣灣介紹,在她們離開雲南返漢時,當地還安排車輛將她們送到機場。

(長江日報記者張奔設 陳潔 方歷嬌 劉海鋒 王剛 汪崢 尹勤兵 萬凌 李佳 通訊員繆璐 朱勝妮 趙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