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华为一争高下?阿里达摩院官宣进军5G

与华为一争高下?阿里达摩院官宣进军5G

阿里达摩院官宣进军5G.mp3来自AI报道00:0010:13


3月10日,达摩院官宣进军5G。

5G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开启万物互联浪潮的基础。在本次疫情中,5G在远程医疗、在家办公、在线教育等场景下已经发挥出其强大能量。


为释放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国家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由此,5G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依托于阿里的应用生态和云计算基础,达摩院建立了XG实验室,旨在推动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


不过相比5G基础技术,XG实验室更关注5G应用层技术和生态发展。

与华为一争高下?阿里达摩院官宣进军5G

阿里达摩院官宣进军5G:底气在于云计算

作为阿里旗下立足于基础科学、创新性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院,达摩院带来一个重磅消息:


成立XG实验室,进军5G界!


虽然实验室的目标很远大,旨在推动下一代网络通信技术的研究。但目前而言,还是主要聚焦5G技术和应用的协同研发。


官方称,XG实验室将依托阿里的丰富应用生态,专注5G基础设施技术和应用的协同创新,为超高清视频、在线办公、AR/VR、工业互联网、智能物流、自动驾驶等场景研究符合5G时代的视频编解码技术、网络传输协议等,并制定相关标准。


阿里要进军5G应用,有何优势?


首先,当属阿里的云计算布局。


过去十年,阿里在云计算网络的关键技术上已进行全面布局并实现大规模应用,涵盖高性能网络、自研交换机、意图驱动网络、可编程网络、流量调度等,这将为XG实验室提供充足的技术储备。阿里云遍布全球的云数据中心、云网络和边缘节点,将会为海量的5G终端设备,提供极致的高性能、低延时、高可靠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为5G应用落地提供有利条件。


与华为一争高下?阿里达摩院官宣进军5G

其次是,阿里的豪华智库阵容。


在负责人上,XG实验室的主任将由阿里达摩院研究员、阿里云智能网络自动化及研究负责人张铭担任。他是网络领域的资深专家,研究领域包括数据中心网络、边缘网络和4G/5G移动网络等,也在高性能网络、意图驱动网络等前沿领域有重大突破。


据悉,张铭1999年于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于2005年取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拥有16项美国专利,并在国际顶级的学术会议和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极具前瞻性和影响力的论文。


此外,实验室核心成员还包括IEEE高级会员、阿里达摩院研究员叶琰,她曾参与3代视频编解码标准开发、浸入式视频和流媒体的标准开发。


XG实验室是达摩院成立的第15个实验室,此前达摩院已成立语音实验室、视觉实验室、智能计算实验室、自动驾驶实验室、量子计算实验室等。成立两年多来,达摩院在国际顶级技术赛事上获得了近50项世界第一,入选500多篇国际顶会论文。


与华为一争高下?阿里达摩院官宣进军5G

为什么现在进军5G?

阿里在这个时期进军5G,是时代趋势,率先抢位的必然姿势。


首先,引爆的事件是,受疫情影响的特殊时刻,“新基建”的横空问世。


“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7大领域。


与“铁公基”和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基建不同,“新基建”更强调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集科技与基建的双重属性为一身。


阿里的反应很迅速,就在“新基建”提出后不久,阿里巴巴集团就与杭州余杭区签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并宣布将在集团总部所在地余杭区加快推动一系列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


阿里CEO张勇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新基建,正在成为新的投资和发展方向。”


而这其中5G首当其冲也成为阿里新的投资方向。


目前,5G基础设施已成为各国必争的堡垒,全球已有超过3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5G商用,部署3000多个应用实践。而今年的疫情,也催生了更多5G业务需求,比如在家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随着5G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将是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变革。


其次,2020年是公认的5G元年,同时5G的发展路线也日趋清晰,技术日趋成熟。


在全球5G标准制定方面,制定方3GPP在进行5G相关的标准研究工作共为三个阶段,即REL-R15和REL-R16、REL-R17。


第一阶段:REL-R15

REL-R15满足部分场景的5G需求,开启商用进程。2018年6月14日11:18,美国圣地亚哥3GPP全体会议正式通过3GPP NR REL-15独立组网标准,5G进入商业化冲刺新阶段。


2019年,我们见证了非常强劲的全球5G商用势头,全球超过40家运营商和40多家终端厂商推出了5G网络和产品。到2020年末,预计全球5G用户数量将达到2亿。


第二阶段:REL-R16

REL-R16是3GPP中5G第二阶段,据3GPP中负责CT,核心网络和终端规范小组的LionelMorand表示,R16第三阶段协议预计90%的工作在2020年3月份能够完成,乐观估计在2020年6月份可以完成。


第三阶段:REL-R17

R17预计将于2021年下半年完成。Rel-17将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降低时延、扩大容量,并将定位精度降低至厘米级。


代表着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特性的5G标准,对应的是以下三种场景:


1.eMBB:3D/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

2.mMTC:大规模物联网业务;

3.URLLC: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需要低时延、高可靠连接的业务。

在第二阶段也就是Rel-16,目前支持工业物联网应用的大量工作已经完成,等整个标准推出后,它会带来mMTC,URLLC的功能。高通与西门子、博世力士乐等工业生态系统领军企业的合作就已取得丰硕成果。


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而这广阔的市场蛋糕,阿里自然是不会放过的。


与华为一争高下?阿里达摩院官宣进军5G

能否与华为、高通一决雌雄?

在5G建设中,全球超过50%的5G站点都在中国,引领全球。目前已渗透至制造、能源、公共安全、医疗、教育、媒资等19个行业,涉及4000余家企业。


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华为。


有着30年通信基础的华为公司从2009年开始就开始投入5G的研究,研究已经超过10年之久,在5G基础技术方面有着全球领先地位,以及在芯片、终端、系统全方位的技术储备,多项报告认为,华为有望通过1+8+N的产品架构实现5G物联网时代的终端品类扩张能力。


据了解,华为的1+8+N的产品架构中, 1和8都是华为自己做。1是手机,8是平板、PC、穿戴、智慧屏、AI音箱、耳机、VR、车机。“+” 号就是在5G网络下,通过Huawei Share和HiLink实现华为1+8设备与N设备之间的万物互联。


3月4日,华为高管在伦敦召开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宣布:截至目前,华为已获得91个5G商用合同。同时还宣布启动“5G合作伙伴创新计划”, 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投资2000万美元,支持5G创新应用。


在3月9日的发布会上,华为又带来了一系列的5G解决方案,包括5G RAN解决方案、面向确定性网络的5G核心网解决方案、业界首个分布式智能全光接入网和Liquid OTN光传送解决方案、面向5G和云时代的智能IP网络解决方案、华为5G智能网优解决方案以及5G Power 2.0解决方案等。


由此可见,华为的5G是覆盖了硬件、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全方位布局。而我们知道,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在物理层。阿里若要在通信基础技术上发力,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积淀和真金白银的投入,还远远无法与华为、高通相提并论。


从目前来看,达摩院XG实验室更关注5G应用层技术和应用生态的协同层面。因此,达摩院能否推动5G应用和生态的快速落地,成为其能否抢占先机的关键。


如今,以云计算、AI、5G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势必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其中,作为万物互联的基础,5G自然是“新基建”的重中之重,此次阿里达摩院宣布进军5G,不仅吹响了国内科技和互联网企业向“新基建”发力的“冲锋号”更预示着一场世界级科技的较量正拉开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