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讚頌大義?|其實是似是而非的善惡 (下)

既然是片面的代表了少數人的利益,那麼封建思想宣揚的大義就是錯誤的觀念

,以此為標準來認定曹操是奸臣,當然也是錯誤的論斷,最基本的判斷準則就不正確,所以說,把曹操當作奸臣、奸雄,只代表了帝王和地主階級的利益。

簡單的說,假如一貫照此觀念,趙匡胤、武則天等同樣要和曹操劃為一類,但他們並沒有像曹操一樣臭名昭著。從根本上來說,他們的性質一模一樣,都是異姓奪取了皇位,受到的評價卻截然不同。

《三國演義》讚頌大義?|其實是似是而非的善惡 (下)

如果硬是要找出區別,找出不同,似乎可以找出三點:第一,曹操雖有篡位之名,卻沒有謀朝之實,他有野心,有實力,卻沒有踏出最後一步,生前沒有登上皇位;第二,雖然曹丕繼承了曹操的基業和志願,建立了曹魏政權,但還沒有站穩腳跟,在民眾心目中還沒有樹立高大的帝王形象,就轟然倒地,既沒有來得及為曹操造勢,也沒有培養一批衷心擁護的文人。第三,或許,魏晉是一脈相承,而明清是被異族統治。

拿第二點對比明朝,可看到清楚的反差,腐朽不堪的龐大帝國,被小小的女真滅國,仍有很多遺臣為故國殉義,從各方面來說,曹魏的作為要比明末政權好上很多,卻沒有得到廣泛認可,從而獲得眾多擁躉,甚至很少得到正面描寫。

《三國演義》讚頌大義?|其實是似是而非的善惡 (下)

《三國演義》和歷代恪守正統理念的文學作品一樣,站在特定的立場來批判曹操,混淆了真正的曹操形象。但如同馬克坦島上的雙面紀念碑一樣,.抵抗入侵者的拉普拉普是菲律賓人民引以為豪的民族英雄,而麥哲倫是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險家,兩個敵人在自己的祖國都有極高評價,因為不同的立場對同一人物有不同的看法。

《三國演義》讚頌大義?|其實是似是而非的善惡 (下)

銅牌的正面赫然寫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戰士們,在這裡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殺死了他們的首領——費爾南多·麥哲倫。由此,拉普拉普成為擊退歐洲侵略者的第一位菲律賓人。”銅牌的反面是這樣寫的:“費爾南多·麥哲倫,1521年4月27日,死於此地。他是在與馬克坦酋長拉普拉普的戰士們交戰中受傷死亡的。麥哲倫船隊的一艘船隻——維多利亞號,在埃爾卡諾的指揮下,於1521年5月1日升帆駛離宿務港,並於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環球航行就這樣完成了。”對同一個人,對同一件事情,有著正反兩面不同的評價。

《三國演義》讚頌大義?|其實是似是而非的善惡 (下)

出於穩固統治的需要,封建君主們自然視曹操為亂臣賊子,站在他們的立場,這樣的觀點沒錯;但作為被統治的民眾,為何要認同統治者的觀點?

在三國時期,沒有更好的選擇嗎?掌控他人命運的君主,在作出決定時,為什麼不能顧全天下的百姓?

什麼才是符合廣大人民利益的正義?在三國亂世,則是各路梟雄看著無力迴天,便早早的歸順,避免徒勞的消耗民眾的財富和生命。

《三國演義》讚頌大義?|其實是似是而非的善惡 (下)

在封建社會的觀念中,不假思索,下意識就認為正統觀點應該是“君君臣臣”,沒有百姓的存在。

殘酷的真相是,在主宰手下數萬人命運的梟雄眼裡,這些低賤的草民是沒有任何屬性的棋子,梟雄會求才若渴,會禮賢下士,但不會分一絲一毫的憐憫到草民身上。正如同流行的電子遊戲一樣,在玩家眼裡,只會關心英雄人物的發育、培養、發展,對這些英雄人物的各項屬性、個性特點了如指掌,對其他底層的民眾只有一個數字的概念——多少人口,說他們是隱藏的二進制數據也非常正確,對數字和數據的關心程度一樣——都是幾乎為零。

充滿諷刺味道的是,不但當時的文人或史學家非常認同對小民百姓的輕賤觀念,古代的文人,也抱有同樣的觀點,他們總是以固有的眼光來評價書中的人物,讚揚符合“大義”的正面人物,批評謀朝篡位的反派奸雄,有幸得到點評的人物,往往是有名有姓的高官顯爵,布衣黔首很難入得他們的法眼。

《三國演義》讚頌大義?|其實是似是而非的善惡 (下)

必須要看到造成這種情況的制約因素,第一,古代文人受限於時代,很難提出超前的代表人民的觀點;第二,當權的統治階級不會容許異端邪說。

此外,也要看清隱藏在背後的真相,在亂世中,百姓總是受苦,很簡單的道理,這些文人和史學家看不到嗎?可為什麼從來不提,一來是不重視平民,二來,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深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他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只有成王敗寇的大人物才值得關注,才值得大書特書,“民”無足輕重,完全可以忽略。

《三國演義》讚頌大義?|其實是似是而非的善惡 (下)

為了穩固統治的需要,封建的文人編造了“大義”的騙局,根本不會想到,如果考慮到人民的苦痛,很多戰爭可以避免;更不會想到,三國爭霸中,曹、劉、吳都充滿了對霸業的嚮往,人人都有帝王夢,“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榮華富貴和權勢名利成為所有人的目標,這樣角逐天下的 故事,也成為小說、戲劇或評書等最好的題材,但鼓動了一代代亂世英雄,都想成王敗寇,視民如草,而當戰亂波及,這些編撰者、傳播者也無法逃脫災難。相應的,更符合民眾利益的曹操,也被他們當作了奸雄,而不是撥亂反治的英雄。

因而要批判性的看待傳統觀念,即使廣泛流傳上千年的三國故事,也代表了典型的封建落後思想,成為愚弄人民的幫兇。


〈完〉


《三國演義》讚頌大義?|其實是似是而非的善惡 (下)

—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