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緩解直腸癌晚期便意,有何方法?

本覺8


您好,我們首先來看一下直腸癌晚期的症狀:

1、腸腔狹窄,出現腸梗阻現象,當腸腔完全阻塞後,則會出現便秘、腹脹、腹痛等腸梗阻症狀;

2、直腸癌晚期癌腫侵犯周圍組織器官,使患者排尿苦難、尿頻、尿痛等,當侵犯到骶前神經叢,會出現骶尾和腰部疼痛症狀,當直腸癌轉移至肝臟時,會引起肝腫大、腹水、黃疸、甚至惡液質等症狀;

3、直腸癌晚期患者會出現排便次數增多,排便不盡、便意頻繁、裡急後重等癌腫局部刺激症狀;

4、腸道分泌增加是另一個典型的直腸癌晚期症狀,這是腸道粘膜受刺激引起的,有少量的黏液分泌物會隨著大便排出,大便表面有條狀黏液,當腫瘤繼續發展時,對直腸粘膜刺激更大,病人感到直腸內有輕度不適,或者經常有一種虛無的便意感,直腸癌晚期癌瘤表面潰爛時,大便則更加稀薄,可如水樣而混有粘液和血液。

因此,直腸癌晚期的患者如果經常有頻繁的便意的話,說明直腸周圍都被累及了。大便是經過直腸排出的,當直腸裡有東西的時候就會引起便意,是直腸癌晚期正常的生理反應,想要去掉這個感覺,就只有行神經截斷術,切除支配肛門的神經。


黃志豔大夫


直腸癌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就是大便次數增加,便意頻繁。就是常說的直腸癌的排便刺激症狀。腫瘤進展越晚,刺激症狀越明顯。典型表現:經常有便意,去廁所後並沒有多少大便,甚至排不出大便,總是有排便不盡感。

這是什麼原因呢?正常排便之前會有明顯的便意,每個人都有排便中樞,大便到達直腸壺腹後,會刺激直腸粘膜的排便感受器,接受到刺激後通過傳入神經纖維上傳的到脊髓的低級中樞,然後再上傳到大腦的皮層中樞,會根據當時的環境做出判斷,決定下來後通過傳出神經纖維,控制肛門括約肌是收縮還是放鬆。

但是,當直腸長腫瘤後,會不時的刺激直腸粘膜的排便感受器,因為排便感受器不會分辨是大便還是腫瘤,就會不停的給大腦提供排便的信息,這就產生了便意,不停的想去廁所的原因。


針對晚期直腸癌來說,一般沒有根治手術的機會。減輕症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有效的抗腫瘤治療。

除手術切除外,相對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根治性放療。所謂放療,就是通過放射性射線來殺滅癌細胞,使腫瘤縮小,甚至消失,這樣排便刺激症狀就會明顯減輕。

為什麼推薦放療呢?這是因為直腸癌對反射線敏感,放療的效果好。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中低位的直腸進展期癌標準治療方案就是先做根治性放療,然後再行根治性手術切除。

除放療外,需要全身化療,部分患者化療後直腸腫瘤也是會明顯減少,這樣也可以減輕便頻的現象。


除了抗腫瘤的針對性治療外,其餘減輕症狀的方法有:1每晚溫水坐浴,每次15-30分鐘,可以緩解肛門不適,促進肛周血液循環;2可以應用痔瘡膏,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3另外,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儘量食用好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