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葷”是草字頭呢?

風尚520


為什麼“葷”是草字頭呢?


因為“葷”本來就是植物。這個字看小篆其實就很清楚,就是車前、路邊的草。本意是指蒜、蔥之類的有味道的植物,在現代屬於調味的配菜系列。

《說文解字》中有釋義:葷,臭菜也。《倉頡篇》也指出:葷,辛菜也。

古代對“葷”字的釋義,所謂“臭”,並不一定是指臭氣,而是指“辛”,即味道特殊,刺激,不像其他蔬菜有自然香味。不過喜歡這些辛辣氣味的人也很多,像川湘貴地區,離了這些配菜,做出食物來就寡淡無味。

而對於古代的中原人來說,吃東西也就是煮一煮,口味都是偏清淡的,所以這些“辛菜”對他們來說就是異類。就好像如今江浙港臺的人跑到我們湖南來吃菜一樣,辣椒的刺激對他們來說比“臭味”更大。

古代又沒有口香糖,缺乏好的淨口技術,那麼要保持謙謙君子的形象,不在說話的時候產生異味讓別人不適,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吃這些有異味的菜。古人也很愛惜自己的形象啊,像宋之問口臭,就長期口含雞舌香,試圖解決這個毛病之後得到武則天的青眼。

而修身之人,就更加講究了。平日裡就吃的素淨,哪一個成仙的人會散發異味?這是對仙風道骨最大的不敬。所以,戒葷——不吃辛臭食物就是每一個修道、清心、向佛的人必須要抵擋住的口舌之慾。

而且這也不算難事,同時讓自己心清體健,何樂而不為之?

所以,道教、佛教以及注重形象的自持人士就達成了共識。

通謂蕓薹、椿、韭、蒜、蔥、阿魏之屬,方術家所禁,謂氣不潔也。

注意,這裡是“方術家”所禁,什麼是方術家?就是道佛成型之前的神仙教派,忽悠秦始皇,然後被坑殺得最厲害的人。這些人裝神弄鬼,煉丹求仙,想在皇帝面前求得利祿,形象保持那是絕對少不了的。就算是忽悠普通人,有誰見過一個神仙一開口就是韭菜盒子味道的?

為什麼禁?“氣不潔也”。自己不舒服,又破壞神仙形象,當然該禁。而道教本來就是神仙教的變種,這個習慣就保留了下來。

佛教稱之為“五葷”,大致指蔥、蒜、韭、薤、芫荽等,又作“五辛”。

一個正常人都不喜歡和滿口異味的人交流吧,何況靠近神佛之人。

那麼這種指代異味植物的“葷”,怎麼又變成了肉的代言詞呢?

在“不食葷腥”中,葷是“五葷”,而“腥”才是指肉類。其實也很明顯,葷是草字頭,腥是肉字旁。不過大概是肉有“腥”味(牛、羊、魚等各種都有),所以在製作這些肉菜的時候,加入刺激性味道的配料來除腥是不可避免的。而對“辛菜”的適應隨著人的口味在慢慢分化、改變,你不吃韭菜,我不吃大蔥,他不吃大蒜,但是這些配料在肉菜中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葷腥”兩個並列結構的詞可能就慢慢轉化成了偏正結構,變成了“帶有刺激味道的肉食”的意思。

南朝梁武帝蕭衍在佛教推廣方面有兩個功勞,第一是建了很多寺廟,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嘛,都是他在位的時候建的。另外一條就是為佛教僧眾制定了戒律,也就是說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原,從東漢到梁,幾百年,在蕭衍手上有了完成了漢化的重要標誌。

和尚們不吃肉,是從這個時候起的。跟佛教原始教義沒有關係。

印度人咖喱味重,也是不提倡吃“葷”的,但是不戒“腥”,是可以吃肉的。不過後來佛教在印度被滅,然後從中國迴流,不知道這個戒律是否照抄了回去。

反正大家如果看到有和尚、道士吃肉,用不著稀奇。

不過是一個人為的規定而已,佛道義理的精研,哲學思想的進階,與吃不吃肉的關係不大。就去看西遊記吧?要是蟠桃宴真的只有桃子,豈不讓人心裡發齁?這些都是人的想像、人為規定而已,你願意守就守,不願意守也沒關係。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嘛。

實際上從現代營養學角度來說,人作為雜食性動物,不吃肉只會營養不良。素食者別噴,因為今天你們有很多代餐提供維生素ABCDE,古時候人哪有?要不然為什麼古時候是個老和尚就有舍利子,而現在怎麼那麼難燒出來?不是你們佛學境界不夠,是營養結構改變了而已。

扯遠了。“葷”到後來成為了“素”的反義詞,就是拜了“葷腥”這個詞意的逐漸合併、變化。“葷”不再只用來表示辛辣味道的植物,也代表了肉菜。就和肉菜對立起來了,但是字已經早出來千百年了,並不會、也沒必要為了字義的增加去改變他的偏旁。

一個代號而已,我們瞭解清楚就可以了。說不定到下一版漢字修訂,就把“艹頭”去掉,加上“月旁”呢?

這都不是問題,只要約定俗成,大家都知道這個意思就行。


梧桐樹邊羽


草字頭的“葷”本意並不是指肉類,而是指蔥蒜類的菜,常用來作為肉類的佐料,因而用來指代肉類。

查閱《漢典》,“葷”,形聲。從丱,軍聲。本義:指蔥蒜類辛臭的蔬菜。《說文解字》:葷,臭菜也。 佛教徒稱蔥蒜等有特殊氣味的菜為“五葷”,亦稱“五辛”,指蔥、蒜、韭、薤、芫荽等。“五葷”常常用來作為肉類的佐料,所以就用這一特徵來指代肉類,後來演變了一個詞語叫“葷腥”,指雞、鴨、魚、肉等食物,與“素”相對。“葷”因為味道濃重(口味重),現在也指低級、粗俗的語言,如“葷笑話”(帶色笑話)。

而最早指代肉類的,應該是上面這個“胾”字(讀作zì),含義為切成的大塊肉。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胾,大臠也,謂鳥獸之肉。…人曰肌,鳥獸曰肉。”所以這個“胾”字是指可以用來食用的鳥獸之肉。


麓風軒


“葷”,是草字頭,指植物,“腥”是“月”字邊,才是肉類。

“葷”指五種帶氣味的菜,佛家是指“蔥、蒜、韭、薤、芫荽”,道家是指“韭、蒜、芸臺、胡荽、薤”。我們今天說講一些不好的話叫做“葷段子”“葷話”,也是指有氣味的意思。一般來說,這些有氣味的菜吃了以後,在人群中會引起反感,唸佛經,念道家咒語的時候有氣味是對神仙不敬,因此,好多場合戒“葷”,又同時戒“腥”,“葷腥”在一起時間長了,“葷”便成了代名詞。


清淡滋味坊


葷是草字頭的解釋:

原因:

引用:字源解說

a.軍,既是聲旁也是形旁,是“暈”的省略,表示不清醒。

b.葷,篆文(植物)(暈,不清醒)

c.造字本義:名詞,蔥蒜等使感官興奮、刺激食慾的蔬菜。在吃素修行的僧人看來,蔥蒜等辛香植物刺激慾望,使人失去清醒。

所以葷使用了草字頭


對聯詩詞鑑賞


葷的反義詞不是素,而是齋。

我學過一些佛教的知識,比如佛教的“朔望齋”,就是農曆初一、十五要吃齋,這裡的齋指沒有太多氣味的食物,比如蔥、蒜、茴香等等,由此可見,葷物包括了蔥、蒜,所以是“艹”字頭。

吃肉則和吃素相對,所以“葷”並不是指肉類,故用草字頭。


瀚悠居士


“葷”來源於禪學之悟,是梵文的舶來品,是佛系生活的六根之一。

佛教始於唐朝,盛也唐朝。佛門戒律繁多,如戒色,戒酒,戒葷等嚴苛佛法,六根清淨,才能靜下心來,吃齋唸佛,才能弘揚佛法,才能修成正果。

佛門弟子都是都是從凡人脫俗而來,故都有享用過雞鴨魚肉,都有罪孽。故和尚都用餐為素食,來減輕罪責。

素食都是艹字頭,故為提醒佛教徒誠心實意念佛,在禪語中衍生出帶艹的“葷"字,代表雞鴨魚肉。


用戶1495609362175


一、梁武帝興佛

梁武帝(464-549)蕭衍,為南朝梁代皇帝。為人勤儉、好佛,曾四次捨身寺廟,甘為役事,又經常舉辦法會,大興佛事,廣建寺塔,致當時南朝佛寺達七百餘所,僧尼達十餘萬人。 詩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僧人多了,供給耗費就負擔沉重,管理就成了大問題。而且梁武帝以前出家人都吃肉的。這讓一直儉樸的蕭衍感到應該改革。

二、《首楞嚴經》說,出家人所吃的肉,不是真肉,是佛力變現的肉,而所變的肉,也是五淨肉,就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疑為我殺,或它自己死的,或鳥食殘餘,並且明確說,佛涅槃後,出家人不可以食肉,不僅不能食肉,還不能起傷害眾生的念頭。

三、僧人眾多,自律不夠,持戒不嚴,帶來很多問題。梁武帝是佛門大護法,他在唸《楞伽經》時受到感動和啟發,就決心提倡素食,於是作《斷酒肉文》,而且自己以身作則,以王法為後盾強制執行。

四、佛家戒五葷。“葷”是素菜。特指大蒜,小蒜,韭菜,蔥,洋蔥。食之味大,口臭,於佛不敬。肉叫“腥”。梁武帝禁食肉,自始葷腥皆禁。 從此,於僧人來說,葷菜腥菜都是禁菜。 在長期的使用中葷腥漸漸被簡化為“葷”。而此“葷”之義包含了“葷腥”兩個方面。


水煮周易


如今的菜,雞魚肉蛋,倭瓜葫蘆,都包括在內。上街買“菜”也好,酒店點“菜”也罷,“菜”早就既包括素,也包括葷了。但在古代,“菜”只有蔬菜之義,一點也沒有葷味。《說文》曰:“菜,草之可食者。”《小爾雅·廣物》也說:“菜,謂之蔬。”《荀子·富國》記載:“古禹十年水,湯七年旱,而天下無菜色者。”《韓非子·外儲說左下》也記載:“孫叔敖相楚,棧餅菜羹。”這裡的“菜”都是青菜、蔬菜之義,沒有一點肉味。先人們開始以菜充飢,是不得已而為之。“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也是飢餓所迫。《內經》說“五菜充飢”,

葷是草字頭,那怎麼能很肉類有關呢?其實,葷有五葷。指蔥蒜類植物。因為古時經學傳授,避免口中有異味,所以避免吃葷物。後來梁朝,因為皇帝的母親信佛不吃肉,所以天下信佛人都不準吃肉。久而久之,就慢慢流傳為現在了。至於腥,指水生物。羴(shan)指食草類動物,而臊,指食腐肉類動物。


宇豪正陽


佛家說的.葷腥是兩個東西.伊斯蘭也有類似的禁忌!葷是有刺激性的植物食品.韭菜.大蒜.蔥.等等....腥是肉類.....有月字胖.很好理解了吧!



丘山HILLS


這個葷字真有點暈,按現在的說法,葷是指雞鴨魚,牛羊兔肉類而言的,葷字無肉傍而是草字頭,素字沒有草字頭而是主字頭,真是葷素搭配,越品越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