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最近,

武漢一位順豐快遞小哥被連升3級,

從一個普通員工火線提拔為分公司經理。

在一家龍頭公司“火箭”似的提升,

他是少數人中的少數。

而除了順豐的火速提拔,

連國家郵政局和《人民日報》,

也對他點名嘉獎。


這一切他究竟憑的是什麼?

因為他實在是太厲害了!

他就是,汪勇。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今年35歲的汪勇,

在35歲前的故事,

實在找不到什麼 ,

因為他實在太普通太普通了,

就是一個順豐小哥、還兼職網約車司機,

可他精彩的故事,

就是從2020年1月24日,

大年三十的那個除夕夜開始的。


那是忙碌的一天,結束一天工作後的他,

終於能夠閒下來刷一刷手機了,

過年了,放假了,

外面還有傳說中可怕的病毒,

那就好好待在家裡陪陪家人吧。

可就在當晚的十點,

他無意間刷到了這樣一條,

醫生在問:

有沒有順風車能送我們回家?


沒有人敢回應,

也沒有人願意此時去接這個單,

可他卻上心了,既然看到了,

就不能當作沒看見,他越想越坐不住了,

可怕家人擔心,

於是他撒了個謊、便急忙出門了,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汪勇和女兒


勇敢,不是沒有恐懼,

而是心懷恐懼仍然前行!

就這樣,

當晚他一刻不停的竟送了30個醫生,

最後累的連腿都發抖,

也更清楚此時武漢的處境了。

第二天,他也後怕,不想去了,

主要就是怕連累父母妻兒,

可是想想這些醫生,

她們不怕死不怕累,在一線救治病人,

不能讓她們天天就這麼走回去吧。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而昨天在送醫生回家時,他知道,

有的醫生家裡住得很遠,

下班後如果沒有車來接,

那就要走上好幾個小時才能回家,

很多人乾脆睡在科室裡,

床就是一張靠椅,

可這樣下去醫生累垮了,誰來救人啊!


而政府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

一切都沒有準備,

根本就很多的後援是接不上的,

於是,此時又是凡人挺身而出了!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他成了,

自此,

順豐小哥汪勇成了志願者汪勇。

當然,結果就是再也不能回家了,

他就一直睡在公司的倉庫裡。

他對自己說:

再堅持幾天,等後援到了,

哪怕是我感染了,或者說我掛了,

那我也是一個人扛著,沒關係。


可後來,疫情是越來越嚴重了,

來武漢的醫生也越來越多,

接送方方面面都需更多的司機。


他意識到,

這已不是他一個人能完成的事了,

於是,

志願者汪勇又變成了“領導者”汪勇,

他自發組織協調,竟建立起了,

一隻二三十人的志願者司機小分隊。

而他的領導才能,

也在這樣的險境之時,顯現了。

首先,他制定了非常嚴格的隊規,

前來當志願者可以,

但必需是一個人住,做最壞的打算,

就是被感染了,一定不能拖累家人。

這樣打消了很多自願者的後顧之憂;


其次,做好自己的安全防護,

還有車子每天都要消毒,清理,

送完一個醫生,就消毒一次,

過程雖然繁瑣,但的確很奏效,

很神奇的是,

他所領導的小分隊,真的竟無一人感染。


再後來,他的小分隊也不夠用了,

來支援武漢的醫療隊越來越多,

根本就沒法滿足,

這麼多醫護人員的出行需求,怎麼辦?

這時,他的“才能”又迸發了,

繼續擴張車隊,

去跟滴滴、摩拜、

其他網約車公司聯繫溝通。

他先是在群裡號召,

然後再一個一個電話打過去溝通聯繫,

他說:“沒想太多,

就是想一定要把這件事辦成”。


而在對接協商過程中,

他吃過不少閉門羹,

但最終,也感動了很多人,

也許善良就是一粒種子吧,

它總會激發出更多的善良!

醫護人員在前線拼死拼活救人,

志願者不辭辛苦的在後方支援,

這些壯舉、這些善行,

總是能感染更多人的。

於是,

果真他就把這事給辦成了。

先滿足了短程回家的醫護人員需求;

再弄來400輛電動車,

又解決了一部分需求;

然後聯繫上一家網約車公司,

又解決了一部分需求......


可這邊剛解決了醫護人員的出行問題,

他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醫護人員吃飯難。

很多人其實都不知道,

所有外來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

他們到了以後都是住在酒店裡,

但是酒店卻沒有專人提供餐食。

很多醫護人員就是方便麵、餅乾、

礦泉水,這樣一頓頓湊合的。


一次,有個小護士,

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我好想吃大米飯啊”。

短短一句話卻深深刺痛了大家,

更刺痛了他,

每天接送和這些醫務人員在一起,

他太知道她們有多辛苦了,

可是竟連一口熱乎飯都吃不上!

他說:“別人過來是救命的恩人,

我必須得讓人家吃白米飯”。


於是他又坐不住了,不管怎樣,

今天一定要讓她們馬山就吃上熱乎飯。

他開始行動了,

先是網上發出信息聯繫上了一家飯店,

對方願意以成本價16元一份的套餐,

賣給他。

工資不高的他,一口氣就訂了30份,

然後火速就送去,


可是他心裡清楚,

憑他的財力,能解決得了這一頓,

下一頓,下下一頓...,怎麼辦?

之前的經驗給了他信心,

發自內心的真想去幫助,

也給了他動力。

他四處找資源,果然事在人為,

他找到了兩家當地的飯店,

每天提供一百多份的免費盒飯。


可是醫護人員吃飯難,不光是在金銀潭醫院,

但這兩家飯店已經供給滿負荷,達到了極限。

他只得再另謀出路了,

他在想是否可以找個廚房,

然後再弄食材?”

想法有了,馬上行動,

很快一家飯店的老闆願意免費提供場所,

最後食材也有人捐助了,

2月5日,“汪勇志願者餐廳”開張了,

每天產量盒飯700份,全部免費,

不僅解決了醫護人員的吃飯難的問題,

還有其他司機、志願者的吃飯需求,

也一併給解決了。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可之後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

不久,武漢封城了,

疫情防控嚴格起來,

他的餐廳也要被迫關停了。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可他不想停,也不能停啊,

執著起來的他,停不了手了,

他又去找便利店,對方願意免費提供餐食,

實在太好了,這個時候,

他的盒飯供給量,已經驚人到,

每天要供給15000多份了。


可沒想到就在十幾天後,便利店的倉庫,

在疫情管控下,也關門了。


而他沒有慌亂更沒有放棄,

冷靜清晰的制定出了AB兩套方案,

A方案協調相關部門,跟政府對接,

最好就是能讓便利店儘快恢復生產。

B方案解決眼下問題,先弄來泡麵,

能讓大家按時吃上飯。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這個快遞小哥是先跟人溝通、

再跟企業溝通,

最終,竟開始要跟政府溝通了。


“一紙禁令是誰下的,我就要去找他。”

最終,他聯繫上了武湖街道辦事處,

對方瞭解情況以後,上報說明,

上頭領導最終是同意批覆了。


就這樣,便利店死而復生了,

第二天,

一萬五千份盒飯,又供應上了。


能解決出行問題,

還能解決吃飯問題,

他的本事了得啊!

而他志願者行動似乎上癮了,

他又要開始解決,

醫護人員的生活需求問題了。

他所組建帶領的志願者團隊,

“後勤服務保障中心”。

無論是醫護人員換眼鏡片、

還是修手機屏幕、

買拖鞋、要指甲鉗、充電器、

甚至秋衣秋褲都可以去找他。


醫護人員最缺的,

就是保暖的無袖羽絨服,

他籌了10萬元,

把武漢商場裡的羽絨服買得一件不剩,

又在廣州訂了1000件。

還有一次,他連夜開車往返100多公里,

到鄂州葛店運回了,

2000雙醫療隊急需的防護鞋套。


他說:我們能做的不多,

不能像醫護人員一樣救死扶傷,

但我們可以查漏補缺,

盡我所能不虧待他們。”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有人問:汪勇,你憑什麼一呼百應?

他說:“可能是大家信任我吧?”

還有人問:“汪勇,這種情況下,

人跟人之間的信任,是怎麼建立的?”

他說:“生死之交吧,

大家都是想出一份力的,

目標一定是一致的,

那就是保護醫生,給武漢加油。


很多志願者說:

“汪勇給了我們一種說不出來的力量,

我們就想跟在他後面,

多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他,就這樣成了大家膜拜的偶像!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之後到了2月19日,順豐復工了,

他突然接到領導的電話,被告知:

“明天開始上班,你被升職為部門經理了,

管理四個營業網點”。

順豐小哥汪勇沒想到的是,

自己已被火速提拔成部門經理了。


而更驚喜的是,

2月26日,國家郵政局發出嘉獎通知:

授予汪勇“最美快遞員”特別獎

號召全行業向他學習。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人民日報》也報道:

稱他為抗疫時期的生命擺渡人。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而剛剛2月底,

他終於可以從倉庫搬回家裡住了,

兩歲多的女兒很黏他,

他離家的一個月裡,

常常因想她而哭泣......

他說當時最難的時候,

他就心裡對自己說:

疫情過後如果我安好的話,

就希望能多陪陪家人。

現在終於可以了!


太厲害了!人民日報點名國家特獎,這位火速被提拔的快遞小哥真牛


這真的是,這個鬱悶的2020年,

我們能聽到的一個最美好的故事了!


當他的真實故事被央視報道,

在面對面的這場訪談中,

我們感動著他的付出,

可卻也驚訝的發現:

當時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

他們從出行到吃飯,

以及各方面生活所需,

竟然是如此的一片“空白”!

不禁想起那個在朋友圈裡,

討要衛生巾的女護士了......


可我們明明聽到,

領導說物資充足啊,

全國人民都在捐款捐物,

可怎麼會連醫護人員連飯都成了問題,

還得靠他這樣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

去組建志願者團隊,

他竟幹了,

某些在其位的領導沒幹好的事!

真是感覺滑稽至極之餘,太心酸......


喊口號的形式主義在咆哮,

幹實事的快遞小哥在奮勇前行!

難怪網上有這樣的言論:

是他,撐起了武漢最後的體面!


竟真的還是應了那句話:這世上,

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某些選擇性裝聾作啞的領導,

讓人寒了心,

可這世上總有汪勇這樣的平凡英雄,

又能讓我們暖了心,

因為他們我們還願意相信,

這人間值得,這世界美好。

也相信:

時代永遠在獎勵解決問題的人。


謝謝你,汪勇,

謝謝,所有疫情前線,

如汪勇這般的志願者,

你們平凡但卻真偉大,

你們的真心、無畏與善良,

就是愛播撒下的一粒種子,

必將在中華大地,

薪火相傳,千年不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