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記敘文每日閱讀(十四)母親的“聲聲慢”

母親的“聲聲慢”

江志強

“慢點,慢慢吃啊,沒人跟你搶呢。”母親慈祥地看著我,疼愛寫在臉上,一個勁兒地勸我慢點吃,我卻充耳不聞,只顧狼吞虎嚥。待到杯盤皆空,肚子飽飽,飛出家門,與死黨為伍,留下母親收拾殘局。

小時候,這樣的場面幾乎天天都在上演。母親總是不厭其煩地勸我慢點,再慢點。我呢,除了玩,還是玩,沒功夫理會母親的“慢”,一天又一天,慢慢地長大。

幾十年過去了,母親年邁,我近中年,每回到她那兒吃飯,她依然勸我慢點,再慢點,憐惜寫在臉上。而我,很多時候依然像個孩子,吃完飯,閃身走人。除了忙,還是忙,沒時間品味母親的“慢”,一年又一年,一刻不得閒。

一個偶然的場合,我聽一位朋友的講座,講到興起,聊到他的母親。他說:一年365天,爸媽時常打電話過來,讓我去吃飯,其實,他們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吃飯,更想和孩子們說說話,聽聽孩子們的聲音,嗅嗅孩子們的味兒,就這麼簡單。

細品朋友的話,我驚詫,愕然,感動。情不自禁想起了母親那一聲聲飽含關切與慈愛的“慢慢吃啊”。我用粗淺而單薄的人生閱歷解讀著母親的“聲聲慢”。

小時候,母親讓我慢點,再慢點,其實是想讓我靜下心來,細嚼慢嚥,不要噎著,也不要撐著,平平安安地長大。

長大後,母親讓我慢點,再慢點,其實是想讓我拋開俗務,讓心回家,不要急著把飯吃完。她除了讓我注意身體,平平安安地生活,更想借著這慢慢的光陰,和我說話,和我嘮嗑,把日子過慢,讓平凡的時光一點一點地延長。

一個“慢”字,從母親嘴裡說出來,一說就是大半輩子,期間包含了多少希冀啊!

於是,已是中年的我,在母親面前不再那麼疾速,而是靜下心來,真正陪著她,不緊不慢,不徐不疾,吃飯,遛彎,逛早市,踏青,講那過去的故事,尋到了一份歲月靜好的妙境。

一下子擁有了這麼多的“慢”,母親反而有些不習慣呢。她時常激動得像個孩子,說起話來竟有些不好意思:“你,你那麼忙,還……”

我笑,眼眶溼潤:“老媽呀,您說嗎呢,我是您兒子,咱們慢慢地過哈!”

她被逗笑了,一臉的春花。

母親的“聲聲慢”,蘊含著深情無限。母親的“聲聲慢”,飽含著幾多掛牽。在母親的心目中,我就是她的全部啊。

我把自己和母親在一起的“慢時光”告訴了那位朋友,朋友點著我的腦門,壞笑:“你小子,好像悟了。”“老媽是一本書啊,哪能隨隨便便就能悟到?”

(選自《思維與智慧》 2019.12 六月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