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習寫作不知道如何開始?先閱讀《寫作之書》學習4大實用方法

女作家簡·奧斯汀生活在落後的18世紀英國。在那個時代,女人沒有工作機會,最好的出路就是嫁人。

而簡·奧斯汀打破了世俗的偏見,她的一生出版了七本經典小說,成為著名作家。她本人靠著寫作實現了經濟獨立,擁有了人生的選擇權。

在我們生活中,寫作也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比如寫個產品策劃,寫一篇演講稿。很多人也因為寫作獲得了額外的收入,擁有了更多的機會。

想從頭開始學習寫作,不妨先讀一下這本《寫作之書》。

想學習寫作不知道如何開始?先閱讀《寫作之書》學習4大實用方法

《寫作之書》的作者是保拉·拉羅克。她是美國西密歇根大學的文學碩士,是暢銷書作家和專欄作家,一直專注在寫作和教授寫作的領域。

在本書中,作者介紹了很多非常實用的寫作案例。作者介紹了寫文章時,需要關注的長短句,語法知識,還說明我們怎樣才能講好一個小故事,增強故事的趣味性。

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寫作過程中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都被作者逐一解答,她會給你非常專業的修改意見。

《寫作之書》告訴我們:做為一種在工作生活中必備的技能,我們應該學會掌握寫作的基本技巧,把自己的想法精準地表達給讀者。

最重要的是,寫作的本質是為了更好地表達和交流,我們要學會享受寫作的快樂。

第一,避免惺惺作態,簡明扼要地說明問題

一旦你的文章沒有做到言簡意賅,那麼在文章裡能剩下的就只有含糊不清的泛泛之談和莫名其妙的囈語了。——溫德爾·拜瑞

在翻閱一些書籍時,我經常會看到很多晦澀難懂的詞語。尤其在一些特定領域,比如商業,醫療,科學方面更加明顯。

我們翻閱資料,是為了弄清楚原本不明白的問題,而這些晦澀難懂的詞語卻給我們增加了難度。

《寫作之書》的作者說,他在當大學教授寫作時,有一名學生很堅定地認為一名教授有才華,卻只是因為他很少能聽懂這名教授說的東西。

還有很多工程師,曾經費盡心力去提升他自己作品的閱讀等級。因為他認為,如果他的作品能達到很深的層次,他在別人的眼裡就會更聰明。

可真實情況是:在晦澀抽象的文章裡,是不存在所謂的睿智的內容。你的高深內容只會讓讀者無法理解。真正高明的做法是,將文章簡化,讓複雜難懂的內容變的易於理解。

《寫作之書》中作者提到喬治·奧威爾書中的一個著名段落: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能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這段文字很簡潔,可讀者並沒有這段話簡單沒有生詞而覺得沒有可讀性。相反,它卻在當中透漏出無比堅定的力量,帶給人們自信。這段話也被流傳很久。

想學習寫作不知道如何開始?先閱讀《寫作之書》學習4大實用方法

第二,要直入正題,帶給讀者有價值的信息

對於很多寫作新手,最常出現的寫作問題是寫的東西沒有重點,說太多廢話。

比如,這段文字:

學校將著手開展多年以來最大膽以來的一次行動,希望藉此使得在成千上萬間教室裡發生的事情對校內學生的需求做出響應。

看似這段文字說了很多,可沒有任何實質意義,只是毫無意義的空話,讀者在其中接收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這樣一來讀者要麼放棄閱讀,要麼讀不懂或者誤解了你的意思。閱讀詞不達意的文章,讀者既費時又費力,這讓閱讀變成了一項高成本活動。

寫作中要想讓讀者明白你的寫作意圖,可以直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寫作,並且要直入主題,不說空話。沒有人會覺得你的語言膚淺直白,反而你寫的越簡單,讀者會更覺得你直截了當,妙趣橫生。

當你只想堆砌字數而不是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你想表達的意思就會迷失在雲山霧罩的詞語中,而讀者也不能抓住你想表達的信息。

想學習寫作不知道如何開始?先閱讀《寫作之書》學習4大實用方法

第三,寫作要有邏輯性,文章內容要相互關聯

平時看到一篇好文章,我們想快速瀏覽很容易。可當你開始寫作,會發現,輕鬆寫出來的文章並不等於閱讀體驗會很好。

實際上,行文流利,有邏輯性是確保文章容易讀懂的前提。

1.寫作前蒐集整理好將要寫的主題材料

作者提到他有一個很好的寫作習慣。他寫作的時候會準備兩個文件夾。一個會將適合主題的材料放在裡面。另一個會將和主題無關,卻有可能會用到的其他材料放在裡面。

如果你的文章包括三個部分,那你就可以用三種不同的顏色對每個部分加以區分。第一部分用藍色,第二個部分用綠色,第三個部分用紅色。

這樣你就不用在浪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把材料上的內容重讀一遍。只需要用眼睛一掃,就會知道哪個資料屬於哪部分。

2.在開始動筆之前,你需要制定一個簡易的寫作大綱

寫作中,你很有可能忘記,或者會不知道如何闡述自己要寫的主題。所以,第一步要在開始寫時候,就明確自己的寫作框架,弄清自己文章的發展脈絡。

3.將主線內容分割成幾個小主題,按順序完成每個小部分

如果你要寫一本書,那麼就分成若干章節。如果你要寫一個長故事或長篇報告文學,就分成若干部分。然後再集中精力,按照順序認真的完成每一個小部分。

4.寫作中途不要中斷,完成後再修改內容

開始寫作的時候,有些作者會經常重新翻看自己剛剛寫的內容,想盡可能地不用修改內容,一定要求自己做的完美無缺。

其實,最好的做法是在寫作的時候切記不要去修改已經寫好的內容。因為這樣會打斷你的寫作思路。

如果你找不到合適的詞彙,那就先用一個差不多的詞,然後繼續寫下去;如果你拿不準某個語法或者標點符號該怎麼用,就先做個標記,寫完後再斟酌。

總之,你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完成寫作。所有的細節修改任務都要留在完成一篇文章後。

想學習寫作不知道如何開始?先閱讀《寫作之書》學習4大實用方法

第四,以結果為導向進行限時訓練寫作

在《寫作之書》中作者提到,她曾經讓學生們每天寫半小時日記

她認為寫日記是一項能自我放鬆的活動。學生們可以把任何自己想寫的東西寫在日記裡。

剛開始時,學生們很擔心沒有可寫的,或者是怕自己寫不好。她告訴學生們,要心無旁騖地寫,只要寫下去,才能不斷地進步

一個月後,她把學生的日記收上來批改,她親眼見到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在逐漸增強。學生們不僅在語法和句法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且越來越能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最後,她開始讓學生們限時寫作。她給學生們佈置一項寫作主題,讓學生們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寫作

作者發現,這種結果導向型的練習寫出來的文章都很出色,學生們的表述會更加清晰,故事講述也更完整

很多人看到別人因為寫作而受益,卻遲遲不敢動筆。就是因為自己的顧慮太多。

如果你想學習寫作,不妨像作者提出的以結果為導向進行練習,在時間上對自己加以限制。先從寫日記開始,每天練習半小時,幾個月後,你的寫作能力會有顯著的提高。

想學習寫作不知道如何開始?先閱讀《寫作之書》學習4大實用方法

《寫作之書》中提到作家斯蒂芬金,他在寫偵探小說方面做得極其出色。斯蒂芬金的小說用詞精準,擅長渲染事件氣氛。

在最初學習寫作中,他經常模仿名家的風格。他認為學習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模仿在寫作領域做的最好的人,然後再逐漸擺脫影響,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其次,要多寫多練,不要等有靈感才開始寫作。

我們可能寫不出流芳百世的作品,但是我們可以寫出對某件事情的看法,或是把自己所在領域的經驗分享出來。畢竟,寫作的目的就在於輸出價值觀,實現更好的表達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