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宇宙中哪顆恆星最古老?

用戶329979768


嚴謹的講,科學問題不會用“最”這個形容詞,即使在相當確定的情況下,也不建議使用這個修飾。廣告法就禁止在商品宣傳中使用這個字,何況以天文學尺度衡量的事物本身就包含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在描述天體年齡、距離時往往都需要註明“大約”兩個字。

已知最古老的恆星的年齡非常接近宇宙的年齡,約138億年。按現有宇宙學理論,第一批恆星(第三星族星)可能誕生於大爆炸之後約37萬年開始的再電離時代結束的前後,距離大爆炸大約4億年。

第三星族星是在早期宇宙中形成的極大極熱且不含金屬的恆星(天文學中的金屬包括除了氫氦之外的所有元素)。它們並未被直接觀測到,但經由宇宙中非常遙遠的引力透鏡星系可以找到一些間接的證據。它們的壽命註定極短(小於一百萬年),由於現在這種恆星已經不再形成,要觀察這種恆星就必須在極遙遠的可見宇宙邊界尋找,而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上要分辨出恆星,即使對於未來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來說也是難以達到的任務。

目前銀河系內最古老的恆星其中有一顆被稱為“瑪土撒拉星”(Methuselah star),中文的意思其實就是“壽星”。它位於天秤座,距離地球大約190光年,編號HD 140283,是一顆幾乎由氫和氦組成,但也並非毫無金屬成分的貧金屬恆星,它應該是宇宙誕生後的第二代恆星。天文學家通過哈勃空間望遠鏡對該恆星進行研究並計算出它的年齡是146.6±8億年。


心繫宇宙天地寬


最古老的星球的是距離我們190.1光年的Methuselah,他的年齡也許比宇宙還要大。據歐洲靈敏度最高的普朗克望遠鏡觀測推斷,我們的宇宙有138.2億年的歷史,而由之後哈勃望遠鏡的很多調查得知,Methuselah的年齡為144.6億年。科學家認為Methuselah來自於銀河附近的矮星系之一或我們的星系,並且現在在中心黑洞(射手座 A)周圍以每小時800,000米的速度快於其他行星繞軌道運行。這顆行星的速度無法超過我們星系的逃逸速度。

HD 140283 (又被稱作 Methuselah)是距離地球大約200光年遠位於天秤座的一顆金屬含量很低的亞巨星,他在銀河系的蛇夫星座邊界的附近,視星等級為7.205。當恆星向我們移動而不是遠離我們的時候,他的光線會或多或少有些藍移,並且超過一個世紀以來天文學家公認的是他是一顆基於他的其他軌道(固有運動)的高速恆星。由約瑟夫·張伯倫(Joseph W. Chamberlain)和勞倫斯·阿勒(Lawrence Aller)進行的一項早期的光譜分析顯示,實質上它的金屬含量遠低於太陽,而現代光譜分析表明他的金屬含量大約比太陽低250倍。它是離地球最近的稀缺金屬 (星團II)恆星之一。

因為 HD 140283既不在主序帶又不是一個紅巨星,他在赫羅圖中的早期定位已由基於量子力學的數據和恆星演化的理論模型以及在數百萬顆恆星中觀測到的過程來推斷他的年齡。對於場星 (與星團中的星相對)來說,很難精確地足夠地瞭解到其中一顆恆星的光度、表面溫度和成分,來得到有關他們年齡的相對精確小範圍的值;由於這些數據的相對稀缺,對於一個像HD 140283這樣的星族II星來說,得到一個準確的年齡推斷更為困難。

一項發表於2013年的研究中使用了美國宇航局NASA的精密制導傳感器和哈勃空間望遠鏡來測量這顆恆星精確的視差(也就是距離和光度),並且利用這些信息得到了這顆恆星的大約年齡為144.6億年,誤差在8億年內。由於最終數值中的不確定性,這顆行星的這個年齡這顆恆星的年齡可能與2015年普朗克衛星最終結果確定的為137.99 ± 0. 21億年的宇宙年齡相沖突。


天文在線


3月11日,NASA發佈了這張炫麗的哈勃圖像。照片主角是一個超級星團(恆星星群),名叫韋斯特倫德1號星群,英文叫Westerlund 1。位於南天星座的天壇座Ara,是銀河系內最龐大的一個恆星星群,大約擁有20萬顆恆星,1500顆超新星。不僅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星群,而且非常年輕,大概只有300萬年,跟我們的太陽46億年相比,絕對是個嬰兒。這恰好為科學家提供絕好的恆星形成樣本。要知道,通常發現的巨大恆星群都相距甚遠而且年代古老。不過,這個恆星群只有15000光年,以至於有科學家拍手稱快:Westerlund 1 就在我們的後院裡。當然,這個恆星群並非剛剛發現,早在1961年由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的,由於躲在銀河系的星際塵埃後面,不太容易觀測。

就在這個超級恆星群裡,科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大一顆恆星之一,天文編號Westerlund 1-26,簡稱W1-26,屬於紅超巨星red supergiant(或者特超巨星hypergiant),光度幾乎是太陽的380000倍,大小等於1530個太陽半徑,足足有7.1個天文單位,要是把它放到太陽的位置上,它的光球層都能吞噬整個木星軌道!



天文探索君


宇宙中目前可探最古老的恆星名為:2MASSJ18082002-5104378B

這顆古老的恆星擁有約135億年的歷史!

這顆古老的恆星由2011年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科學家們合作使用哈勃望遠鏡斯必澤紅外望遠鏡觀測並推算出這顆恆星的年代。(最終怎麼推算岀來的我不是專業的所以不清楚)。

科學家們為什麼探測這些古老的恆星有什麼意義?

個人觀點:

從這些古老的恆星可以推測所知的宇宙存在約150億年,150億年整個宇宙天體已知的物質中可以推測產生多少顆星球智慧生命存在,TA們的科技文明又是什麼樣子!從物質中可以推測科技限制,例如:給你一遍森林在你極限智慧下也產生不了火箭!所以哈勃望遠鏡觀測的宇宙天體為什麼用顏色代表這顆恆星或者星雲含有的物質,方便科學人員研究觀測。


太空探索者號


這個問題很有趣,可以引出兩個觀點:

(1)天文尺度裡面,10^9年是稀鬆平常的存在。

(2)宇宙年齡很大,但是恆星都有壽命,參與構成恆星的物質是在進行一個又一個的輪迴。


可以想象一下,離我們最近的太陽,都有45億年的年齡,而且我們的太陽這個恆星,既不屬於生命週期很長的小質量恆星,也不屬於老年星,而是一個自身質量不大不小而且處於青壯年時期的“壯星”。



這麼一想是不是覺得130億年的年齡不那麼大了。


先來說宇宙中的物質演化。


從星雲說起,恆星說到底還是大規模聚集的物質,這些物質就來自於星雲。就像一盤散沙中的沙粒,相互之間靠引力作用吸引聚集,形成恆星。聚集到一起的質量大小決定了最後的演化路徑和壽命。(詳見下圖)

質量最小的褐矮星,內部壓強不足以引起核反應,這種事最穩定的,只要不來個撞擊打碎或者有吸積盤來輸入或輸出物質,褐矮星可以生存很久很久。更大的質量的聚集物質因為引力作用壓縮內部有核反應所以會經歷更加複雜的演化。


恆星的年齡估計

這是個非常活躍的課題,要知道離我們最近的恆星也是光年單位那麼遠,我們不可能到其所在星系,去取樣然後拿過來分析。


我們能做的只有觀測,通過高分辨率的望遠鏡來測量恆星的自轉速度,亮度,光譜,尺寸,通過周圍小天體的運動估計其質量,通過這些信息來對恆星的年齡有一個估計。所以嚴格意義上說,不能是“測量”恆星年齡,而是“估計恆星年齡”。


天文學家Stephen A. Naftilan的觀點是:

"The uncertainty in the observations and the uncertainty in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physics probably lead to an uncertainty of 10 percent to 20 percent in our estimate of the absolute ages of the globular clusters. According to our best available estimates, stars having about 90 percent of the sun's mass are just now starting to die in the globulars. These stars are most probably around 15 billion years old, but they could conceivably be as young as 12 billion years or as old as 18 billion years. It is very unlikely that most of them could be either younger or older than this range. This estimate is already accurate enough to place some very interesting limits on the age and life history of the universe."

大致意思是

“觀測的不確定性和相關理論物理學的不確定性可能導致我們對球狀星團絕對年齡的估計不確定性為10%到20%。根據估計,一些觀測到的恆星有0.9倍太陽質量,這些恆星處於瀕死狀態,它們可能存在了約150億年,準確的說,它們的年紀有120億年或180億年。他們中的大多數可能比這個範圍年輕或更年長。這個估計值已經足夠準確,可以對宇宙的年齡和生命史設置一些非常有趣的限制。”


對於太陽這麼大的天體,估計的誤差區間都有60億年,可以看出年齡的估計還停留在約摸看看的狀態。


Pjer地學天文


已知最古老的一顆恆星應該是被命名為2MASS J18082002-5104378 B的恆星,其金屬含量是所有已知恆星中最低的,它的質量很小,只有太陽的10%左右,屬於恆星中質量最小的紅矮星,光度比較微弱,所以在銀河系中久久未被發現。

這顆恆星形成於宇宙誕生後的1億多年時間裡,也是組建銀河系的最古老創始成員,雖然它已經過去了135億多年,但是這顆恆星從理論上來講能夠存活萬億年,如今的他實際上還處於其置身的嬰幼兒階段。而由於宇宙的年齡也比它大不了多少,所以宇宙的年齡在它這裡也基本相當於嬰幼兒階段。

這顆古老恆星的發現也告訴科學家們這樣一個現實就是宇宙誕生的第一批恆星並非都是大質量恆星,也包括一些小質量的紅矮星。


凱哥看宇宙


這顆名為“2MASS J18082002-5104378 B”的恆星屬於一個圍繞同一個公共交點運行的雙星系統

美國天文學家發現了或屬於宇宙中最古老的一批恆星(這批天體幾乎完全由宇宙大爆炸噴射出來的物質所構成)的一個天體。這顆擁有135億年曆史的小恆星浮出水面,意味著宇宙中可能存在著更多質量非常小、金屬含量非常低的恆星——甚至可能還包含宇宙中最早形成的一批恆星。這顆恆星之所以不同尋常,是因為它與其它金屬含量極低的恆星不同,它位於銀河系“薄圓盤”的部分中,而這裡也是我們太陽系所在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