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一“塘”,廣西以“數字+塘”的鄉鎮名,你知道其歷史嗎?

小的時候,在村裡,經常可以聽到大人們說某個地方的時候,會說,那裡遠哦,“論塘路遠”(這裡說的是客家話)。那時只知道這“論塘路遠”形容的就是很遠的意思,但是並不知道具體有多遠。前兩天寫了一篇關於廣西各地以““數字+塘””命名的鄉鎮,有網友評論到才知道,這個“塘”其實是一個單位名稱。一般指的是十里為一塘。

十里一“塘”,廣西以“數字+塘”的鄉鎮名,你知道其歷史嗎?


“塘”是古代的郵驛制度單位,古代為了傳遞信息,一般都會在一定距離就會設置一個郵驛站,站上提供車馬和食宿。宋代的時候這些驛站叫做“鋪”或者“急遞鋪”,到了元朝,規定了驛站之間距離為“鋪”,而到了清朝,這些郵驛站又增加了“塘”這個名稱,一“塘”就是十里。也就是十市裡就設置一個驛站(塘)。

十里一“塘”,廣西以“數字+塘”的鄉鎮名,你知道其歷史嗎?


古代這個郵驛制度在當時的遍佈廣西各地。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郵驛站慢慢發展成為了鄉村甚至鄉鎮。所以,廣西現在很多“數字+塘”的地名,大部分都跟古代的郵驛站有關。比如南寧的二塘鎮、三塘鎮、四塘鎮、五塘鎮,都是在同一條道路上,就是以前的郵驛站。現在的五塘鎮距離南寧市興寧區中心也是差不多25公里,也就是差不多50裡左右。而武宣的二塘鎮,平樂鎮的二塘鎮,距離所在的縣城也是10公里左右,也是20裡。

十里一“塘”,廣西以“數字+塘”的鄉鎮名,你知道其歷史嗎?


而經過統計以“數字+塘”命名的鄉鎮,你會發現,這些鄉鎮普遍存在南寧、百色、柳州、柳州等地,而北海、欽州、玉林,賀州、崇左等地卻很少出現這樣的鄉鎮。這其實也反映出了廣西古代的行政中心主要是在南寧、柳州、柳州、桂林等地,而不是其他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