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響應等級下調≠放鬆!鍾南山說了,還有這些地方要注意

昨天上午傳來一個好消息:

全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應急一級響應降為二級響應!

江西宣佈解除一級響應!

應急響應等級下調≠放鬆!鍾南山說了,還有這些地方要注意

一字之差,有什麼不同?

“警報”是否解除?

口罩能不能摘掉?

快來一起看看吧!

什麼是公共衛生事件二級響應?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範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可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

二級響應即發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若調整為二級響應,應急處置工作則不再由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統一指揮,改為省指揮部統一部署;三級響應,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負責統籌;四級響應,縣級人民政府統籌管理。

下調應急響應等級會帶來什麼變化?

下調至二級應急響應等級則意味著該地疫情已得到控制,形勢好轉。省級政府可實行對本行政區的更多事項的決定權。

從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雖然標誌著事件的性質、危害程度等降低了,但並不代表警報解除,更不代表我們可以喘氣歇腳、放鬆警惕。

據瞭解,不同級別的應急響應,區別主要體現在不同層級政府的職責定位,對於公眾而言,不管實行哪一級應急響應,自我防護都是預防病毒和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

應急響應等級的下調意味著什麼?

下調應急響應等級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意味著我省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勢頭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形勢持續向穩向好,防控防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效,全省疫情防控贏得了可喜成績,但不是取消防控措施了,只是根據防控形勢的變化,對防控措施進了調整和平衡。雖然全省應急響應等級降低了,但是對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對防控的要求不能降低。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提醒:防控的級別要下降,防控的意識要保持,仍要高度警惕新冠病毒對人的傳染性。

“清零”不等於零風險,

更不意味著疫情解除!

無論是否調整響應級別,

疫情期間群眾都應該做好個人防護,

不去人員密集的場所!

隨著各地有序的復工復產,人群流動恢復常態,傳染源也存在增加的風險。

在二級應急響應下,我們應該怎麼做?

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成都預防醫學會會長張建新建議:

兩點一線

除了上班,儘可能減少外出,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的頻次;儘量做到家與單位兩點一線。

衛生消毒

上下班或外出首選步行、騎單車或自駕車、錯峰出行,單位班車要做好衛生消毒。有條件的可實行網上辦公。

避免聚集

如果必須乘坐公共交通,請避免聚集,並全程佩戴口罩。工作場所請保持通風、清潔,多人同處一室時要佩戴口罩。

不走親訪友

提倡公眾自覺做到不走親訪友、不相互串門、不扎堆聊天,不聚餐、不聚集打牌下棋,不聚集跳舞、健身等活動。

我省應急響應調整為二級以後,總策略是在繼續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統籌抓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全面恢復經濟運行秩序,這不是降低防控要求,而是更高標準的精準防控;不是放鬆警惕,而是不懈怠、不鬆勁,慎終如始、久久為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