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山主,安全到達記得報個平安。

嗯嗯,我會的。對了,為何總是喚我山主,是有什麼寓意嗎?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相傳啊!在東南有座莫干山,山中有處墨池院,院中有一“書痴”山主,名曰莫山山······

故事原來這麼長啊!那你平時作揖的古怪手勢,又是出自何門何派?

那是懷抱陰陽好嗎?再說又哪裡古怪了?我行的,可是標準的三清道門平輩禮。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好吧好吧,那往後,就喚你道君好了。

不妥不妥,祖師名諱豈可附用。

差點忘了你信道來著。那以後,就喊你“真人”吧。

善,此言大善!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一路打字聊天,竟是忽略了,陰陽魚路燈照耀下的深邃夜景。

細細打量遠處,黑夜中的一抹亮光,彷彿就如那“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著我,在斜坡石路之上慢慢前行。

待得走近,一觀廣告燈上的幾末小字,心中就越發肯定,此次黑夜探路的正確性!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二郎!快過來吃飯呀!

一聽到姐姐們的招呼,我那還有半分,修道居士的覺悟和素養?

解下背囊,隨手放至過道的躺椅旁,就立即入座,加入到了“戰鬥”之中。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或許是酒精起了作用?大家的情緒,開始變得越發高昂起來。

又是歷經一番推杯換盞,我方才,從大夥熱情的包裹中掙脫出來。好有空隙,將早前寄存的衣物拿回房中。

適度的溫水,順著花灑不斷噴滿身周,我直感連日來,所積累的疲憊之意,彷彿也隨著流向地面的熱水,一併被衝下了排汙管道。

浴後習慣性的想要去點菸。待將煙盒拿起,敲門之聲,卻是突兀的響了起來···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見來人是華哥,我連忙禮貌的讓開門口。

二郎,這麼早就準備睡了?你還真養身啊!

將遞煙給華哥的同時,我已然點燃火機,為其續上了火。

咋的!煙抽完了啊。

華哥一邊吐眼圈,一邊就從口袋裡,拿出一包外菸遞給我。

深知方圓一里皆是景區地帶,為了能順利熬過今夜,我自是沒有任何理由,拒絕對方的好意。

現在生活壓力有增無減,這不養生不行啊!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你個衰仔,婚都沒結,有什麼生活壓力?

華哥不愧是個有著工廠的老闆,精力相較於常人,確實要充沛許多。我也記不清,眼皮一共打了多少次架?他方才推門告辭而出。

入夜。一連串高亢的雞鳴,表達出它,對如今生活強烈的不滿與嘲諷!

艱難緩緩睜眼,見窗外仍是伸手不見五指。我索性不再理會,那徹夜思春無處發洩的大公雞。

你叫你的,我睡我的。聽不到,我什麼都沒聽到······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次日晨醒下樓,飯桌前正敷著面膜的領隊,略顯驚訝的指了指一旁!

看不出來你這年輕人,還有早起的好習慣啊!來,自己盛早餐,能吃多少就裝多少。


阿華,你昨天睡好了嗎?

好才有鬼!現在連公雞都開始發神經了,才半夜三點,就叫個沒完。


你怎麼還在吃啊?我剛剛出門到現在,都半小時了吧?

見是小美姐,我不禁有些尷尬的撓了撓頭。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不多不多,我才吃了一隻紅薯,2個雞蛋,3碗粥而已。

就是嘛,二郎可是要爬完全程的真男兒!自然要多補充體力才是。來二郎,我這個紅薯給你。

由於登山團項目已完,大家會在上午10點,一同坐上前往高鐵站的客車回返。

故,此次龍山村至金頂的線路,已然宣告完美收官。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可唯獨我這名小野驢,卻是選擇獨自留下,想再從沈子村,反穿一次武功山全線。

這不僅,是為了彌補未見雲海之遺憾。也同是為了那句“來都來了”。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因此條線路,要長於龍山村,故耗時應該也會多出一天。

為了不在山中忍飢挨餓,待將這幾日所有衣物扔入洗衣機後,就按照前臺姐姐指引,徒步前往遊客中心購買補給。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由於四處多是餐飲店,故而每家的生意,也都是三三兩兩的散客居多。

店家一炒完菜,就坐到一旁的空桌上,對我做著推銷。

不知客官有沒有找好,今日住宿的地方呢?

見我點頭稱是,店家面色也並未過多變化,而是繼續為我,介紹起了附近有名的打卡景點。

因我二人相談甚歡,故在結賬後,就互加了聯繫方式,以備他日相見。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提著三天的物資回返民宿。待將2樓洗好的衣物,盡數晾曬好。


有一種生活形態,稱隨遇而安。有一種旅行方式,叫“來都來了”


低頭看了看時間,已經是下午的4點半。本想總算是能讓所謂“休整”付諸落實,然待看到門外的平臺遠山。

我知道!是該又到記錄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