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也許我們都未曾想到,2020年會以“地獄級”的遊戲難度開局——肺炎疫情的蔓延讓大半個中國被迫按下暫停鍵,也偷走了中國人最為重要的新春佳節;而現在甚至可能要讓全世界的體育賽事全面停擺。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對體育人而言,這個年則更加艱難。賽事延期、企業停產、科比罹難、球員染病,生活總是以最魔幻而又最現實的手法向我們展示著它冷酷無情的爪牙。身處疫情漩渦的武漢,整個體育產業更是陷入停滯。

不過,越是低迷頹唐之時,越應該積極尋找希望。撥開疫情陰影,我們也許能夠更清晰地窺探到這座體育之城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快進:英雄之城 體育基因


鍾南山院士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說“武漢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在這裡,豐富的體育賽事和深厚的體育基因,可以成為對“英雄”二字的有力註解。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武漢的體育基因體現在眾多頂級賽事上。

以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為例,武漢承辦了多項的國際性、洲際性大賽。

例如2019年10月,武漢成功舉辦了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賽人數最多的一屆世界軍人運動會,贏得了廣泛讚譽。為了成功舉辦這屆盛會,武漢集中新建、改造了27個競賽項目的比賽場館,還在軍運會歷史上首次新建了運動員村。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例如羽毛球亞錦賽已連續5年在武漢舉辦,在其57年的歷史中,武漢是舉辦次數第二多的城市,僅次於馬來西亞的吉隆坡。2019年男籃世界盃落戶中國,武漢是舉辦城市之一,第二屆國際航聯世界飛行者大會、第二屆中國汽車摩托車運動大會的舉辦地同樣是江城。

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品牌賽事擦亮了這座城市的名片。武漢網球公開賽和武漢馬拉松無疑是人們最為熟知、影響力最大的賽事品牌,再加上中超聯賽、女子籃球聯賽、水上馬拉松賽等等,江城的體育氛圍足夠熱烈。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與頂級賽事相輔相成的自然是頂級運動員,他們也是武漢城市體育基因的鮮活代表。中國網球一姐李娜、中國女足頭號球星王霜,都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伢”,她們也在此次疫情發生後用實際行動支持著家鄉的戰“疫”。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其實不止是品牌賽事和明星運動員,武漢的全民健身運動同樣開展的如火如荼。

十二五期間,武漢全市體育健身場地達到22000個,體育場地總面積達到1460.24萬平方米,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達到了28494人,每年舉辦各類全民健身活動1000餘項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體育人口達到了358.4萬人。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這一系列數字說明,疫情爆發之前的武漢體育產業正以昂揚的姿態全速前進著。


暫停:覆巢之下 安有完卵


然而,肺炎疫情卻讓快速發展的武漢體育產業被迫按下了暫停鍵。畢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全社會陷入停滯之時,體育又怎能倖免?

賽事停擺、業務擱淺,成了武漢體育產業公司必須面對的現狀。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按照計劃,4月的武漢馬拉松、6月的武漢水上馬拉松和9月份的WTA武漢網球公開賽都是武漢在2020年的重點賽事項目。更別說今年還是有奧運會和歐洲盃的大年,體育賽事營銷公司本該迎來絕對的發展良機。

但是受疫情影響,多項賽事已被迫取消或延期。例如原定2月3日至9日在武漢舉行的奧運會亞洲女足預選賽已經移師悉尼;原定於2月3日至14日在武漢舉行的奧運會亞洲大洋洲拳擊項目資格賽也已被取消。至少在今年上半年,武漢將很難正常舉辦群體性的體育賽事活動。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疫情對於武漢的各類體育公司,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由於賽事無法正常開展,體育營銷公司原本規劃好的運營業務只能擱淺,想要實現一季度的經營目標困難重重。體育培訓公司則紛紛將業務轉戰至線上,但體育教學中的“情感互動”在屏幕上顯然很難達成,培訓效果值得商榷。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更重要的是,線上培訓只是在維繫原有用戶,會員拓展目標難以完成。再加上房租和人力成本,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企業舉步維艱,甚至會有死掉的風險。

針對企業所遭遇的現實困境,湖北省政府出臺了相關幫扶政策。不過,體育產業從業者們表示,這類補貼政策優先幫扶的是涉及國計民生的企業,體育在整個行業中的次序相對靠後,很難真正享受到更多優惠政策。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因此要想維持發展企業還需要自救,而不是苦苦等待外來援助。


重啟:轉危為機 涅槃重生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在這個生死考驗過程中,一部分企業備受打擊、損失慘重,不得不被社會所淘汰;另一部分則扛過“寒冬”,贏得了重啟和再生的機會。到那時,這些體育公司也許可以得到快速發展的機會,因為危機從來都是兩面的,危情中往往蘊含著機遇。

一方面,經過疫情期間的壓抑與折磨,整個社會非常需要體育賽事作為情緒宣洩的窗口,消除公眾恐懼、彌補社會裂痕、釋放心中積壓已久的憤懣之情。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這一點在17年前的“非典”得到過驗證。停擺近3個月後的甲A於2003年7月2日重燃戰火,當輪進行的6場比賽中有近20萬的觀眾到現場觀看比賽,比兩個月前的第六輪比賽上座率增長了30%之多。

另一方面,疫情之後人們的健身意識和健身需求會進一步提升和增強,器材銷售、線上培訓、場館預定等賽道都有可能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同樣可以以2003年非典為例,中國政協發佈的《關於全民健身服務業調研報告》指出,非典之後,北京市大約20%的群眾新購買了體育健身器材,羽毛球、籃球等銷量增加了三成,甚至在短時間內體育器材商店還出現了熱銷器材的脫銷。

此外,室外健身場地使用率大大提高,各類健身設施分外搶手,北京東單體育中心室外各類場地日均人流量增加1倍。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戰線是體育營銷,畢竟有歐洲盃和奧運會的雙重加持,體育公司可以施展的舞臺足夠寬廣。再將時鐘撥回17年前,非典結束後的7月,“銀河戰艦”皇家馬德里開啟中國行。

這次稍顯“冒險”的商業活動取得了雙贏的結果,不僅有效的幫助皇馬打開了中國市場,鞏固了球迷基礎,而且幫助中國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個健康、開放、積極向上的良好形象。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因此,深處泥潭的武漢體育公司可以抓住這個行業洗牌的機會,細緻規劃業務、夯實基礎能力、拓寬營銷思路,在疫情結束時能以最飽滿的姿態和最強悍的能量,刺激產業消費、實現涅槃重生。

突飛猛進時停滯 困頓頹唐中重生——疫情陰影下的武漢體育產業

武漢作家方方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庚子鼠年這個肺疫之春,我們似乎深刻感受到個體命運如稗草一般漂浮沉淪,身處漩渦之中的武漢體育產業自然泥足深陷。

然而,歷史的車輪蜿蜒向前,一些野火燒不盡的力量,總是在時間的帷幕後生長勃發。要相信,體育是釋放壓抑情感、保持昂揚姿態的絕佳途徑。

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武漢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