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可以拚搏”——記前“國腳”藏蔡靈

提起藏蔡靈,球迷們無不交口稱讚。這位前國家足球隊主力左後衛,素享“拼命三郎”的美譽,以作風勇猛頑強,對待比賽兢兢業業而聞名中國足壇。

藏蔡靈1954年出生在“足球城”大連。1979年5月他被年維泗教練從空軍足球隊召入國家隊。由於當時物色不到合適的助攻型左後衛,教練動員要他由前鋒改後衛。儘管一下子改變自己已經習慣了的位置困難不小,但是性格倔強、為人爽直的藏蔡靈還是堅決地接受了。

從前鋒改踢後衛,談何容易!前鋒需要掌握控、傳、接、突、射的技術,而後衛最主要的本領是斷、鏟、逼、搶、補,進攻尚在其次。藏蔡靈不負教練的期望,很快適應了新的位置打法,成為我國足壇非常出色的一名助攻型邊後衛。由於他起動速度快,腳下功夫好,尤其是左腳控傳技術嫻熟,助攻時常能深入底線傳中,給對手威脅甚大。在防守上,他位置搶的好,回防速度快,盯人緊,且飛身搶鏟一招頗具威力,進攻的邊鋒想要輕易突破他的防守,實在是難乎其難。難能可貴的是藏蔡靈比賽風格好,從不做故意傷害對手的動作,完全是以技服人,可謂勇而不野,威而不怒。

年維泗之後的蘇永舜教練組建的國家隊,繼續啟用藏蔡靈打主力左後衛,參加了世界盃亞大區外圍賽等重要賽事。一九八三年,藏蔡靈隨解放軍足球隊參加了五運會比賽。五運會後,曾雪麟教練針對中國隊右路防守的虛弱,做出重召藏蔡靈加盟國家隊的決定。

去年足協盃賽後,藏蔡靈回到了哺育他成長的家鄉——大連市。在綠茵場馳騁多年的藏蔡靈絲毫也沒有鬆懈自己的鬥志,回到大連後鞍馬未歇,即跟隨大連隊南征北討。年初,在重慶“迎春杯”、上海“魚龍杯”、“永久杯”賽中,他先後擔當過邊鋒、邊後衛、中衛,前衛各種角色。

今年七月,大連隊參加足協盃預賽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十八名正選隊員竟有十二人染病掛傷。最後一戰對吉林隊比賽,連一個整齊的出場陣容都無法排出。在第二場比賽中就掛了重彩的藏蔡靈撫摸著紅腫的膝蓋,說:“打吧,還有什麼可說的?”他硬是忍著鑽心的傷痛,打滿了90分鐘。

在我們訪問藏蔡靈時問他:“依你現在的身體狀況,還可以踢上四、五年球吧?”他信心十足地回答:“我雖然年齡大了,但是現在體能狀況良好,還可以拚搏,再踢上兩、三年球是沒有問題的。”

呵,這就是我們的“拚命三郎”為發展我國足球事業的決心。

1985年 芭蕾/文

“還可以拚搏”——記前“國腳”藏蔡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