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期,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關鍵時期,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不期而至,為了阻斷疫情向校園蔓延,確保老師和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許多省市已推遲開學,孩子在家的時間變得更多。隨著疫情的持續,各地停課不停學,“空中課堂”線上教學陸續開展。面對“加長版”的寒假,家長們不僅要照顧孩子在家的生活起居,同時,也為孩子在家不主動學習而焦慮。孩子上學的時候,學校有統一的時間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還比較規律。但放假了,很多孩子玩起來就毫無節制。學校停課,孩子不能停學,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保持好的學習狀態呢?我們要做好思想工作,努力促使孩子加強自我教育,主動成長,同時要措施得力,做好幫扶工作。具體有以下幾點思考,與大家交流:

一、傳遞感恩,珍惜在家學習機會。

家庭和學校要共同提供機會讓孩子關注疫情,瞭解抗擊疫情中的感人事蹟。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無數各行業的工作者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的守護著大家的安全。八十四歲的鐘南山院士始終奔波於抗疫第一線,年輕的媽媽為救治他人毅然離開年幼的孩子一直堅守在醫院,又有多少醫護人員為救治他人而被傳染甚至失去生命。學習這些典型人物和事蹟,增加心理正能量。讓孩子們學習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偉大精神,更加懂得生命的意義,更加珍惜美好生活。有了這樣的情感體驗和思想感悟,孩子們增強了學習的自覺性,也就減少了一些叛逆,自私和放縱。

二、率先垂範,有的嚴格時間觀念。

長假裡,“一臥一上午,早飯午飯一塊吃,晚上12點後才睡覺”成了很多人的常態。受家長的影響,孩子們也改變了生活的習慣,整個生活規律被打破。作為父母,我們要遵循身體和生活的規律,勞逸結合,以身作則,按時起床並做好早餐,幫孩子養成正常的飲食和睡眠習慣。這樣孩子才能開展正常線上學習。

三、有效溝通,共同建立在家學習規範。

很多父母忙於自己工作,疏於和孩子的溝通。這種缺少了家庭參與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效果不佳的。現在受疫情影響,大多數時間都是呆在家中,父母要趁此機會,結合學校安排與孩子有效地溝通,達成共識,做一個雙方都認同的學習常規。剛開始孩子的學習常規可能需要家長幫著孩子執行和堅持,但是隨著常規的養成,孩子學習會變得輕鬆,家長也就不會花很多時間去監督。

另外,要與孩子達成共識,在學習的時候,除了上課需要的電腦或手機外,不能有其他的電子設備,以免分散注意力。

四、家校合作,學習監管不缺失。

隨著疫情的發展,各地都開始了線上學習。這個時期,學校都會指導性的給出作息安排和學科學習計劃,並會每天提供學習指導視頻,並留出明確的家庭作業。在家線上學習的學習模式,老師的督促監管時效性不強,主要靠家長的督促。因此家長一定不要一味的遷就孩子,隨意降低學校要求。一旦家長要求打了折扣,孩子再缺乏自我約束,孩子的線上學習就沒有效果了。所以說配合老師就是在幫助孩子,家長把老師的要求不打折扣的落實下去,孩子沒有偷懶的機會,也只能按老師要求去做了。

五、學會借勢,加強與老師的交流。

雖然不能到校學習,老師們還是會採用一定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督促指導的。比如我利用拍照的形式督促孩子們的早讀,要求七點之前把孩子們坐到書桌前開始早讀的照片發到微信群,考慮到有些家長上班,中午改成學生自己兩點前釘釘打卡。但由於時空限制,瞭解不是很到位。有的孩子早讀拍照後又去睡覺,這時候家長督促不了,老師也不知道,早讀就流於形式了。這時候家長要及時與老師溝通,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反饋給老師。我後來又採用早讀知識競賽的方式加強督促。所以咱們家長要及時與老師溝通,合理的藉助老師的權威,解決孩子不能達到老師要求的問題。

六、支持鼓勵,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小王子》的作者聖埃克絮佩裡說:想讓一個人造船,不要讓他尋找木頭,而要讓他嚮往大海。這句話道出了培養孩子的關鍵所在——發自內心的渴望,是驅動孩子成長的最佳燃料。我們不僅要發現孩子的問題,也要不斷髮現孩子的成長與進步,並及時給與積極的評價,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追求成功的渴望。

另外要注意孩子的用眼衛生,不能長時間在電腦和手機上學習。同時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利用固定時間,因地制宜的進行鍛鍊,提高自身免疫力。

特殊的時期給了孩子們不一樣的學習生活體驗,讓他們更懂得要關愛健康和生命;要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團結一致,共克時艱;要更加珍惜學習機會,不負韶華!疫情擋不住學習的熱情,困難阻斷不了成長的腳步。我們堅信,在家長、孩子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的校園會更加生龍活虎,奼紫嫣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