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原油“臉色”的甲醇 遭遇倒春寒

由於俄羅斯不同意減產計劃,導致減產談判破裂,沙特迅速增產降價打響原油價格戰,令國際油價崩塌。10日,消息稱沙特有可能在4月大幅度增產,美國原油庫存連續七週增長,國際油價再度下跌。WTI32.98跌1.38美元/桶;布倫特35.79跌1.43美元/桶。看原油原油的“臉色”甲醇也未能倖免。

看原油“臉色”的甲醇 遭遇倒春寒

春節過後,華中地區甲醇價格持續震盪走低,截至到3月上旬,河南市場跌至1700元/噸左右,較12月份跌160元/噸,跌幅8.6%;湖北市場跌至1820元/噸,較12月份跌130元/噸,跌幅6.67%;湖南市場跌至1960元/噸,較12月份跌150元/噸,跌幅7.11%。在價格持續走低的同時,市場開工及產量也受直接影響。

裝置開工回升

春節過後,甲醇行業開工出現大幅回落,主要是受到多套裝置降低運行負荷的影響,開工率最低時僅有61.66%,為2018年6月份以來新低。近期部分裝置運行負荷有所提升,僅有少量企業存在檢修計劃,甲醇開工水平有望回升。當前甲醇貨源供應仍維持充裕狀態,生產企業庫存偏高。生產企業公佈的檢修計劃並不多,今年的裝置檢修力度或將打折扣。

進口維持高位

我國甲醇進口市場從2019年逐步恢復,進口量明顯增加並超過正常水平。2019年全年甲醇累計進口1089.55萬噸,與2018年的742.86萬噸相比增加346.69萬噸,增幅達到46.67%,平均月度進口量為90.80萬噸。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我國甲醇進口量達到119.34萬噸,為近五年甲醇當月進口峰值,進口的貨源依舊主要來自於伊朗、新西蘭、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1月份至2月份伊朗多數裝置、馬來西亞石油、沙特、卡特爾、美國等地甲醇裝置皆有不同程度的停車檢修。同時印度、歐美價格居高不下,國外廠商多去往高價區域進行套,國內甲醇價格相對偏低,進口量有望窄幅回落,1月份進口量預計為99.76萬噸,2月份為69.88萬噸。

需求跟進滯緩

2020年延長中煤榆林二期、天津渤化MTO項目的裝置投產預期,烯烴產能將進一步擴張,但增速放緩。由於甲醇價格處於低位,產業鏈利潤明顯向下轉移,煤(甲醇)制烯烴裝置整體運行平穩,平均開工率高於2019年同期水平。由於烯烴對甲醇單耗較高,因此需求體量的增長高於其他下游行業。受到裝置檢修計劃的影響,烯烴開工窄幅波動,寧波富德裝置重啟但尚未恢復至滿負荷,浙江興興開始停車檢修,烯烴行業整體維持剛需採購。

甲醇下游傳統需求行業開工全面下滑,醋酸行業開工相對尚可,甲醛開工率出現斷崖式下滑,不足一成。冬季正值傳統需求淡季,表現已是不溫不火。春節假期傳統需求行業工廠停工放假,對甲醇需求進一步回落。節後復工時間延後及復工速度滯緩,傳統需求始終處於低迷狀態。截至3月初,醋酸平均開工率為76.08%,MTBE平均開工率為46.19%,二甲醚平均開工率為17.83,甲醛平均開工率為9.72%。

港口庫存累積

2020年年初至3月初,甲醇經歷了先去庫後累庫的過程,春節假期成為庫存變化轉折點。上游供應未縮減,同時進口貨源抵港,假期慣性累庫,甲醇庫存增加超過10萬噸。受疫情影響,下游復工時間較往年明顯延後,部分工廠3月後尚未恢復生產,甲醇需求遲遲未能跟進。甲醇港口庫存積極回升,累積至106.2萬噸,整體可流通貨源預估在39萬噸。目前華東少數重要庫區已達到滿罐狀態,受到罐容緊張牽制,沿海多數區域庫區已不再承接3月份船貨定罐業務。短期甲醇港口庫存維持在100萬噸水平以上,去庫存過程啟動仍需時日,高庫存壓力不減。

利多因素

1、下游企業復工逐步增加;

2、生產裝置春季檢修若啟動,供應端壓力得到緩慢;

3、伊朗地區疫情蔓延,若當地甲醇裝置運行受限,進口量有望縮減。

利空因素

1、國際油價深跌,拖累化工品走勢;

2、甲醇開工水平回升,貨源供應充裕;

3、部分烯烴裝置停車檢修,傳統需求行業普遍面臨開工不足問題;

4、甲醇港口庫存持續累積,維持在100萬噸以上,去庫存仍需時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