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樣出門遠途旅行的?

90斤剛剛好呢


古人出門遠途旅行一趟,跟現代人相比可謂是千辛萬苦,出村就需要開證明,沒有高速公路,沒有交通工具,沒有五星級酒店,時不時還有可能半路殺出個李逵來,一個人外出遊走名山大川,不亞於搬一次家。

大家都知道我國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他每次遠途旅行,都會顧上一個僕人,一路上可以幫忙扛鍋碗瓢盆、被褥行李,遇到兵荒馬亂時還能充當保鏢。

現代人出門旅行帶著錢和手機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可以在路上現買,古人旅行就沒這麼簡單了,所有的生存必需品都得隨身扛著。

路上的食物乾糧,必須在出門前算好行程,準備足夠多的乾糧。莊子說:“去近郊要提前準備三餐,去百里以外要連夜舂米,去千里之外則要提前三個月備糧”,這些都是古人旅行的經驗之談。

古人遠途旅行大多都是靠步行,不過由於路上攜帶大批物品,還要裝載防身器械,有些人會選擇牛車作為交通工具,這種穩當而雍容的交通工具,可以承載沉重的行李,還可以載人,直至元代,牛車一直都是中國古人主要的旅行用車,雖然也有馬車,但馬車是達官貴人才擁有的座駕,普通百姓是可望不可及。

那古人遠途旅行的路線和方向又是如何掌握的呢?有人可能以為,可以看地圖認路,然而,在古代對於普通旅行者來說,首先並不是誰都能獲得地圖,即使有紙質地圖,往往並不實用,古代的地圖往往內容很抽象,地理方位和細節不夠精準。

因此,最實用的方位掌握基本是看碑,避免迷路,古代各種交通要道或主幹道上一般會有郵亭、裡堠碑和界堠碑,來標記里程和邊界,裡堠碑之間一般相距數里路,為了避免走錯路,古人還會在大路的兩邊種上松柏、楊柳等行道樹,沿著樹的方向走,就不會離開大路,避免走錯方向。

除了官方的裡堠碑外,古代人們也有立碑題字的習慣,那些無處不在的碑刻題字,也可以讓旅行者知道大概到了哪裡,瞭解當地的人文歷史,這也是旅行當中的一道風景線。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非凡時光


大家好,我是村中有個姑娘叫小芳,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古人是怎麼出行的?

現代人出行非常方便,古人出行非常不易,一方面交通不便,另一方面路費昂貴,充滿風險,所以說一般情況下,能不出行就不出行。

古人出行最值得敬佩的一個人是徐霞客,他走遍了華夏大地的秀麗山川,並且還寫了一本書《水經注》,古代像徐霞客這樣有閒情逸致和專注旅行的人並不多,有些有抱負的年輕人出遊又是一回事了,比如李白,比如司馬遷都曾有壯遊的經歷。

古人出行的方式說一下,一般普通人的形式是徒步,大戶人家都是騎馬坐車,走水路的話就是坐船。

現在我們出遊需要住旅館,自駕遊有加油站,在古代商旅住客棧,官家住驛站,另外一些窮人可以找寺廟道觀借宿,實在找不到的話,就要露宿街頭。

因此出門要帶很多東西,首先要得官方發放的身份證之類的憑證,另外,兵荒馬亂的,還要帶武器,古人往往仗劍去遊,還要帶一個行李箱,裡面的東西很多,行李枕頭被褥乾糧水等等。

正是因為出門高風險,而且很慢,一日行幾十裡就不錯了,再見遙遙無期,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離別,都是充滿悽切的,在送別的時候要設宴踐行,要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回來的時候要要設宴壓驚,接風洗塵。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村中有個姑娘叫小芳


答: 古人出一次遠門,不亞於一次搬家,所有生存必需品都得隨身扛著。吃的方面,要出遠門,必須提前計算好行程,準備足夠多的乾糧。莊子說,去近郊要提前準備三餐,去百里外要連夜舂米,去千里外則要提前三個月備糧,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吃的乾糧是糗,即炒米炒麥等炒制穀物,容易攜帶和保存,是古代最常見的旅行方便食品,如果是成旬累月的長途旅行,方便食品就不夠吃了,需要帶上生米和鍋碗瓢盆。結伴長途跋涉時,背鍋也是一項重要任務,旅途中能住上門窗齊全、「米麵俱全」無須自帶乾糧的車馬店,就算是幸運的了。古人出門旅行,遇到的最大困難可能就是語言不通。在沒有普通話的時代,離開家鄉數十里,就可能進入一個處處聞鳥語的地區,連問路、吃飯、住店等最基本交流都會遇到挫折。雖然各個朝代有雅音、官話等文人通用發音,但這些發音的地域差異也很大,而普通民眾往往並不熟悉這些發音。因此,古代出門旅行,特別需要一名通曉各地方言的助手。

即使是踏遍千里江山的徐霞客,也極度依賴助手的全程協助。人人都羨慕徐霞客「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卻很少有人關心他歷行二十一省,後勤是怎麼保障的。徐霞客的秘密武器:有忠實助手顧僕,所有髒活苦活危險活,都要靠顧僕支持。徐霞客出門,顧僕背被褥鍋碗瓢盆;徐霞客餓了,顧僕尋柴煮米做飯;前方崖洞艱險,顧僕高舉火炬探路;遭遇強盜打劫,顧僕肉身擋刀。



興義夢想哥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萬卷書好讀,行萬里就難上加難了,畢竟沒有飛機高鐵,連綠皮火車都沒,只能用雙腳丈量每一寸土地!

活動範圍遠沒有現在那麼大,苦寒之地的寧古塔“瀋陽”已經算很遠的地方了,大多數在中原或者江南一帶活動!更遠的地方,車馬難行!古人出門遠途旅行一趟,跟現代人相比可謂是千辛萬苦,出村就需要開證明,沒有高速公路,沒有交通工具,沒有五星級酒店,時不時還有可能半路殺出個李逵來,一個人外出遊走名山大川,不亞於搬一次家。

古人出門,遠途旅遊,有以下三種,第一,跟現代一樣,徒步行走,記得有部電視劇,李白,他就是一邊旅遊,一邊寫詩集的一個詩人,第二,騎馬,像電視劇裡面的,西遊記,電影大唐玄奘裡面的,唐僧,他就是靠騎馬,來代替遠程旅行的,第三,坐馬車,最經典的就是三國裡面的,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坐著馬車,來回奔跑與兩軍戰中

第一,皇家貴族和世家大族,這些人呢,從生活條件來說,這部分人群絕大多數為了追求更華美的生活,會定期的有遊山玩水的喜歡和條件,不會因為旅行時間和盤纏而發愁!

第二,就是一些文人士族,言簡意賅的說呢,就是有文化的古人。這些人中其中一小部分不想被世俗所絆,為了追求一種更閒散脫俗的生活,他們會到處遊山玩水,甚至去在各個地方過過隱居的生活,比如西晉時期以嵇康為代表的竹林七賢!

那麼除了這兩種人,尋常百姓都需要為吃喝拉撒而擔心操勞,就更別說有遊歷于山水之間的條件了!

古人出行的方式說一下,一般普通人的形式是徒步,大戶人家都是騎馬坐車,走水路的話就是坐船。

現在我們出遊需要住旅館,自駕遊有加油站,在古代商旅住客棧,官家住驛站,另外一些窮人可以找寺廟道觀借宿,實在找不到的話,就要露宿街頭。

因此出門要帶很多東西,首先要得官方發放的身份證之類的憑證,另外,兵荒馬亂的,還要帶武器,古人往往仗劍去遊,還要帶一個行李箱,裡面的東西很多,行李枕頭被褥乾糧水等等。

正是因為出門高風險,而且很慢,一日行幾十裡就不錯了,再見遙遙無期,所以古人特別重視離別,都是充滿悽切的,在送別的時候要設宴踐行,要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回來的時候要要設宴壓驚,接風洗塵。

古人可不能像現代人一樣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中國古代社會重農抑商,人們出行本就受限,加之道路不暢,荊莽叢生,各種“妖怪”出沒,出行時還是擔心小命不保。所以你看唐玄奘去西天“遊學”的時候,這不就找了三個“保鏢”。一般古人旅遊,都是徒步進行的,他們最多的話會配備一輛馬車或者是馬匹出門旅遊,然後會在準備一些乾糧打包在路上吃。

古人遠行,需要帶上很多的乾糧以及飲用水之類,因為在途中不是什麼都能隨便買到的,還要帶上一些盤纏,遇上某些關卡還必須有通行證。兵荒馬亂的年代,有些古人還會帶武器。這些加起來都是沉重的負擔,這就要靠古人的好體力了。

古人過夜的話可以住驛館,實在找不到只能露宿,至於防寒防盜就只能靠自己的智慧了。有時候半道上會出現強盜,這時候就看古人的造化了,能打就打,打不了只能躲了。

總之古人出遠門不容易,一路上會遇到很多的不測,但即使這樣,古代也有很多熱衷於旅遊的志士,像徐霞客酈道元,用畢生的精力旅行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第一美女


在現代交通工具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肯定會對古人的出行方式好奇。不如我們從北宋大詩人蘇軾顛沛流離的一生,來看看古人的車馬舟行是什麼樣的。

①三蘇初進京的出行方式——旱路

嘉佑元年(1056)三月,三蘇拜別鄉親父老啟程北上。

“懷有致歐陽修與梅堯臣的書信,父子便自旱路赴京,迢迢萬里,要穿劍閣,越秦嶺,為時需兩月有餘。”——《蘇東坡傳》

此處的三蘇父子從嘉陵江畔閬中出發,走上褒斜谷曲折陡峭的古棧道,翻越了秦嶺,進入關中。在這一段翻山越嶺的行程中,三蘇父子二人暢遊巍峨峻嶺,清泉古木,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

直到五月份,三蘇才趕到京城。

這一段旱路旅程,三人走了整整2個月。

②三蘇見開封府百姓的出行方式

當身在眉州的三個鄉下無名之輩來到開封府時,就被這座繁華的大都市震撼到了。只見“街上行人熙來攘往,官家的馬車、牛車、轎子——轎子是一般行旅必須的——另外有由人拉的兩輪車,可以說是現代東洋車的原始型。”——《蘇東坡傳》

③三蘇丁憂結束重返京城——水陸並行

三蘇高中後,未待朝廷頒佈官職,蘇軾母親去世,必須回家丁憂守孝近三年。在家中丁憂的這段時間,蘇軾在家中“常與岳父家叔伯表兄弟等前往廟中游歷,坐在瑞藻橋附近的提防上,以野外餐飲為樂。”

丁憂結束後,三蘇舉家進京,此次進京,“要走水路出三峽,而不是由陸路經劍門穿秦嶺。這次行程全場一千一百餘里,大概是七百里水路,四百里旱地,要從十月啟程,次年二月到達。”

在穿過三峽時,三蘇也真正見識到了三峽水流湍急,暗礁遍佈的驚險。在這段旅程中,三蘇依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併為此行寫的詩編纂了《南行集》。

“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百峰”,詩句可見,船行的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到了江陵,蘇家棄船登陸,乘車起旱,奔赴京都。”

④蘇軾離京赴任——騎馬

嘉祐六年十一月,蘇軾攜家帶口辭別蘇轍蘇父,奔赴前程。“苦寒念爾衣裘薄,獨騎瘦馬踏殘月。”蘇轍送兄數十里返回後,蘇軾感念兄弟之情,寫下了這副詩篇。從這句我們可以看出,蘇轍出行方式為騎馬。“人生到處應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這句膾炙人口的詩篇也是這次旅程中的意外收穫。

⑤蘇軾任上大宗貨物出行方式——水路

“適逢大旱,河水乾涸,木料運不出去”,為了解決乾旱問題,蘇軾只得祈求上蒼,做了數篇的求雨賦。

從以上短短的舉例來看,北宋時期的出行方式確實是以走馬行舟居多。如果大家想更深入瞭解,可以看看《清明上河圖》喲。


小貳去旅行


當你看到路邊美如畫的風景時,是否有想過,古人是怎麼出遊的呢?

其實古人可不能像現代人一樣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中國古代社會重農抑商,人們出行本就受限,加之道路不暢,荊莽叢生,各種“妖怪”出沒,出行時還是擔心小命不保。徒步旅行難,憑藉交通工具同樣也難。高山流水此時不是醉人的風景,而是巨大的阻礙。李白的《行路難》中“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描寫,旅途艱難就可見一斑了。也因為這樣,中國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大都有著自己特定的旅遊方式及風俗,近遊方式相對較多,相當於今天的周邊遊。傳統的旅遊活動有踏青、端午節划龍舟、重陽節登高等,至今仍能看到。

倘若作為古人想要出門遠遊要怎麼辦?古人出遠門,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數年,可不像現在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無論你是像孔子徐霞客一樣出門遊學,還是像謝靈運等文人騷客那樣醉情山水,或是像張騫鄭和一樣為了完成政治任務,臨行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中國古代封建禮教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外出旅行和旅遊,須有正當理由,有一定時間、地域或距離限制。即“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古代認為外出旅行或旅遊的正當理由是經商、遊學、遊宦、遊方、鎮戍和遊豫等。倘若沒有正當理由,你還是在家好好待著吧。而像李白那樣狂放不羈的也畢竟只是少數。

當你有了正當的出門理由,就要做以下準備工作了:

首先要卜行。古人出遊前,要先行占卜擇日,以示吉凶:吉則行,兇則避。其次要祖道。所謂祖道,就是行旅之人上路要進行祭祀。之後要離筵。親人外出,家人和好友為之設宴餞飲,是送行即將結束時親朋好友在路邊為行人舉行的敬酒道別儀式。做完這些,你就可以安心上路了。(好像哪裡不對...)

假如你有一位即將遠遊的朋友,你可能還需要做這些事情:

首先是送行。其次是折柳。親朋好友與外出遊子道別分手,往往要折柳相贈,以寄託依依之情。折柳有兩種寓意,一是柳樹生命力強, 示意到天涯海角,都能枝繁葉茂;二是柳與“留”諧音,有“挽留”之意。之後是贈物贈詩。旅遊中又有贈物道別的習俗。所贈之物,則不外乎錢、扇、衣服或隨身攜帶物品,而增詩這種習俗和傳統在文人騷客中較為常見。做完這些,你就送一位小夥伴上路了。

由此可見,古人想要出趟遠門,簡直困難重重。


MR曉飛


很高興回答問題。

古人出門遠途旅行方式一般為:一靠花轎、二靠腿、三靠馬車、四靠水(舟)。

古代皇族宮庭人士出行坐轎,按地位權貴一般分四抬八抬。大多住宿於府邸官衙。

古代貧民百姓出行探親訪友,一般只靠步行,多借住於廟宇寺院,或街邊破瓦寒窯。

古代富庶之人或官府之人出行,一般為馬車,多住於客棧。衙役郵差等可騎馬,住驛站,更換馬匹可日行八百。(裡)

文人雅士出行大多乘船,一把搖扇一壺茶,一首佳作走天涯,以文會友,行走江湖。

古代時,因交通不便,除官府,經商,進京趕考之士出行較遠外,貧民百姓不可能有旅行概念,除公孫王子外,遠行人少之又少。真正的旅行家為徐霞客。歷史上如徐霞客遊變祖國大江南北,探險尋奇,考古調研之士,無人能及。可稱為現代旅友之鼻祖,據記載他遠行從不騎馬乘舟,只靠步行,今天談起,仍為我等楷模,令人敬佩。

謝謝!

希望回答能幫助到你。


清波920


古人“遠途旅行”通常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


一、卜上一卦,選擇吉日吉時

古人出門前是要看“黃曆”的,卜卦是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可以追溯到殷代。


二、準備乾糧,帶上盤纏

古代沒有現在這樣的四通八達的交通,在古時候只有到了大的郡縣才有旅館客棧,所以乾糧和盤纏是遠行前必備的。


三、通行憑證,身份文牒

古人出門也是需要隨身攜帶“身份證”的,如果沒有“身份文牒”恐怕連縣城大門都進不去,要是被衙役發現,重則會被流放,甚至殺頭。


對於有錢的士官貴族來說,遠途旅行還會帶上家眷奴役,也會有馬車馬隊隨行,這就要因人而異了,但是一般說來,古時候的平頭老百姓,受到郡縣制“戶籍管理”的限制,是很少能出遠門的。


草竹道人


古人如何出門遠行旅遊,給大家介紹講解一下?假期的旅途中,當你看到路邊美景時,可能不自覺地就要冒出一兩句古詩來。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古人是怎麼到這兒寫下這些詩的?他們是怎麼旅遊的呢?

其實中國文字中很早就產生了用以表達旅遊和旅行意思的詞彙了。如《周易·觀卦》中就有“觀國之光”的詞語,也就是後來“觀光”一詞的由來,即旅遊的意思。到南北朝時,著名的梁朝詩人沈約在題為《悲哉行》的詩中寫道:“旅遊媚年春,年春媚遊人。”這是迄今所知“旅遊” 一詞在中國典籍中最早的一次出現。 到了唐代,隨社會旅遊活動的蓬勃發展,“旅遊”一詞開始被大量運用。如韋應物的“上國旅遊罷,故園生事微”;白居易的“江海漂漂共旅遊,一尊相勸散窮愁”等。它們充分反映了中國旅遊的悠久歷史。

然而,古人可不能像現代人一樣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中國古代社會重農抑商,人們出行本就受限,加之道路不暢,荊莽叢生,各種“妖怪”出沒,出行時還是擔心小命不保。古代著名旅行指南《山海經·海外北經》中夸父逐日的故事,就是古代徒步旅行艱難的寫照。戰國時蘇秦遊歷求學,“贏滕履躋,負書擔囊,形容枯搞,面目黎黑。”“負書擔囊,觸塵埃,蒙霜露,越漳河,足重繭,日百而舍。”可謂飽嘗旅遊艱辛。

徒步旅行難,憑藉交通工具同樣也難。高山流水此時不是醉人的風景,而是巨大的阻礙。李白的《行路難》中“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描寫,旅途艱難就可見一斑了。也因為這樣,中國古代的普通老百姓,大都有著自己特定的旅遊方式及風俗,近遊方式相對較多,相當於今天的周邊遊。傳統的旅遊活動有踏青、端午節划龍舟、重陽節登高等,至今仍能看到。盂浩然在《大堤曲》中說:“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便是踏青的真實寫照。

倘若作為古人想要出門遠遊要怎麼辦?古人出遠門,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數年,可不像現在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無論你是像孔子徐霞客一樣出門遊學,還是像謝靈運等文人騷客那樣醉情山水,或是像張騫鄭和一樣為了完成政治任務,臨行前的準備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中國古代封建禮教有一條不成文規定:外出旅行和旅遊,須有正當理由,有一定時間、地域或距離限制。即“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古代認為外出旅行或旅遊的正當理由是經商、遊學、遊宦、遊方、鎮戍和遊豫等。《詩經·召南·殷其黴》“殷其盆,在南山之陽。何斯違斯,莫敢或逞。振振君子,歸哉歸哉。”就表達了妻子要求丈夫結束遠遊及早歸家的願望。倘若沒有正當理由,你還是在家好好待著吧。而像李白那樣狂放不羈的也畢竟只是少數。

當你有了正當的出門理由,就要做以下準備工作了。

首先要卜行。古人出遊前,要先行占卜擇日,以示吉凶:吉則行,兇則避。《詩經·衛風·氓》:“卜爾卜籠,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詩經·小雅·扶杜》:“期逝不至,而多為恤。卜盆偕止, 會言近止,征夫邇止。”前詩是為女子離家出嫁前的卜行,後詩是為在外的遊子卜歸期。

其次要祖道。所謂祖道,就是行旅之人上路要進行祭祀。反映祖道祭祀的作品很多,如《詩經·大雅·韓奕》:“韓侯出祖”。許多人還專門寫了祖道詩。如晉孫楚《祖道詩》、張華《祖道徵西應詔詩》等。

之後要離筵。親人外出,家人和好友為之設宴餞飲,是送行即將結束時親朋好友在路邊為行人舉行的敬酒道別儀式。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就是為友人錢飲而作。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也是送別親友的寫照。

做完這些,你就可以安心上路了。(好像哪裡不對)

假如你有一位即將遠遊的朋友,你可能還需要做這些事情。

首先是送行。文學作品中描寫送行的作品數量極多。如《詩經·鄴風·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表現了送別時的傷感。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則一洗送別詩文悲涼之態,意境開闊,格調高昂。

其次是折柳。親朋好友與外出遊子道別分手,往往要折柳相贈,以寄託依依之情。折柳有兩種寓意,一是柳樹生命力強, 示意到天涯海角,都能枝繁葉茂;二是柳與“留”諧音,有“挽留”之意。唐孟郊《橫吹曲辭·折楊柳》就直接寫到了折柳:“楊柳多短枝,短枝多別離。贈遠累攀折,柔條安得垂。莫言枝條短,中有長相思。”

之後是贈物贈詩。旅遊中又有贈物道別的習俗。所贈之物,則不外乎錢、扇、衣服或隨身攜帶物品,而增詩這種習俗和傳統在文人騷客中較為常見。古代離別贈詩的作品舉不勝舉,如李白《贈汪倫》,便是送別好基友所做。

做完這些,你就送一位小夥伴上路了。(好像哪裡又不對)

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古人想要出趟遠門,簡直困難重重。所以同志們,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假期,在剩下的幾天裡盡情玩耍吧,儘管哪裡都是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大米吳雲飛


很高興為您解答: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今人如此,古人亦然。我來說說古人怎樣出門遠途旅行的:

1、在古代出趟門風險可老大了,不論是途中、還是住店,甚至一點小病都會致命的。秦始皇不就是死在巡遊途中嗎?所以古人在出行之前,一般都要佔卦、算命,最起碼得夜觀星象,猜猜天氣情況吧!

2、古時是沒有酒店、賓館的,但是有客棧。商旅住客棧,官家住驛站,還有寺廟、道觀可以選擇。當然民宿在古時是常見的。如果行至荒郊野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那就只能露宿野外咯,所以古人的“行李箱”帶的真是行李,枕頭、被褥、蠟燭、乾糧等等。

3、古人出門喜歡騎馬,但是更喜歡走水路,這是因為翻山越嶺太過危險。相比之下水路要愜意多了。李白詩云:峨眉山月半輪休,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我們現在旅行都要隨身帶好身份證,出國還需要帶好護照並辦理簽證,古人也是需要隨身攜帶官方發放的“身份證”。有些類似西遊記裡的“通關文牒”。

5、古人出門還是習慣隨身攜帶乾糧以防萬一。古代著名的驢友——徐霞客,他的包中裝有胡餅、筍脯、茶葉等食物和酒水,以及烹飪美食所需的炊具。

以上大概就是古人出行的情況。那麼你想不想按照古人的遠行方式,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的旅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