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愚蠢的人,越自信滿滿,可怕


越愚蠢的人,越自信滿滿,可怕

人人都知道自信的重要性。

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固然是好事,可當自信過了度,變成了盲目自信,自信就成了自負。

自信與自負,只一字之差,卻悖文甚遠。

越愚蠢的人,就越自負,越自信滿滿!

越愚蠢的人,越自信滿滿,可怕


1、越沒能力,越容易高估自己

孔子說: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越是聰明的人,越能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和不足之處。

越愚蠢,能力越低的人,由於自我認識不足,越容易過度自信,錯誤的高估自己。

《宋人軼事彙編》裡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宋朝有一個叫鍾弱翁的龍圖閣直學士,寫得一手爛書法,卻自認為很好。

他每到一地方,都喜歡貶低那裡榜額上的字畫,還要求人將原來的字抹去,他自己來重寫。很多人都很討厭他,但礙於官職又不敢吭聲。

一天,鍾弱翁看到一個寺廟閣樓的題匾上有“定惠之閣”四個大字,但是落款處的人名被灰塵掩蓋,看不太清。

他又是一頓批駁,叫人把匾額摘下來,讓自己重新題字。

然而,擦去灰塵後靠近仔細一看,大家發現,落款赫然寫著一代書法大家顏真卿的名字。

鍾弱翁尷尬了一會,又對手下們說:“這麼好的一副字,怎麼能不刻成石碑呢!”

自信滿滿的本質上是一種對自己的盲目認知、錯誤認知,也是一個人裹足不前、止步於成功的開始。

越愚蠢的人,越自信滿滿,可怕

2有自知之明,才能量力而行

羅素曾經說過:“這個世界的麻煩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總是充滿疑慮。”

能力越強的人之所以容易低估自己,因為他們會錯誤地假設自己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其他人也能做到 。

愚蠢的人之所以容易高估自己的水平,是因為他們壓根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前幾年在日本,有位“功夫大師”就上演了現代版的“一葉障目”。

一位名叫柳龍拳的“靈能力武術家”,有一手“隔山打牛”的功夫,不經接觸,直接用“氣”把對手擊倒。

他每次發功,徒弟們都應聲而倒,甚至被“打”出幾米開外。與徒弟們對戰200多場都是不費吹灰之力,大獲全勝。

徒弟們的配合,讓柳龍拳真的相信自己是天賦異稟的宗師,在自信心爆棚的情況下,於65歲時,懸賞100萬日元,向全日本武術界發起挑戰。

一位36歲的綜合格鬥選手接受了挑戰。整場比賽歷時不到半分鐘:僅10秒柳龍拳被第一次擊倒,又過了10餘秒,被第二次打翻在地,還掉了兩顆牙齒。

柳龍拳就此在江湖上銷聲匿跡,不見蹤影。

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也別高估自己。

做人有自知之明,做事才能量力而行。

越愚蠢的人,越自信滿滿,可怕

3對未知的敬畏,是最好的自尊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學也無涯。”

每個人的認知都有侷限,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獨特的經驗、觀察和見識。因此,學會聆聽別人的觀點,就相當於在借別人的眼睛觀察世界,也包括審視自我,於是才能周全、有高度和格局,才是完善自我、事業進階的必由之路。

康熙一生功績顯赫,輕徭薄賦,肅清政治,內平叛亂,外退強敵,開疆拓土。

不過康熙並沒有自滿,沒有自負,而是始終保持一顆虛懷若谷的心。

據史書《正教奉褒》記載:康熙親自召見外國傳教士中明白自然科學的徐日升、張誠、白進、安多等人,請他們輪流到內廷養心殿講學。

講學內容有:量法、測算、天文、曆法、物理諸學。就是外出巡視,也邀請張誠等人隨行,每天工作空閒的時候,到處求學。

康熙還在《庭訓格言》告誡後代:“朕從不敢輕量人,謂其無知。凡人各有識見。常與諸大臣言,但有所知、所見,即以奏聞,言合乎理,朕即嘉納”。

意思是:“我從來不敢輕視人,說人家無知。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識。我經常和各位大臣說,你們但凡知道什麼、見到什麼,都可以進奏,讓我知曉;對於那些合理的意見,我將讚許並樂於採納”。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層次越高的人越謙虛越開放;越是固執無知的人也就越自信。

越愚蠢的人,越自信滿滿,可怕

《易經·謙卦》有言:“謙謙君子,卑以自牧。”“卑以自牧”就是以謙卑自守,以謙卑的姿態守住低處,大吉。

謙卑就是對萬事萬物,不管是已知的,還是未知的,懷一顆敬畏之心。

對未知的敬畏,是對自己最好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