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母慈子孝,學習時雞飛狗跳?想讓孩子聽話,先學會與他做朋友

軒軒媽說,自從學校開展了網課後,她與軒軒之間的矛盾就越來越激烈了。主要是因為軒軒的學習態度不認真,經常上課開小差,課後作業也不認真做,她看見軒軒這樣,就忍不住發脾氣批評軒軒。

今天早上,軒軒上課的時候,又在那裡轉筆玩,軒軒媽看見了,直接過去把他的筆搶過來,生氣地說:“要是再有下次,我就要打你了。”軒軒一臉不服氣的樣子,說自己其實正在認真聽課的,軒軒媽過來打擾他了。

軒軒媽聽軒軒這麼說,覺得既難受又委屈,感覺自己的一番好心,被孩子當成驢肝肺,要不是想到軒軒正在上課,軒軒媽肯定又要發脾氣了。

平時母慈子孝,學習時雞飛狗跳?想讓孩子聽話,先學會與他做朋友

媽媽發脾氣罵孩子

上文提到的這種現象,相信很多小學生的家長都經歷過了吧?作為父母,我們認為自己要對孩子負責,就得督促他做這做那的,孩子如果不聽話,不認真地按“好”的標準去做,就只能批評他、想盡辦法讓他做好,不然就是自己不盡責、不稱職了。

然而,父母的這種做法,孩子卻未必會接受,即使勉強接受,也會帶著情緒。所以很多孩子都覺得自己的父母脾氣太暴躁,太不講道理,自己只是做錯了一道題,他就大喊大叫的;自己只是稍微分了一下神,他就怒氣衝衝的。

因此,父母的好意通常費力不討好,因為孩子根本不領情。

平時母慈子孝,學習時雞飛狗跳?想讓孩子聽話,先學會與他做朋友

父母批評孩子,孩子卻不領情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自己辛辛苦苦、竭盡全力地對孩子好,孩子卻一點也不感激,反而各種嫌棄呢?

其實,卡卡媽覺得,這類型的父母,只是在努力地扮演著“父母”的角色,而沒有考慮孩子的需要和感受,更沒有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

如果父母想要更好地和孩子相處,那麼,就應該學會角色轉換,先做孩子的朋友,再做孩子的父母,這樣,才能讓孩子對我們更尊重,更理解。


平時母慈子孝,學習時雞飛狗跳?想讓孩子聽話,先學會與他做朋友

父母要先和孩子做朋友

父母要學會角色轉換

以前,我對怎樣和卡卡溝通也很苦惱,平時不用督促他學習的時候,家裡母慈子孝,非常溫馨和諧;然而,一到了輔導卡卡做作業的時候,馬上雞飛狗跳的,慈母變成了“河東獅”了。

有一次,卡卡對我說有一道題不會做,讓我給他講一講。沒想到我分析給他聽的時候,他卻心不在焉的。我不禁火冒三丈,馬上停止講解,讓他自己在書房裡面壁思過。離開書房後,我其實很想再回去狠狠罵他一頓的。

但是,那天我忍住了衝動,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後再走進書房,辦見卡卡正聳拉著腦袋,在那兒冥思若想。我突然有點心軟,覺得卡卡其實也不容易,天天都有做不完的作業,還總挨我罵。

平時母慈子孝,學習時雞飛狗跳?想讓孩子聽話,先學會與他做朋友

媽媽輔導孩子做作業

我想了想,然後對他說:“卡卡,對不起,媽媽的態度不夠好,不夠朋友,現在我向你道歉,以後媽媽一定會改的,你原諒我好嗎?”卡卡聽了後,眼圈紅了,然後委屈地抽泣起來。

等他的情緒穩定後,我想再給他講講那道題,他卻說:“媽媽,不用了,讓我自己好好想一想,我覺得我可以把它做出來的。”他認真思索了一會兒後,果然把題做出來了。

從那以後,我就學聰明瞭,只要和卡卡出現分歧,我就會首先放下架子,以朋友的口吻和他商量,這樣,一般情況我說什麼,他都會樂意接受;即使他有意見,也會好好地說出來,我們之間很少再出現有大吼大叫的時候了。

所以我覺得,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試試變一下自己的方式,給孩子道歉,以朋友自居,相信很快就能贏得孩子的心。

平時母慈子孝,學習時雞飛狗跳?想讓孩子聽話,先學會與他做朋友

父母要改變自己的方式

兩種方法,讓孩子把父母當朋友

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把自己當朋友呢?卡卡媽覺得,首先父母要放下架子,不要習慣以父母的身份自居,先接近孩子與自己的心理距離。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待在孩子的時候,要多些微笑,少些怒氣,這樣才能讓孩子更願意親近父母,明白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他好。只有孩子理解父母,他才會信任父母,尊重父母。

具體怎樣做呢?各位不妨參考一下以下兩種做法:


平時母慈子孝,學習時雞飛狗跳?想讓孩子聽話,先學會與他做朋友

父母要放下架子,做孩子的朋友

一、和孩子坦誠相待,以心換心

父母想讓孩子相信自己,和孩子交朋友,那就要真誠地對待孩子,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坦誠相待,例如,把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希望,還有自己心裡的想法,都一一告訴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放下心裡的顧忌和戒備,向父母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如果孩子始終有顧忌,不願意說出自己的心裡話,父母也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讓孩子心裡話說出來。例如,我會在發現卡卡有心事,故意找理由和他聊天,然後不經意地說出自己的一個“秘密”,然後引導他把心事說出來。

其實,我們做父母的,只要能夠做到對孩子以心換心,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的真誠,他就不會疏遠我們,願意和我們做朋友,讓我們走進他的內心了。

平時母慈子孝,學習時雞飛狗跳?想讓孩子聽話,先學會與他做朋友

父母與孩子坦誠相待

二、細心觀察,找出孩子的優點和缺點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但是,想要把孩子教育成長,除了和孩子交朋友,瞭解孩子的心理之外,還要細心地觀察孩子,找出孩子身上的優勢和不足,這樣才能更有好地教育孩子。

所以,父母一定要細心地觀察孩子,找出孩子平時不經意間表現出來的問題或者顯現出來的天賦,把孩子瞭解得更細緻,更真實,以便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平時母慈子孝,學習時雞飛狗跳?想讓孩子聽話,先學會與他做朋友

父母要找出孩子的優點

結語:其實,孩子也很希望父母平時能夠好好地聽他說說心裡話,因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理解比什麼都重要。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學習一些與孩子相處的藝術。只有理解孩子,和孩子做朋友,我們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溝通、更好地處理親子關係。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說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